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回 借吟诗刘千金爱屋及乌 鄜延路少将军搬兵遇冷(3/4)
天,哪里还能寻得一丝半点疑人之影?
狄青无奈,只得先将西尔图德仁拿了,打道回府。
“一个私盐贩子,怎的哥哥如此大动干戈?”
那狄青拿了盐贩,又是一番交待,才与那徐硕等人叙旧。小露珠见这英武官爷竟与自家将军兄弟相称,又惊又喜,面上多了几分自豪。
狄青与徐硕说起这延州私盐贩卖猖獗,屡禁不止。延州知府、通判,甚至是局务官纷纷出马,每每逮住的都是小鱼小虾。青白盐在延州依旧有市场。
范公得知府大人求助,特遣巡检狄青出手,查了旬月,方才从这吴家盐铺的木头桩子上寻得蹊跷。
“我看不光是走私青白盐那么简单,方才那支冷箭,不是射汉臣哥哥的,而是对准西尔图。”
“我也瞧出来了,有人想灭口。看来这西夏探子无孔不入。”
“哥哥说得是。若是贩卖私盐,何须灭口,怕是这西尔图还知道点事儿。”
“这延州地处宋夏交界,不太平啊。我依范公指示,在这延州排兵布阵,戒备森严,便是要与这些探子虚与委蛇,尔虞我诈。”
“我方才瞧着范公治理之下,延州城内一派祥和。未曾想还是暗流涌动。”
“怎可太平,夏贼一日未降,百姓一日不可安居。”
“哥哥不若与我们一道出征,致澄此番前来,便是要说服范公,助韩公出兵攻夏。”
“致澄今日也看到了,我延州城治理森严,范公有云,先安内,再攘外。如今城内方才安顿,夏贼还无孔不入,怕是范公尚且考虑保存实力,不会出兵。”
“致澄此番前来,便是要说服范公。”
“范公近日通风旧疾复发,在府中疗养,稍晚些我便引你去见。”
徐硕久未见那狄青,自是旧话良多,加之此前收复金明寨,多亏了狄青报信,便是将这半年来的经历细细与那狄青说了一遍。
狄青亦是满腹言语,从夏竦的农人杀手,到野利兄妹的激战,更有譬如朝露之奇毒、银钩赌坊偶遇西夏探子……两人说得是热血沸腾,数月经历说起来竟恍如隔世。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约略申时,狄青引徐硕前去范仲淹在延州城的一处别院。说是别院,不外一间青石瓦房,地处城西郊外,人烟稀少处,未免更觉寒意。
甫一入府,便听得范公长太息,吟出一首《渔家傲》。徐硕与狄青面面相觑,听范公之语,顿觉无限凄凉。
“站着干什么,来都来了,我从京城带来的上好的龙团胜雪,乃皇上所赐,今儿你们有口福咯。”
范仲淹躺于罗汉榻上,腿脚用厚褥子垫高,身上搭着一薄褥子。
徐硕正要行大礼,被范公伸手阻止。“致澄,切莫客套。老哥哥我最近风湿旧疾复发,腿脚不便,你这行了礼,我还要还礼,这老胳膊老腿经不住,经不住啊。”
徐硕知范仲淹品性,也知他向来不拘泥于此礼节,遂亦作罢。只与狄青一并坐了,一道品那龙团胜雪。
“好是好茶,只是冬季饮此茶,寒凉了点。”徐硕抿了一口茶水,笑道。
“还是你公子哥儿讲究。”范仲淹哈哈笑道,“此番徐兄弟来老哥哥这里,怕不是为了和这龙团胜雪的吧。”
“听哥哥此言,怕是已经知道致澄此番前来的目的了。”
罗汉榻上,范仲淹摆弄着榻上小几上的汝窑茶盏,“致澄啊,哥哥还是那句话,局势不稳,不宜开战;士气不盛,不宜开战;民愿不强,不宜开战;国力不兴,不宜开战。”
“局势不稳,才兴兵,兵起而尘落,为了稳而先不稳;士气何来不盛,三川口兵败如山,将士们现如今个个摩拳擦掌,以图雪耻;民愿不强,何谓强?何谓不强?此前我与任佑之将军战于白豹城,眼见得柔远寨、白豹城百姓之疾苦,在夏人治下苟延残喘。民愿何来强?我军压境,民必倒戈向夏,助我一臂之力。国力不兴,何来不兴。今我大宋,文韬武略,国泰民安。上有官家之盛治,下有肱股之贤能,百姓拥戴,民心所向。然,当前北有强辽,西有诡夏,若不将夏铲除,他日强辽出击,两相联合,恐于我宋不利。”
“希文所言,并非不战,而是当前绝非战机。三川口兵败一年未过,百废待兴。夏人屡屡扰我边境,目前并无更好的退敌方法,只是勉强制衡。不论是折家军边境扰敌,还是致澄佑之白豹城奇袭,都是权宜之计,绝非稳定局势的良策。李元昊,乃虎狼之辈,若无决胜把握,贸然出击,以不定之师对抗虎狼之师,必败。”
“哥哥今革军制,修栈道,护民情,不都是为了战时而备么?如今请战,哥哥何来不允?”
“是为战时而备,希文此番用心良苦,将鄜延路围成铁桶一般,为的就是防范外敌入侵。而非要出击强敌,
狄青无奈,只得先将西尔图德仁拿了,打道回府。
“一个私盐贩子,怎的哥哥如此大动干戈?”
那狄青拿了盐贩,又是一番交待,才与那徐硕等人叙旧。小露珠见这英武官爷竟与自家将军兄弟相称,又惊又喜,面上多了几分自豪。
狄青与徐硕说起这延州私盐贩卖猖獗,屡禁不止。延州知府、通判,甚至是局务官纷纷出马,每每逮住的都是小鱼小虾。青白盐在延州依旧有市场。
范公得知府大人求助,特遣巡检狄青出手,查了旬月,方才从这吴家盐铺的木头桩子上寻得蹊跷。
“我看不光是走私青白盐那么简单,方才那支冷箭,不是射汉臣哥哥的,而是对准西尔图。”
“我也瞧出来了,有人想灭口。看来这西夏探子无孔不入。”
“哥哥说得是。若是贩卖私盐,何须灭口,怕是这西尔图还知道点事儿。”
“这延州地处宋夏交界,不太平啊。我依范公指示,在这延州排兵布阵,戒备森严,便是要与这些探子虚与委蛇,尔虞我诈。”
“我方才瞧着范公治理之下,延州城内一派祥和。未曾想还是暗流涌动。”
“怎可太平,夏贼一日未降,百姓一日不可安居。”
“哥哥不若与我们一道出征,致澄此番前来,便是要说服范公,助韩公出兵攻夏。”
“致澄今日也看到了,我延州城治理森严,范公有云,先安内,再攘外。如今城内方才安顿,夏贼还无孔不入,怕是范公尚且考虑保存实力,不会出兵。”
“致澄此番前来,便是要说服范公。”
“范公近日通风旧疾复发,在府中疗养,稍晚些我便引你去见。”
徐硕久未见那狄青,自是旧话良多,加之此前收复金明寨,多亏了狄青报信,便是将这半年来的经历细细与那狄青说了一遍。
狄青亦是满腹言语,从夏竦的农人杀手,到野利兄妹的激战,更有譬如朝露之奇毒、银钩赌坊偶遇西夏探子……两人说得是热血沸腾,数月经历说起来竟恍如隔世。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约略申时,狄青引徐硕前去范仲淹在延州城的一处别院。说是别院,不外一间青石瓦房,地处城西郊外,人烟稀少处,未免更觉寒意。
甫一入府,便听得范公长太息,吟出一首《渔家傲》。徐硕与狄青面面相觑,听范公之语,顿觉无限凄凉。
“站着干什么,来都来了,我从京城带来的上好的龙团胜雪,乃皇上所赐,今儿你们有口福咯。”
范仲淹躺于罗汉榻上,腿脚用厚褥子垫高,身上搭着一薄褥子。
徐硕正要行大礼,被范公伸手阻止。“致澄,切莫客套。老哥哥我最近风湿旧疾复发,腿脚不便,你这行了礼,我还要还礼,这老胳膊老腿经不住,经不住啊。”
徐硕知范仲淹品性,也知他向来不拘泥于此礼节,遂亦作罢。只与狄青一并坐了,一道品那龙团胜雪。
“好是好茶,只是冬季饮此茶,寒凉了点。”徐硕抿了一口茶水,笑道。
“还是你公子哥儿讲究。”范仲淹哈哈笑道,“此番徐兄弟来老哥哥这里,怕不是为了和这龙团胜雪的吧。”
“听哥哥此言,怕是已经知道致澄此番前来的目的了。”
罗汉榻上,范仲淹摆弄着榻上小几上的汝窑茶盏,“致澄啊,哥哥还是那句话,局势不稳,不宜开战;士气不盛,不宜开战;民愿不强,不宜开战;国力不兴,不宜开战。”
“局势不稳,才兴兵,兵起而尘落,为了稳而先不稳;士气何来不盛,三川口兵败如山,将士们现如今个个摩拳擦掌,以图雪耻;民愿不强,何谓强?何谓不强?此前我与任佑之将军战于白豹城,眼见得柔远寨、白豹城百姓之疾苦,在夏人治下苟延残喘。民愿何来强?我军压境,民必倒戈向夏,助我一臂之力。国力不兴,何来不兴。今我大宋,文韬武略,国泰民安。上有官家之盛治,下有肱股之贤能,百姓拥戴,民心所向。然,当前北有强辽,西有诡夏,若不将夏铲除,他日强辽出击,两相联合,恐于我宋不利。”
“希文所言,并非不战,而是当前绝非战机。三川口兵败一年未过,百废待兴。夏人屡屡扰我边境,目前并无更好的退敌方法,只是勉强制衡。不论是折家军边境扰敌,还是致澄佑之白豹城奇袭,都是权宜之计,绝非稳定局势的良策。李元昊,乃虎狼之辈,若无决胜把握,贸然出击,以不定之师对抗虎狼之师,必败。”
“哥哥今革军制,修栈道,护民情,不都是为了战时而备么?如今请战,哥哥何来不允?”
“是为战时而备,希文此番用心良苦,将鄜延路围成铁桶一般,为的就是防范外敌入侵。而非要出击强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