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再卷一个(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杜安:“嗯,纯碱可以蒸包子,你知道吗?”

    小云放下碗,说道:“碱面?”

    杜安:“嗯,是的,五十度以上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让发面暄软。”

    小云:“酵母粉不是干这个的吗?”

    杜安:“是的,上锅蒸的时候酵母失活,醒发的时候有用,热气一上来碱面接班干活。”

    小云:“那和面的时候加点油是干嘛用的?”

    杜安:“凉了以后不发硬,一般咱们蒸包子不放油,不等凉就吃干净了,哈哈哈!”

    小云:“麻可以软化吗?”

    杜安:“可以,不过没必要,直接穿棉制品就行。”

    小云:“咱们五里坡的娘子穿不了麻咯,您大手一撒,全让他们换了丝绸的里衣,倒是丝滑了,花钱如流水一般啊,比那些达官贵人用度还好。”

    杜安:“要那么多钱干嘛?今天不吃,明天不穿,省着钱给儿孙?没那必要,就是得让咱们五里坡的人过好生活。今年种棉花了没?”

    小云:“种了三十亩,西边的地里全是,够冬衣,老陈的手脚太慢,让他做个飞梭,拖拖拉拉两个月了,回去先敲打他一番。”

    杜安看龙二成笑的过分灿烂,一个巴掌打到后脑勺,问道:“你吃屁了?笑这么开心?”

    龙二成:“哈哈哈哈,东家,春天的时候,咱带着婆娘领用度,你不知道,那婆娘看到绸子衣服,开心的跳脚,摸着滑腻的很呢,婆娘穿上绸子折腾了我好几天,踩滚子都腿软!”

    杜安又一巴掌甩在龙二成后脑勺,骂道:“你个不要脸的东西,当着孩子面不要乱说话。”龙二成下意识的看看吃饭的两人,赶紧闭嘴翻饼。“硝皮子那干的怎么样?”

    龙二成正色道:“挺好的,有了大物什帮忙,不用人下水踩了,咱们没接外面的皮子,活少,有时候帮着看桥头,有时候下地干活,挺好的,现在天一冷,都在食堂玩耍,那里有许多书,喜欢什么看点儿什么。”

    杜安:“小云,回去以后,食堂前面五十米做一个图书馆,大一些,弄个连廊接起来,把吃和读书分开,干脆重新规划一下,把能建的东西都安排上,全部用连廊接上,反正老陈也不忙,他那几十个人能做的过来。”

    小云:“是八百人!”

    杜安:“不儿?不儿?怎么八百人了?不儿三四十个吗?八百人那不儿大型工厂吗?”

    小云:“就是八百人,我接到的明细是八百零六人,这都过了两个月了,估计不止了!”

    杜安:“别的厂也这样?”

    小云:“是的,尤老头的厂子拆成了两个,实在是盛不下太多人,新厂在蓝田,主要骨干去了蓝田,那边要建转盘窑,明年底能完工,已经原地储备耐火砖和普通砖了。柳大匠的工坊大约有九百人,很多工序已经完全细化,又开了一个仓库存货,我打算把这些用不到的黑瓷全拉出去卖了,等闲了,让愿意出去叫卖的人拉着到远点儿的集市甩货,如果有人愿意接这些低档次的东西,批发给那些坐店的也行。咱们这里没有好的瓷釉,精瓷一直在摸索,彩釉不知道要多久呢。皮子那边没有变化,反正出的皮货够咱们用就行。最省心的就是暖棚,跟附近的田地联合种植,收成最好,沤肥撒的多了,地上的庄稼长的很快,咱们暖棚已经有记录了,二十个棚,最好的一个出六千五百斤菜,平均每个棚有四千五百斤,冬天最冷的时候,往狗叔那送了一批,送礼的效果特别好,今年又加了十个棚专门对外销售,等明年,天快冷的时候,把暖棚技术卖了,先捞一笔再说。”

    杜安:“有人窥探了?”

    小云:“是的,崔家!”说到崔家的时候脸色阴沉起来。

    杜安:“你知道咱们棚子的核心是什么吗?”

    小云:“采暖啊!”

    龙二成:“是种子!”

    小云:“为什么是种子?”

    龙二成:“我种过地,咱们棚里的菜跟其他的不一样,长势好,苦味儿轻!产量明显高很多。我敢说,让我做暖棚,我一定能做出来,种子真的没地方找。东家,我说的对不对。”

    杜安:“对,那些种子不是本地找的,是很多老先生精心培育的,优选了很多代,植株性状特别优良,即便别人仿了棚子,也没法做到咱们的品质,许多菜,像那辣椒,都是从海外找的品种,本地根本没有的。”

    小云:“师父,要不要挖点儿胡椒树过来?”

    杜安:“没必要,有时间弄几条船去海外收就行,便宜的很,咱们这里天气不行,要种也是种南方。”

    灵儿:“师父,再弄个饼!”说着端起肉汤喝了一大口。

    杜安又做了两个饼,说道:“牛肉好吃,还是羊肉好吃?”

    灵儿:“牛肉,羊肉一凉膻味很重,饼子的热气盖不住。”

    杜安:“附近有没大的城镇?”

    龙二成:“不知道,您在这儿待两天,等他们都回来,会有消息的。”

    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