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折家反水攻银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屹立在银州城墙4丈(约8米)高城墙上,杨再兴大略看了看,城墙下至少有1万多人。

    “宋-他们来银州,为何不先通禀?”

    “这-这个-属下--不--知”

    “龙泉寨烽火台干什么吃的?为何不提前示警!”杨再兴边整理甲胄边怒吼道。

    四周没人敢回应。

    这伙宋军可以轻松越过银州东北面的龙泉寨,还是半夜过来。

    自己前脚刚回来,他们后脚就到。

    显然是一直在偷偷跟着他们后面。

    要说是夤夜来送温暖的,杨再兴是绝对不信的。

    长期征战经验让杨再兴觉得半夜来叩城池,偷袭的可能性极高。

    城下的“宋军”绝不是友军。

    哪会是谁?

    “将军,城下来人了。”陆文龙指着城下密密麻麻的宋军说道。

    “你,去看看”

    陆文龙连忙说道,“是”

    很快,陆文龙来到了城楼西南角。

    银州城东北面走出一战骑,挥舞着一支旗帜。

    那名士卒不停挥舞着白布,不紧不慢来到城墙下。

    “对面的宋军兄弟们,不要放箭!

    吾乃府州知州、永兴军节度使折可求将军麾下前军先锋斥候折上哲。”

    “大胆!你们缘何南来,为何不先通禀一声?”陆文龙大声质问道。

    “将军息怒,小人是奉我家家主之命前来通禀,贺喜大王北伐大胜,特来迎接王驾!”

    折上哲鬼鬼祟祟往城墙上瞄了一眼,看到满墙弩箭还有抛石机,不免心虚低了低头,攥了攥汗手。

    城墙上一面黑色战旗迎风飘荡。

    那面军旗中央绣着一个红色咆哮的老虎,旁边是一行小字:陕州云中路宣抚制置使兼玄甲军军长杨再兴

    军旗序列明显不对,绝对符合武夫所为。

    折上哲身体一抖,不过很快就低垂下头,生怕被看出破绽。

    “汝稍等,我这就去通报大王。”陆文龙疑虑看了看这位马前卒,接着让他在城下稍等。

    转头走过城墙角楼。

    “军长,不对劲。”听斥候通禀来迎接王驾,陆文龙瞬间就觉得不对劲。

    “如何?”

    “他们是折家军,说奉折将军之命来迎接王驾。”陆文龙顿首说道。

    “我们与大王联络怎样了?”

    “五日前,大王侦骑来告让将军你率军回银州迎接王驾,之后--”陆文龙这才惊吓出一声冷汗。

    按照联络机制,他们这支偏师玄甲军第四师两个旅,自从接到接应王驾的信息应该第二日会有新的军报传来,然并没有。

    “之后怎样?”杨再兴脸色铁青。

    他这一路偏师打得实在太顺了,在盐州与宋军刘錡、吴璘等人分开后,大军一路向东平推。

    沿途宥州、夏州、银州都成了他的补给站点。

    与李彦仙大部队就失去了物资催发的日常联络。

    夏军在这里一个能打的也没有。

    得意就忘形。

    “军长,我们与大王部队已经失联3日了。”陆文龙唯诺地说道。

    “可是我们也没有接到命令说折将军会来迎驾。”

    杨再兴思索着,这里会有什么可疑的地方。

    “军长,宋军从东南面城墙攻上来了。”东南城墙士卒快速跑过来禀报。

    陆文龙大吃一惊。

    看来刚才假装大王亲军回话,应该被发现了。

    更要命的是东南面城墙,因为刚好处在无定河与明堂川交汇的地方,受到河水冲刷十分严重,已经坍塌了好一部分。

    当初攻入银州城打败银州夏军,他就是从这里找到破绽突袭进城的。

    陆文龙转头跑向西南城墙,那个称做为折上哲的哪里还有什么踪影。

    一溜烟功夫不见了。

    那折上哲意识到不是晋王李彦仙的王旗后,深知已经露馅,立即勒转马头回去报信。

    折可求,这人,也是和西夏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

    什么阴谋诡计在他面前都是渣渣。

    嗅到不对劲,即刻下令折彦文攻城。

    折彦文是折可适之子,而这折可适称折可求为大哥。

    论辈分,折可求是折彦文的大叔。

    折彦文和折彦质、折可求之子折彦野号称折家年轻三将,都曾跟随叔辈们抗击过金人和西夏。

    是折家第十代年轻的将领。

    收到阿叔的军令后,折彦文即刻先安排人铸造投石机和云梯,随后调了一批折家敢死士卒抵达银州东南。

    北宋元丰五年,北宋将州治迁往永乐城,这里就被西夏占据。

    大宋和西夏两国战事一起,银州这里因为处在无定河边,过河渡过长城即可进入塞外(夏国横山腹地)。

    而折家世代镇守大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