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清明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江清月见到艾草的第一反应其实是馋青团了。

    可是眼下山里没有红豆或者蛋黄,做不了青团。

    想想还是做艾饺更方便现实一点。

    山里的艾草有两种,吴氏割的是大叶的艾草,不光叶子大,长得也高,适合用来做药用。

    吃的话也行,但是味道会比较苦。

    还有一种是矮些的小叶艾蒿,这种更鲜嫩,味道也没有那么苦,用来做艾饺最合适。  鲜嫩的艾草割回来之后直接洗干净焯水,切碎后挤出青色的汁水来磨好的米粉一起揉成团。

    里面的馅料江清月用的是竹笋和咸菜,再配上猪肉沫一起搅拌均匀。

    剩下的法子和寻常的饺子如出一辙。

    只是艾饺一般在尺寸上要比寻常饺子大上一圈。艾饺又叫清明粿  等艾饺蒸出来,不光吴氏没见过,家里其余几人也都没有吃过。

    不仅如此,艾草一直给大家的印象都是味道刺鼻,很难想象用这草包出来的饺子会是何等的味道。

    但这一次宋冬梅没再质疑,而是选择第一个尝试。

    一大口咬下去,表皮清香软糯,里面满满的馅料也让人直呼过瘾。

    宋冬梅一口接着一口,两三口便吃完了一只。

    不等她开口,吴氏已经笑道:“看来明天还要再去一趟,多采点艾草回来了。”

    一语毕,其余几人都忍俊不禁。

    这段时间,三人几乎天天上山采集野菜。

    除了张素娘留在家里收拾做家务,其余几个男人也都没闲着。

    第一轮春播结束后,三人便商量着开始给家里置办起家具。

    木头和竹子是三个人一块上山弄下来的,好在这些东西山上都不缺,只要肯花力气就成。

    弄下来之后还要锯成木板后晾干才能用。

    眼下最着急的是七口人吃饭的饭桌和板凳。

    还有厨房也缺桌子和面案,不然平时擀面条都不方便。

    还有厨房里收纳碗筷和调料的橱柜也要有。

    做完这些,四个屋子里的桌椅,还有几人装衣服要用的木箱也要安排起来。

    这些都是大件,需要三个人合力才能做。

    剩下的还有一些简单的,比如浴桶和竹席,这些也都要用的。

    等到了夏天,山里怕是多雨,到时候要用的草鞋和蓑衣也要准备起来。

    除了大件要一块做的,剩下的小东西都是宋春山一个人全包了。

    腾出来的时间,宋砚和宋夏江还要带着众人上山打猎。

    之前考虑到刚开春,动物们都才刚出来活动,有些还要开始新一轮的繁殖。

    所以大家只要不缺肉吃,就很少会去打猎。

    就算是打,也都比较克制。

    眼下就要到了清明,必须要猎一些回来祭祀用了。

    往年,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准备扫墓要用的东西。

    猎户好手们还会带着大家一块进山打猎,猎的肉也都煮好带上一块去扫墓。

    所以对众人来说,清明是个极其重要的节日。

    可惜今年不同,当初匆匆进山,甚至来不及准备酒菜去告诉祖先一声。

    也不知道他们泉下有知,会不会知道大家都藏在了山里。

    或者会不会因为看不到人,而在下面不得安生?

    孩子们不懂这个节日的重要性,但是老人们这两天都明显地沉默,似乎正在发愁今年该怎么扫墓?

    村长提议,“咱们还是在大院里摆上供桌,大家都凑一凑,有什么拿什么,就在这里给山下的祖宗们祭拜了。”

    “眼下情况特殊,我相信祖宗们泉下有知,肯定也不会怪罪我们的。”

    话音落,众人纷纷附和称是。

    但是讲究多的老人们却依旧有些迟疑,这深山老林的,他们能找到来的路吗?

    见不少人都在这事发愁,宋夏江第一个站了出来,“这有什么难的?我们找几个人再下去一趟就是的,到时候我们在山下给老祖宗们烧上纸,再给老祖宗们把进山的路给引一引,往后咱们在这山里祭拜也不用愁了。”

    这主意好是好。

    但是村长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下山实在是太危险了。

    于是便把决定权交给了宋砚,看他如何说。

    虽然上次宋砚没同意接替他的位置,但是打那以后村长大大小小的决定一般都会找他商量。

    见众人都看向自己,宋砚想了一瞬便开了口,“我和二哥,带着大虎小虎一块下山。”

    他们四个是所有人当中身手最好的,当初进深山打猎也是出力最多的。

    这上山下山的路也已经走了很多次了,也不差这一趟。

    最主要的,听冬梅说娘这两天夜里一直睡不踏实。

    虽然她什么也没说,但是大家都知道,她也是在担心清明扫墓的事。

    这趟下山,也是为了让娘心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