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格物致知(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高台下,一直闭目危坐的儒圣,此刻终于睁开了眼。

    他目光穿过台前二人,看向之后的方即墨,眼中精芒闪烁。

    高台上,方即墨这一刻似乎也感受到了什么,目光向着台下扫去,正好与儒圣四目相对。

    刹那间,方即墨浑身仿佛触电一般。

    儒圣的眼神,无悲无喜,如古井无波,没有半点涟漪。

    方即墨看着那双略显浑浊的眼神,仿佛看到了云梦山中的那个老头儿。

    是了。

    这位当代儒圣,和鬼谷纵横子,有着同样的眼神。

    即便是方即墨,此刻也看不穿儒圣的心思,完全不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

    “在下申垚,楚院主,请。”

    高台上,二人入座,论战,正式开始。

    “申某曾拜读楚院主大作,院主曾言,心即理,敢问院主,什么是心即理?”申垚发问。

    台下众人,此刻尽数收声,就连儒圣老夫子,也将目光聚焦在楚淇的身上。

    在场所有人中,方即墨,或许是最引人好奇的那一个,但此刻,楚淇才是这场辩论的焦点。

    ““理”在哪里?千古圣贤无不对这个问题苦苦追寻。”楚淇开始讲解起自己的心学,“在座的诸位中,不少人都是儒门学子,你们和当初的我一样,不断的寻找,“理”在何处。

    有人说,理在物上,所以,《礼记·大学》中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圣人可学而至”,方法是格物,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看来这个“理”果然是“格”出来的。

    曾经的在下,亦对此深信不疑,于是,矢志格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