第49章 又上热搜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虞听泉出去一看,竟然是蒋奶奶晕在法律援助中心的门口。

    人刚被扶起来坐在台阶上,脸色和嘴唇发白,直愣愣地盯着前方。

    路过的大娘熟练地掏兜,把糖塞进蒋奶奶嘴里。

    低血糖犯了。

    “台阶凉,进去歇会吧,里面有椅子。”虞听泉把她扶进去。

    蒋奶奶缓过来了。

    听说今天援助中心接待的第一位是赵阿姨,人已经出发了,她连说几个好。

    蒋奶奶寡居几十年,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用她的话说,不用伺候一个又懒又馋又爱挑剔的老头子,她高兴得很,再累都不觉得累。

    说这话时,她把嘴里的糖块嚼得咔咔响,忽然想起什么,咀嚼慢了下来。

    几人问她怎么了。

    蒋奶奶眉宇间漫上心事,低声说:“我想把这边的房子卖了,带晓萱进城去。”

    旁边大娘接话:

    “是该进城,晓萱过年就该十四了,谁家孩子这岁数还不上学?生病不可怕,你得出去找找人,想法子给她治。”

    安琪惊讶地说:“晓萱?十四岁?”

    不怪几个人吃惊。

    晓萱黑黑瘦瘦,身材干瘪,完全是没长开的小孩模样。

    说她十岁都显得多了。

    蒋奶奶说,晓萱四岁以前一直是瘦巴巴的一团,跟小猴子似的,也不喊人。

    晓萱妈一度以为自己生了个脑瘫。

    她是个骄傲的人,想再生一个正常的孩子,好在这一片重新抬起头来。

    直到晓萱爸意外去世,家里赚钱的主力没了,女儿又是这样,晓萱妈看不到希望。

    她在一个深夜背起行囊离开小镇,再也没回来。

    蒋奶奶也能理解她的选择,并没有跟孙女说她亲妈的坏话,从此祖孙俩相依为命,就当家里从来没有这个人一样。

    随着晓萱越来越大,蒋奶奶发现情况不对,怎么光长岁数不长个子呢?赶紧送去市里检查。

    一个没上过学的老太太,在各大医院辗转,硬是弄懂了一大堆拗口的医学术语,可是医学帮不了晓萱,所有人都说这是基因问题,目前的技术手段没办法。

    蒋奶奶攒了几年的钱,在几个月里用得干干净净,只能带晓萱回家。

    到了该上学的年纪,蒋奶奶抱着一丝希望送她去学校。

    晓萱很不配合。

    老师们都反映这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

    跟她讲话,左耳进右耳出。

    让她老实坐在座位上都很难,她总是在影响别人学习。

    ……

    安琪疑惑道:“可我看她很正常啊,活泼聪明,还会送花安慰我呢!”

    虞听泉点点头:“嗯,第一天就遇到她带路赚钱。”

    “带路赚钱?”蒋奶奶一愣。

    老人家反应过来,笑出了一脸褶子。

    “她呀,那是学我呢。”

    总之,只要不把晓萱约束在一个严肃的环境里,她就是一个快乐的小孩,只不过是外貌发育迟缓一些,智商没有大问题。

    她从小就爱观察周围的街坊邻居,有样学样,再加上蒋奶奶的引导,晓萱可以在这里过正常的生活。

    只是……

    蒋奶奶叹了口气。

    “我活到这个岁数也差不多够了,现在我能照顾她,就怕哪天我突然不在了……晓萱是个愣性子,我怕她想不开。”

    对于晓萱的先天发育缺陷,蒋奶奶是没办法了。

    她听说外面有一种特殊学校,也许能让晓萱接受教育。哪怕没有学历证明也行,只要能像普通人一样交朋友就好。

    这些年又攒了些钱。

    送晓萱上学的心思又活泛起来。

    蒋奶奶不太会用智能手机,面对快速发展的世界,她仿佛一个被甩在车尾气后面的茫然路人,不知道该怎么去找那个特殊学校。

    说完了忧愁,老人不好意思地求助:“你们几时回呀,能不能,捎我们一段?”

    陈素秋半天没说话,在电脑上搜索蒋奶奶提到的几个术语,忽然高兴起来。

    “你们看,去年有新的研究结果,晓萱的事,也许有办法……”

    ?

    陈素秋提供了人脉,安琪买了大字版智能机送给蒋奶奶。

    她们和律师、保镖们一起留在百果镇,打算把援助中心做得有起色了再走,这是她们回国后的第一项正式事业。

    虞听泉先走一步,开车载着蒋奶奶和晓萱回首都。

    来时的七座车坐得满满当当,现在只载祖孙俩,空间足够让她们躺着休息了。

    到地方的第一天,应蒋奶奶的恳求,她们先去广场看了升旗仪式。

    第二天,带晓萱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主治医生拿不准,请出了主任。

    主任又请出师兄弟。

    最后是他们白发苍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