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回 徐致澄巧舌暗释毒玄机 韩稚圭苦口开解儿女情(2/3)
而道家修行,讲求忘情,三星在天入药,只要计量精准,与那丹药中的黄金、丹砂、三黄等元素混合,会中和丹砂的沉滞特性,两者毒性相克,而良性却是相生,因此,丹药中加入三星在天,事半功倍。”
“三星在天就这样传入宫中。”
“对。所以当日我见瑶真中了三星在天,慌了神,便寻了那方士解毒,他说需得情郎之血为药引,我怎敢说是当今帝王是其情郎,只得寻了最下下的方子,即是用了年轻男子的血做药引,拖延病情。及后的事,想必将军都已知晓。”
“那方士现在何处?”
“先帝驾崩,太后娘娘垂帘听政。太后娘娘将先帝病故怪罪于黄老之术,遣散了炼丹的队伍,并且将那些民间方士杀的杀,撵的撵。先帝在位时,那方士也是红极一时,先帝未曾延年益寿,太后娘娘将那方士降了罪,入狱斩首。我父亲也因此受到牵连,被撵出宫,后代亦不可入宫任御医。”
徐硕听华坤一段话,若有所思。这样一来,三星在天传入中原不足为奇,但这宫中什么人能拿到三星在天,并且给到杜琼真,令她给其妹下毒的呢?而且,这究竟有什么好处呢?一想到杜林秋临行前的条件,徐硕心头便是一紧,不知其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待徐硕与华坤密谈罢了,见北笙尚未转醒,但呼吸不似先前那般局促,已渐渐转为平和均匀,知已无大碍,便急急寻了韩琦处,日已西斜。
韩琦早得报徐硕已归,情知他记挂那西夏女子,不以为意。见徐硕前来,神色颇有不满。徐硕情知韩琦心内有隙,并不解释,只是将自己钱来山一行,以及三星在天之渊源与那韩琦叙述了一遍,并无半分隐瞒。
韩琦听罢,神色大变。
“想不到这奇毒还牵扯出当年一段秘闻。”
“这三星在天传到中原,方士传是已被下狱斩首,但在下总觉得事有蹊跷。”
“自李元昊建国称王以来,夏之密探防不胜防,官家寝食难安。加之宋夏连年征战,官家最担心的就是,这战火有朝一日从边境燃至东京,届时生灵涂炭,海晏河清顷刻变成人间炼狱。今日听将军说起这西夏方士,确有蹊跷,当年那被遣散的炼丹术士中有其同党也未可知。再者,先帝在位时,尊崇黄老之术,一时间道士得势,朝中亦有信道修仙之人,方术家四起,即便太后将这群势力打压得七零八落,这股势力依旧是死而不僵。今日将军如此一说,韩某就更加担心,这西夏势力,会借方术之学渗入东京,乃至大内。”
“此事可需急报给官家?”
“不可。稚圭担心的是,官家一直担心的就是西夏势力如水般渗透,若是得知此事。定会在朝中彻查,牵涉当年的朝臣、宦官众多,甚至当年妃嫔身边的人都脱不了干系,只怕是官家肃清之意,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在大内掀起血雨腥风。”
“韩公言之有理。徐硕情知此次钱来山之行甚是莽撞,还请韩公降罪。”说罢,端端跪于堂前。
韩琦当下一笑,“致澄可真是七窍玲珑之人,明知我心有嫌隙,方才却并不解释,只说急事。待事情明确,了解我之意图,现在来说降罪之言,你说我怎好降罪于你。带来如此多消息,我还在考虑,是不是要犒赏你呢。”
“韩公,说笑了。此次致澄确实莽撞,当时一心求药……”
韩琦拍拍徐硕肩膀,笑道:“将军起身说话。稚圭正有用得着将军的地方,岂可轻易责罚于你。”
徐硕愕然。
“此次见你对那女子牵肠挂肚,我亦不问缘由,定是有一番生死托付之经历。我听闻此女乃西夏天都王野利遇乞膝下千金,不知道将军可否从其处探听到西夏的军事部署。”
“这个……”
“我情知将军有为难之处,亦不做勉强。不过我看这西夏朝内亦不太平,虽然你方才说了,是华坤下毒,但是,让这女子入我镇戎军偷袭,并且切断外援,这确实他西夏的行径。我看那张元,未必对天都王府服气,怕是朝内亦有嫌隙。”
“韩公此言甚是,徐某并非消极参战,只是我此前与那野利北笙有约在先,相互不涉及家国之事。”
“毕竟是小儿女心境,话说在其位谋其政,哪有在其位,可不谋其政的,都是身不由己。且听稚圭一言,将军若是顾家国,便考虑与这姑娘日后的牵连要少一些;将军若是顾儿女情,亦无可厚非,只是这家国之事便要少些参与。”
“多谢韩公提点,致澄谨记在心。”
“方才我言及官家最担心战事殃及东京,生灵涂炭。稚圭亦有踏平蛮夷之心,请战出征,一血三川口之耻。”
“韩公,此事不宜操之过急。一方面需得请示官家,知晓朝中部署;另一方面,我们需联合范公,得范公支持,才能有胜算。”
二人正说着,忽闻帐外一阵喧嚣,韩琦嘴角微微上扬,“将军,你这妹子委实不消停,这不,又来了。”
话音未落,便见幼慈一身精悍装束,拎着一个红木食盒踏了进来。“哥哥,你果然回来了,竟是忘了我
“三星在天就这样传入宫中。”
“对。所以当日我见瑶真中了三星在天,慌了神,便寻了那方士解毒,他说需得情郎之血为药引,我怎敢说是当今帝王是其情郎,只得寻了最下下的方子,即是用了年轻男子的血做药引,拖延病情。及后的事,想必将军都已知晓。”
“那方士现在何处?”
“先帝驾崩,太后娘娘垂帘听政。太后娘娘将先帝病故怪罪于黄老之术,遣散了炼丹的队伍,并且将那些民间方士杀的杀,撵的撵。先帝在位时,那方士也是红极一时,先帝未曾延年益寿,太后娘娘将那方士降了罪,入狱斩首。我父亲也因此受到牵连,被撵出宫,后代亦不可入宫任御医。”
徐硕听华坤一段话,若有所思。这样一来,三星在天传入中原不足为奇,但这宫中什么人能拿到三星在天,并且给到杜琼真,令她给其妹下毒的呢?而且,这究竟有什么好处呢?一想到杜林秋临行前的条件,徐硕心头便是一紧,不知其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待徐硕与华坤密谈罢了,见北笙尚未转醒,但呼吸不似先前那般局促,已渐渐转为平和均匀,知已无大碍,便急急寻了韩琦处,日已西斜。
韩琦早得报徐硕已归,情知他记挂那西夏女子,不以为意。见徐硕前来,神色颇有不满。徐硕情知韩琦心内有隙,并不解释,只是将自己钱来山一行,以及三星在天之渊源与那韩琦叙述了一遍,并无半分隐瞒。
韩琦听罢,神色大变。
“想不到这奇毒还牵扯出当年一段秘闻。”
“这三星在天传到中原,方士传是已被下狱斩首,但在下总觉得事有蹊跷。”
“自李元昊建国称王以来,夏之密探防不胜防,官家寝食难安。加之宋夏连年征战,官家最担心的就是,这战火有朝一日从边境燃至东京,届时生灵涂炭,海晏河清顷刻变成人间炼狱。今日听将军说起这西夏方士,确有蹊跷,当年那被遣散的炼丹术士中有其同党也未可知。再者,先帝在位时,尊崇黄老之术,一时间道士得势,朝中亦有信道修仙之人,方术家四起,即便太后将这群势力打压得七零八落,这股势力依旧是死而不僵。今日将军如此一说,韩某就更加担心,这西夏势力,会借方术之学渗入东京,乃至大内。”
“此事可需急报给官家?”
“不可。稚圭担心的是,官家一直担心的就是西夏势力如水般渗透,若是得知此事。定会在朝中彻查,牵涉当年的朝臣、宦官众多,甚至当年妃嫔身边的人都脱不了干系,只怕是官家肃清之意,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在大内掀起血雨腥风。”
“韩公言之有理。徐硕情知此次钱来山之行甚是莽撞,还请韩公降罪。”说罢,端端跪于堂前。
韩琦当下一笑,“致澄可真是七窍玲珑之人,明知我心有嫌隙,方才却并不解释,只说急事。待事情明确,了解我之意图,现在来说降罪之言,你说我怎好降罪于你。带来如此多消息,我还在考虑,是不是要犒赏你呢。”
“韩公,说笑了。此次致澄确实莽撞,当时一心求药……”
韩琦拍拍徐硕肩膀,笑道:“将军起身说话。稚圭正有用得着将军的地方,岂可轻易责罚于你。”
徐硕愕然。
“此次见你对那女子牵肠挂肚,我亦不问缘由,定是有一番生死托付之经历。我听闻此女乃西夏天都王野利遇乞膝下千金,不知道将军可否从其处探听到西夏的军事部署。”
“这个……”
“我情知将军有为难之处,亦不做勉强。不过我看这西夏朝内亦不太平,虽然你方才说了,是华坤下毒,但是,让这女子入我镇戎军偷袭,并且切断外援,这确实他西夏的行径。我看那张元,未必对天都王府服气,怕是朝内亦有嫌隙。”
“韩公此言甚是,徐某并非消极参战,只是我此前与那野利北笙有约在先,相互不涉及家国之事。”
“毕竟是小儿女心境,话说在其位谋其政,哪有在其位,可不谋其政的,都是身不由己。且听稚圭一言,将军若是顾家国,便考虑与这姑娘日后的牵连要少一些;将军若是顾儿女情,亦无可厚非,只是这家国之事便要少些参与。”
“多谢韩公提点,致澄谨记在心。”
“方才我言及官家最担心战事殃及东京,生灵涂炭。稚圭亦有踏平蛮夷之心,请战出征,一血三川口之耻。”
“韩公,此事不宜操之过急。一方面需得请示官家,知晓朝中部署;另一方面,我们需联合范公,得范公支持,才能有胜算。”
二人正说着,忽闻帐外一阵喧嚣,韩琦嘴角微微上扬,“将军,你这妹子委实不消停,这不,又来了。”
话音未落,便见幼慈一身精悍装束,拎着一个红木食盒踏了进来。“哥哥,你果然回来了,竟是忘了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