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准备拉电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别说村长担心因为拉了电线到年底的时候大家分不了多少钱,穆二也担心,因此在真正有把握之前他不打算跟大家讲,免得中间给他闹各种麻烦。

    陈珍珠在镇上的房子里当着穆二的面确实是做了不少牛奶糖饼干等东西出来,自己给用牛皮纸打了包装,上面拿粉色的绳子打了好看的蝴蝶结,然后就坐公交车去了县城。

    穆二想去帮忙,毕竟不放心一个女人自己外出,可他走不开,这边又急着等成果换钱,陈珍珠也不希望他的存在影响了她跟别人的交易,毕竟她还会交易一些空间里的东西,就用自己是公家人的身份来宽劝他。

    公家人出了问题是要严重追责的,穆二相信没人会那么傻主动招惹她。

    这个时候其实在小地方还没那么乱,拐卖人口那些也还没到达小地方,最重要的是现在口号喊得严,流氓罪也非常严格执行,所以在75年代以前,小地方上还是很安全的。

    临安县是属于小地方,但却不是偏远地区。

    县城里有钱没票的人比镇上更多,陈珍珠在镇上已经锻炼出了经验,想要跟别人做交易她就得去老城区街道,绝对不能去新开发的,临近县委大院等机关单位的。

    临安县的老城区在河堤边,那河是一条大江的支流,临安县给这条河取的名字全国都是,就叫沿江路。

    这里的房子大多数都是矮小的泥砖瓦房,马路是很久以前可能是在民国的时候就修了的水泥路,到现在已经变得坑坑洼洼破旧不堪,河堤那边种有不少榕树,许多无事可做的老人都喜欢坐在榕树下乘凉聊天。

    聊天怎么能没有零食,大爷大妈们通常都是拿自家的花生红薯干出来边吃边聊,这个时候陈珍珠就好上去搭讪了。

    通过她一个中午的努力,陈珍珠做的零食都便宜卖了出去,空间里的款式合适的衣服鞋袜也都卖了出去。

    那些鸡鸭也卖出去不少,别人家的鸡鸭都是五块钱一只,她卖的更便宜,三块五一只。

    卖鸡鸭挣不了多少钱,真正挣钱的是衣服,尤其是不要票,质量又上乘的衣服。

    大爷大妈们让她明天再来,他们要通知亲戚一起卖。

    陈珍珠没有开介绍信不能住招待所,只能在傍晚的时候坐车回去镇上,趁着晚上穆二回来又做了不少零食,第二天继续去县城卖。

    就这样跑了几天,陈珍珠大赚了一笔,而空间里的东西永远都能及时补上。

    五月份的时候穆八婶的儿子办酒席结婚了,陈珍珠和穆二都得去帮忙。

    帮忙洗菜的时候女人们就开始闲聊。

    穆七婶说,“珍珠,你们现在可是大忙人了,没想到竟然也会来帮忙。”

    陈珍珠笑说,“兄弟结婚,就是再忙也得挤出时间来。”

    “这话不错,你们想得周到。”

    其实现在嫉妒穆家的人很多,陈珍珠也是不想惹麻烦,能说漂亮话就说漂亮,能做漂亮事就做漂亮事。

    人啊,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圆滑的更吃得开。

    所以这次穆八婶儿子结婚穆母还给她送去了不少青菜还有几条腊鱼。

    穆八婶之前找穆母借钱,穆母没借,又担心把亲戚都得罪了,就拿点小恩小惠出来,这样两厢一抵消,人家才不会说太多闲话。

    穆八婶一开始确实是埋怨穆母不肯借她钱,尽管穆母解释过她没有钱,但如今看到穆母这么上道,穆八婶就觉得穆母心里还是有他们家的,心理上这才好过一点。

    穆母哪里敢借别人钱,自从穆二两口子都有工作后来借钱的人不少,穆母担心开了这个头叫别人误会她家有钱不说,更怕别人因为她有钱而借钱不还。

    这种亏她以前吃过,现在不是她当家了,她可不敢再吃这个亏。

    穆二他们两个这次尽心尽力的帮忙干活,亲戚们自然就少了许多闲话。

    再过一个月就是夏收,穆二从镇上借来了拖拉机将村里的鸡鸭鱼猪拉了一批出去卖,其实他在三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卖了一批,实在是这鸡鸭长得快,穆二不想养太久,否则就亏了饲料。

    这次卖鸡鸭鱼猪的钱全部入账,只攒着等时机成熟了就拉电线。

    忙着忙着,日子就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稻谷成熟的时候。

    六月的风就连空气都带着一股稻谷香,漫天的金黄色能把农民的汗水都染成黄。

    小学老早就放农忙假了,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准备好了大干一场。

    穆二提前安排好几个老人杀鸡杀鱼做菜,中午的时候村里出菜,饭得自己带。

    这下大家伙的干劲更足了,陈珍珠安排的绿豆汤在农忙那几天都会有小孩子们准时送去田里。

    收稻谷花费了五六天的时间,收完稻谷就要分几批人出来,一批是打谷子,一批是去田里烧稻杆除稻根,还有一批则是晒谷,半大的小孩子们也没闲着,一个个都跑去田捡稻穗一天下来能拿回家不少呢。

    这还没完,晒谷子需要几天时间,晒谷的那批人能在这几天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