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长安失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看着跪在面前的杨国忠,微微皱眉道:“你起来吧,这事我都知道了!”

    杨国忠站起身来说道:“陛下!那哥舒翰的行为如此乖悖异常,若不是心怀不轨,怎会如此行事?他现在手握重兵,又在潼关按兵不动,臣担心他与叛军勾结,想要对国家不利啊!”

    杨国忠见李隆基有些犹豫,又继续说道:“陛下,如今叛军猖獗,哥舒翰却不思进取,只顾着扩充自己的势力。若再让他这样下去,潼关恐将不保,长安也会陷入危险之中啊!臣恳请陛下下令,责成哥舒翰出关迎敌,如果他肯出关,那就证明他还忠于陛下。如果他推托不出,就必然包藏祸心,陛下不能不防!”

    李隆基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杨国忠所言并非毫无道理,哥舒翰手握重兵在潼关按兵不动,确实令人心生疑虑。

    “宰相所言,朕会斟酌!”

    杨国忠却不肯罢休,他上前一步,急切地说道:“陛下,此事关乎国家存亡,刻不容缓啊!哥舒翰若真有二心,后果不堪设想。陛下乃万乘之尊,当以江山社稷为重!”

    李隆基心中烦闷,站起身来,在殿中踱步。此时的大唐,风雨飘摇,安禄山的叛军气势汹汹,而朝廷内部也矛盾重重。他既担心哥舒翰真的与叛军勾结,又害怕贸然下令会逼反哥舒翰,使局势更加恶化。

    “传朕旨意,催哥舒翰出关迎战!”

    杨国忠听到李隆基终于下定决心催哥舒翰出战,心中暗喜,表面上却装作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磕头谢恩道:“陛下圣明!臣一心只为朝廷着想,只希望能早日平定叛乱,保我大唐江山社稷安稳!”

    “我知道你一片赤诚,一心为国,时候也不早了,你也回去休息吧!”

    杨国忠离开皇宫,回到府里。想想哥舒翰手中的二十万大军,总觉得不妥,拿出笔来,写了一封密信。

    杨国忠召开一名家丁,对他说道:“你带着此书信,马上去剑南道通知剑南节度副使崔圆,储存粮食等用品,以备不时之需!”

    家丁领命而去。

    杨国忠在安?山起兵反叛之时,就兼任剑南节度使,剑南节度使辖区相当于现在的四川中部。杨国忠早就谋划好了退路,如果叛军或哥舒翰攻入长安,他就南逃到四川,四川自古就称为天府之国,物产丰富,易守难攻,是个养老的好地方。

    安排好一切之后,杨国忠忽然想起了虢国夫人来,这个女人身材极好,皮肤滑腻,腰肢纤细,真是应该胖的地方胖,应该细的地方细。当初她刚刚死了老公之时,自己没少与她鬼混。可自打她被封为虢国夫人后,却断了与自己的往来。

    此时若能搂着杨玉瑶美美的睡上一觉,那可有多好。杨国忠邪念一起,再也无法压制,可他知道现在的杨玉瑶 与当初的杨玉瑶不可同日而语了。

    杨国忠只好踱到了小妾的房里,把小妾当成了杨玉瑶……

    哥舒翰站在潼关城楼上,望着远方连绵的山峦,心中满是沉重与无奈。手中紧握着那三道敕书,仿佛握着千钧重担,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一天之内,哥舒翰接到李隆基的三道敕书,无一例外,都是催促他开城迎战。

    他缓缓转身,看向身后的部下们,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诸位,陛下的敕书已到,催我们出潼关迎战崔乾佑!”

    他的声音略显沙哑,带着一丝疲惫与无奈。

    部下们顿时议论纷纷,有的面露焦急之色,有的则是满脸担忧。王思礼上前一步,抱拳说道:“将军,此时出关迎战,恐非上策啊。潼关地势险要,我们据守此地,尚可抵御叛军。若贸然出击,万一有失,后果不堪设想啊!”

    哥舒翰长叹一声:“我又何尝不知啊,但这是陛下的旨意,我们身为臣子,怎能抗旨?我多次上书陛下,陈述坚守潼关的重要性,可如今……”

    步兵统领李承光却道:“将军,咱们二十万大军,崔乾佑叛军才四千多人,就算开城出战,我们也是胜多败少,既然皇上催促我们出战,那就真刀真枪的跟崔乾佑打一仗,末必就会输给他们!”

    哥舒翰说道:“这正是我最为担心的地方。崔乾佑带着四千叛军,就敢来攻潼关,这事很是蹊跷,崔乾佑带军一路西进,攻下洛阳,据说此人诡计多端,善于使诈,所以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他踱步在城楼上,手中的敕书仿佛有千斤重。

    “本来,只要我们死守潼关,无论他有多少人,都不怕他。只是陛下被杨国忠那奸贼蒙蔽,听信了他的谗言,一味催促我们出战,哎……”

    众人也都面露愤慨之色,但又无可奈何。每个人都知道,抗旨不遵是大罪。

    哥舒翰忽然转身,沉声说道:“众将官,陛下有令,让我们出关迎敌。整备大军,今日杀牛宰羊,好好饱食一顿,明日开关迎敌。潼关一战,事关国运,众将官务必全力以赴,有贪生怕死,后退一步者,斩!”

    将士们齐声高呼:“愿听将军号令!”

    公元756年六月初四,哥舒翰领兵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