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波澜起徐硕牵命案 临危难庞籍担大任(2/4)
即便朕再信任他,也要给诸位臣子一个交代,韩公看,朕这步棋该怎么走?”
“依臣之见,这刘平的案子还需文大人审理,毕竟他从头至尾了解此案。但是,现在这刘文坚命案,而富弼大人目前辅佐审理,也牵连在内,主审无法服众。臣举荐一人,陕西都转运使庞籍可担当此任。既然河中府一干臣子弹劾文大人,那官家完全可以再委派一位官员前去审理刘文坚的命案。”
“谁能担此重任?”
“庞籍庞醇之。”
“庞籍?”官家眉头一皱,韩琦心下明白,皇帝心里还因为两年前庞籍令开封府官吏冯士元买卖妇女而心存不满。
“庞籍此人心思缜密,又曾任开封府判官,多次审理朋党案,他若出面,那河中府一干官员定无话可说。而且,臣以为官家大可以称,因证人牵涉命案,刘平投敌案中止审理,再命庞籍出面审理刘文坚命案。其实,这两个案子实乃一个,待命案水落石出,这刘平投敌案便也离真相不远了。”
“韩公言之有理。”
原本以为刘文坚的命案能一石二鸟。徐硕下狱,文彦博也被弹劾。谁曾想,皇帝竟然派了一个庞籍。
堂前河中府府尹洪钊如坐针毡。
作为黄德和的同乡,河中府党派官员的首领,朝廷中陈远辉那一干臣子,大力声讨文彦博办案不力,依旧毫无办法。现在,端坐在堂前的依旧不是他洪钊,而是这个庞籍。
洪钊为官多年,当然知道这庞籍的厉害。这位年过半百的老臣子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进士及第,做过大理寺丞,刑部详覆官,官至殿中侍御史,也算是个断案老手。原本以为前两年的买卖妇女案令皇帝对他有所成见,想不到竟然在刘文坚命案上,又请出了这尊大佛,洪钊从旁一望那庞籍的侧颜,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此刻庞籍正在细听仵作叙述刘文坚尸检的结果,双眉微蹙,若有所思。
“你是说,这刘文坚全身仅此一处致命伤。”
“非也,是全身只此一处伤,此伤致命。”
庞籍笑了。这河中府一个小小的仵作,竟然描述如此之准确,倒是令人刮目相看。
“依你见,这伤是什么武器造成的。”
“此伤寸许,但极深,伤势从左自右,可见凶手乃惯用右手,从伤口的形状看,创面小,但创口深,以我二十年的仵作经验,这应该是一把沉重但锋利的剑造成的伤口。”
“沉重?锋利?”
“大人是文官,可能对剑还不太了解。卑职说此剑沉重,是因为能造成如此深得切口,须得剑本身有一定的分量,而说它锋利,乃因此伤一气呵成,一道剑锋所致,如若宝剑不够锋利,无法形成此创面。”
“嗯。这伤口还能看出什么?”
“这个伤口从左自右,左边创口平滑,而右边粗糙。”
“这又说明什么?”
“卑职不知。”
庞籍点头,作为仵作,他给的信息已经足够了,也非常称职。而一旁端坐的洪钊却也面带微笑,这个小仵作还真的称职,把该给的信息都给到了。沉重的利剑,不是那徐硕腰间的留徐剑,又是什么?
“依你看,这刘文坚的死亡时间是多久?”
“卑职卯时被通知前去查验尸体,根据刘文坚的肝温测试,同时从其尸斑情况推测,其可能死了有四五个时辰以上,也就是说,当晚戌时到丑时均有可能。”
“可以这么说。”
庞籍与文彦博、富弼详细查看面前的这把青铜剑,相当沉重,三个人都试了试手,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将其拿起。
但看那柄剑,剑身乃青铜制造,青黑透亮,剑锋犀利,剑身缠着一条青龙,剑柄处隐隐刻着一字,细看之下,乃篆字“季”,透着森森地寒光。庞籍当然知道当年“季子挂剑”的典故,想不到,今日真真得见此剑,难怪那徐国国君一见倾心,便是庞籍这个不懂刀枪剑戟之人,乍见之下,亦是兀自生出些许肃穆。
徐硕跪于堂下,面沉似水,并无半分焦虑恐惧。
“堂前可是刘府义子徐硕?”
“正是。”
“当日你为何前去裕隆客栈?”
“小人是依约前往。”徐硕说着,递上一张字条。庞籍端坐详看,那字条上龙飞凤舞的大字,写着:
“致澄吾弟,
兄此次公堂作为实有内情。请于丑时裕隆客栈二楼“花间”一叙。
刘文坚上。”
信纸上有一处破洞,依徐硕所言,这封信是用飞刀传送,扎在其居住的客栈房间内的木柜之上。
“你确定这是刘文坚的字迹?”
“确定。”
“依你之见,这个邀请是刘文坚自己发出的,所以你安心去赴约,是这样吗?”
“不,小人觉得这个邀请有些蹊跷,想去一探究竟。”
“此话怎讲?”
“刘文坚与小人有同袍之谊,他若有事情不必如此大费周章,完全可
“依臣之见,这刘平的案子还需文大人审理,毕竟他从头至尾了解此案。但是,现在这刘文坚命案,而富弼大人目前辅佐审理,也牵连在内,主审无法服众。臣举荐一人,陕西都转运使庞籍可担当此任。既然河中府一干臣子弹劾文大人,那官家完全可以再委派一位官员前去审理刘文坚的命案。”
“谁能担此重任?”
“庞籍庞醇之。”
“庞籍?”官家眉头一皱,韩琦心下明白,皇帝心里还因为两年前庞籍令开封府官吏冯士元买卖妇女而心存不满。
“庞籍此人心思缜密,又曾任开封府判官,多次审理朋党案,他若出面,那河中府一干官员定无话可说。而且,臣以为官家大可以称,因证人牵涉命案,刘平投敌案中止审理,再命庞籍出面审理刘文坚命案。其实,这两个案子实乃一个,待命案水落石出,这刘平投敌案便也离真相不远了。”
“韩公言之有理。”
原本以为刘文坚的命案能一石二鸟。徐硕下狱,文彦博也被弹劾。谁曾想,皇帝竟然派了一个庞籍。
堂前河中府府尹洪钊如坐针毡。
作为黄德和的同乡,河中府党派官员的首领,朝廷中陈远辉那一干臣子,大力声讨文彦博办案不力,依旧毫无办法。现在,端坐在堂前的依旧不是他洪钊,而是这个庞籍。
洪钊为官多年,当然知道这庞籍的厉害。这位年过半百的老臣子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进士及第,做过大理寺丞,刑部详覆官,官至殿中侍御史,也算是个断案老手。原本以为前两年的买卖妇女案令皇帝对他有所成见,想不到竟然在刘文坚命案上,又请出了这尊大佛,洪钊从旁一望那庞籍的侧颜,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此刻庞籍正在细听仵作叙述刘文坚尸检的结果,双眉微蹙,若有所思。
“你是说,这刘文坚全身仅此一处致命伤。”
“非也,是全身只此一处伤,此伤致命。”
庞籍笑了。这河中府一个小小的仵作,竟然描述如此之准确,倒是令人刮目相看。
“依你见,这伤是什么武器造成的。”
“此伤寸许,但极深,伤势从左自右,可见凶手乃惯用右手,从伤口的形状看,创面小,但创口深,以我二十年的仵作经验,这应该是一把沉重但锋利的剑造成的伤口。”
“沉重?锋利?”
“大人是文官,可能对剑还不太了解。卑职说此剑沉重,是因为能造成如此深得切口,须得剑本身有一定的分量,而说它锋利,乃因此伤一气呵成,一道剑锋所致,如若宝剑不够锋利,无法形成此创面。”
“嗯。这伤口还能看出什么?”
“这个伤口从左自右,左边创口平滑,而右边粗糙。”
“这又说明什么?”
“卑职不知。”
庞籍点头,作为仵作,他给的信息已经足够了,也非常称职。而一旁端坐的洪钊却也面带微笑,这个小仵作还真的称职,把该给的信息都给到了。沉重的利剑,不是那徐硕腰间的留徐剑,又是什么?
“依你看,这刘文坚的死亡时间是多久?”
“卑职卯时被通知前去查验尸体,根据刘文坚的肝温测试,同时从其尸斑情况推测,其可能死了有四五个时辰以上,也就是说,当晚戌时到丑时均有可能。”
“可以这么说。”
庞籍与文彦博、富弼详细查看面前的这把青铜剑,相当沉重,三个人都试了试手,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将其拿起。
但看那柄剑,剑身乃青铜制造,青黑透亮,剑锋犀利,剑身缠着一条青龙,剑柄处隐隐刻着一字,细看之下,乃篆字“季”,透着森森地寒光。庞籍当然知道当年“季子挂剑”的典故,想不到,今日真真得见此剑,难怪那徐国国君一见倾心,便是庞籍这个不懂刀枪剑戟之人,乍见之下,亦是兀自生出些许肃穆。
徐硕跪于堂下,面沉似水,并无半分焦虑恐惧。
“堂前可是刘府义子徐硕?”
“正是。”
“当日你为何前去裕隆客栈?”
“小人是依约前往。”徐硕说着,递上一张字条。庞籍端坐详看,那字条上龙飞凤舞的大字,写着:
“致澄吾弟,
兄此次公堂作为实有内情。请于丑时裕隆客栈二楼“花间”一叙。
刘文坚上。”
信纸上有一处破洞,依徐硕所言,这封信是用飞刀传送,扎在其居住的客栈房间内的木柜之上。
“你确定这是刘文坚的字迹?”
“确定。”
“依你之见,这个邀请是刘文坚自己发出的,所以你安心去赴约,是这样吗?”
“不,小人觉得这个邀请有些蹊跷,想去一探究竟。”
“此话怎讲?”
“刘文坚与小人有同袍之谊,他若有事情不必如此大费周章,完全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