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彻底知晓(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门的开启,张明华从外面走了进来,行了个礼后,非常规矩地坐下。

    “张明华,有什么事坐着说!”局长开口说道。

    “局长,这不是大院里,这是警局,一切公事公办!”张明华认真地说道,他昂首挺胸,目光坚定。

    “行了,有什么话就说,不然你父亲又要说我偏袒你了!”局长摇了摇头。

    张明华嘿嘿一笑。

    “局长,咱们警局之前不是在大王村采购了一批电动车吗!”张明华嘿嘿说道。

    “怎么了?你想换电动车了?”局长端起旁边的瓷杯,轻轻地品了一口茶。

    “这事你回去打个报告就行了!”局长摆了摆手,说道。

    “不是这样的,局长,这次我在大王村,看到了一种新型的…”张明华迅速将他在大王村所见的一切都说了出来。

    局长沉默了片刻。

    收割机?

    播种机?

    拖拉机?

    电动车?

    挖掘机?

    \"你确信这是个村子里的人能够制造出来的吗?\"局长以一种严肃的口吻问道。

    \"是的,局长,我可以以我头上那枚红星作为保证!\"赵从文回应道。 \"那么,关于价格,你已经谈妥了吗?\"秦风发问。

    \"还没有,涉及到金钱的事务,并不在我的权限范围内!\"赵从文回答。

    \"嗯,你做得很好,这件事不能掉以轻心,我必须亲自去一趟才行。\"局长深思熟虑后说道。 \"你先退下等待通知,我会与他人通话,关于具体情况,等我通知你!\"局长补充道。 \"是的!\"赵从文迈着坚定的步伐离开了房间。

    紧接着,局长拿起电话,拨打了一个号码。随着一声声的响铃声响起。

    \"喂!请接通抚顺挖掘机工厂的陈工程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忙音后。

    \"喂,哪位?”电话那头,传来陈工程师的声音。 \"我是燕京警局局长。”局长简明扼要地自我介绍。 接下来,两人互相寒暄了一番。

    随后,局长直接进入了正题。

    “老陈,我想问一个问题,你们工厂里有没有一款双铲斗的挖掘机?如果有,它的大概价格是多少?”局长首先打探了价格信息。

    “怎么,局长,你们警员局要进行拆迁吗?”电话那头,陈教授以开玩笑的方式回应后,对局长详细解释了情况。

    “这是我们内部正在研发的新型挖掘机,仅从研究费用来看,也需要五万至六万元。你是在想购买吗?”陈教授笑着回答。

    “你可不要拿我开玩笑,今天从文说在名为大王村的地方,看到了一台全新的挖掘机,不仅能够挖土,更换钢钎后可以破碎岩石,再换上钢板可以平整道路,最后换成滚钢柱,可以压实地面!”局长笑着补充道。

    “局长,你可别拿我开玩笑了,这个年代哪里会有如此高效率的挖掘机?我们工厂在国内也算是佼佼者,我可以明确告诉你,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别说我们了,就算是中国老大,甚至是那些资本巨头汉斯和约翰,抑或是 ,都不可能创造出这样高级别的设备!” “你们办公室的警员,是不是做了一个梦?”

    陈教授显然不信,因为这些技术超越了当代几十年,加之时代本身的局限性。“行,可能是我们局里的从文做了一个梦!”局长笑着说。

    两人继续寒暄了一会儿后,结束了通话。

    “从文!”局长喊了一声。

    赵从文立刻进来了。

    “局长!”

    “整理一下,带我去大王村看看!”局长吩咐道。

    “您问好了价格吗?”赵从文询问。

    “当然!我怎么会打无准备之仗呢?”局长微笑着,显得自信满满。 局长虽然不知道摩托车的具体价格,但他可以通过比较挖掘机的价格来估算出摩托车的价格。

    然而,当得知一台挖掘机价值五六万时,局长不禁心头一紧。

    在这个年代,虽然人们的平均收入仅够维持日常所需,但五万元之巨,就相当于现代的五百万之数,绝非微不足道。若摩托车在赵从文口中提及的种种优势并未超过这一数值,那么局长恐怕很难轻易动心,因为单位的预算总是有限的。

    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内部价也要二十几元,而一辆摩托车如若价值数千乃至数万,局长仅会将其视为一种想象中的奢侈。然而,面对赵从文的激动提议:“好嘞!”随即是一阵摩托车的快速行驶声。

    这一次,赵从文显得更加聪明,携带了两辆自行车,尽管山道崎岖难行,但相较于步行,已有不小的进步。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骑行,局长与赵从文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偏远的大王村。

    “这里如此偏僻,你能确定有人能够掌握那些高精尖的技术吗?”局长的疑虑溢于言表,他们来得已晚,天色渐暗,四周笼罩在一片昏黄之中。

    赵从文再次举起手电筒,唤醒了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