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量能的妙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能一概而论,你得搞清楚主力是在买入还是在卖出,这个区别可大了。就比如说咱们之前看的那几天的走势,2008年1月18号到2月1号这段时间,股价在那个位置一连出现了三根放量阴线,这就很明显是主力在出货嘛!但是,咱们刚才说的那三根连续的放量阴线情况就不一样了,那可是主力在吸筹呢!”

    “如果错过了第三根阴线的买入机会也不用着急,”菜鸟老师接着说,“当第二根大阳线出现并开始上涨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考虑跟庄建仓。”他顿了顿,提醒道:“但是大家要注意,主力很少会直接拉升股价。”他解释说:“为了减少拉升途中的阻力,主力往往会先进行洗盘操作。”

    “但在这里,主力这么着急洗盘是为什么呢?”菜鸟老师指着底部三根阴线处接着分析,“你们想啊,这第一根阳线拉起来,阳量也不大,说明什么?说明主力手里拿到筹码还不够多啊!”他又接着讲道, “你们想想,股价从二十块左右跌到四块左右,一路跌下来,散户手里肯定都套牢了啊。这根阳线一出来,不少人就觉得要反弹了,肯定不愿意轻易卖了。主力想要在低位拿到更多筹码,就必须得洗盘,把那些意志不坚定的散户洗出去。只有这样,才能在后面的拉升过程中减少抛压,实现利润最大化。”

    我们看,2008年12月19日,这根放量大阳线,股价直接从5块7毛钱附近,拉升到6块8左右,巨大的成交量,说明主力资金在这一天完成了建仓。7块钱左右的价格就是主力第一次介入的成本价,我们也可以以此作为建仓的参考价位。你以为主力就这样开始拉升了吗?当然不是,随后两周,股价连续下跌,但是成交量却越来越小,缩量非常明显,很显然,这就是主力在故意打压股价,进行洗盘。随后股价开始缓慢攀升,成交量也温和放大,这一阶段,主力会继续买入,而这段温和放量的价格区间,就是主力第二次介入的成本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