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好吧我服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虽然答应给南孟卓一个满意的答案,但楚良才却并没有说明是一个什么样的答案,或许在刘大根的意识里,这个答案就是成全无疑,把这对情投意合的男女撮合到一起,成就一个全新的小家庭不就完事了嘛。

    然而,此时南孟卓的脸上并没有露出多么激动或者惊喜的神色,而是表现的宠辱不惊,脸上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而后柔声说道:“感谢国师的抬爱,孟卓心里感激不尽!”

    楚良才似乎猜到南孟卓会有此反应,同样淡然地回了一句:“这倒不用客气,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你和戴谢原本就是情投意合,如果只是因为双方立场的问题,在我看来就是戴谢钻了牛角尖,我会批评他的。”

    楚良才的回答显然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但仔细一回想,戴谢和南孟卓之间最大的障碍可不就是戴谢自己钻了牛角尖,把个人的情感同大兴与高昌之间的战事混为一谈,结果就是他为了摆正自己的立场,主动牺牲了同南孟卓之间的感情。

    这件事情于别人而言可谓千难万难,但对于楚良才来说,只需写封信把戴谢这小子批评几句也就解决了,这一点无论是赵羽桐还是刘大根都是深信不疑的,南孟卓虽然对这位大兴国师不太了解,但看到其他两个人自然流露出认同的表情,她也就相信了。

    但是,南孟卓心里想要的可不止这些。作为从小就被当做接班人来培养的一国公主,她和赵羽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赵羽桐从小就对政治不感兴趣,中原王朝历来的规矩就是女子不问政事,可南孟卓却有幸得到父亲的看中,从小就能参与到高昌的政事当中。

    从小养成的习惯,让她本能地感觉到,想要达到自己政治方面的目的,就必须趁着现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并说出来,那么面前这位睿智的国师就很有可能会亲自出手,给她和戴谢的未来做出建设性的安排,到时候既满足了他们的情感归宿,同时也不会浪费她自己的政治天赋。

    当然,论起这些,即使南孟卓自信浸淫政治多年,但是在国师面前她仍旧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不过因为自己有着一半西域血统作为天然优势,假以时日必然能为西域的稳步发展增添更多的助益,因此她必须要主动去争取。

    所以,当楚良才仅仅只说会批评戴谢便轻易解决他们之间最大的问题以后,南孟卓感觉自己必须主动出击了。

    于是,她主动换了个话题说道:“国师大人,我曾经听戴谢说过,国师的夙愿是把这华夏大地上的各个民族全都团结起来,形成大一统的王朝,然后共同发展、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维护这个联合体的和平与进步。是这样吗?”

    楚良才眼中惊讶的感觉一闪而过,而后便略带调侃地说道:“是啊!看来戴谢这小子自从当了先锋将军之后,思想上倒是进步了不少啊,居然能够自行揣摩远征军的远大使命,这一点大根你可得学着点。不过,孟卓公主突然这么问,莫非对此有什么看法吗?”

    南孟卓脸色微微一红,当即说道:“看法愧不敢当!我本人对国师的统一战略一说十分佩服,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位帝王能够做到如此的地步,而国师却已经在实践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子,无论乌哈还是吐蕃都称得上一方强劲势力,如今都甘愿臣服于大兴王朝。”

    这一顿猛夸之后,南孟卓继续说道:“如果没有戴谢的出现,我们高昌国原本已经做好了向远征军臣服的打算,只是没有想到在我眼中已经堪称战场利器的机弩,在远征军的装备面前根本没有胜算的可能。我想向国师请教的是,如果我高昌国臣服,未来国师打算如何治理这西域三十六国?”

    前面大段的辞藻几乎都是歌功颂德,直到最后南孟卓才说出了自己最想问的问题。

    在南孟卓看来,尽管远征军已经收服了乌哈汗国和吐蕃王朝两大势力,但西域各方势力构成本身有着自己的复杂性,偏偏又以高昌作为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的话,西域很可能会发生混乱,因此他才会有此一问,其中也不无试探楚良才想法的目的。

    其实,当听到南孟卓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楚良才就已经知道,这位高昌公主对当前西域的形势可谓了如指掌。如果不是借助本源空间的力量去仔细探查过西域全境的话,他可能也会按照固有思维对西域进行两路夹击,这么一来西域的问题就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

    不过站在现在已经洞悉西域形势的前提下,再看待南孟卓所提出的问题,就不难发现她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实际上是带着自己的解决方案的,真不愧为高昌城主竭力培养的接班人选,她这是在为自己争取政治资本而巧妙地铺了一条路,而且她的策略肯定是最接近楚良才想法的,因为在远征军进入西域之前,高昌国已经按照这个策略实际上掌控了整个西域。

    当然,楚良才先前所说的话已经把南孟卓放在了自己人的阵营里,因此他不想让南孟卓凭着对西域的了解,再跟他这个自己人做什么政治上的讨价还价,况且在他的计划中,对西域的治理还是要重点倚仗高昌本土势力的协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