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伏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报告团长,前线传来消息,鬼子已经按照咱们预设的路线,继续朝着咱们根据地深入了。”

    孔捷示弱以敌的计划成功实施。

    在那两门步兵炮作为诱饵出现之后,日军再不怀疑沿途阻击的正是八路军独立团的主力作战部队。

    却依旧挡不住日军的攻势。

    老鬼子南原因此越发狂妄,一步步被引诱到孔捷为他量身打造的伏击圈内。

    沿途出现越来越多的八路军部队阻击。

    然而面对日军野战大队的优势炮火,基本上都是一触即溃。

    这越发的助长了老鬼子南原的猖狂。

    “区区土八路,不过如此罢了!”

    沿途作战积累的胜利越多,老鬼子南原越不把八路军放在眼中。

    日军野战大队的主力很快便推进到独立团根据地的中线防区。

    中线防区的某处山道两翼的山林之中。

    李云龙率领独立团主力,早就在此潜伏等待了。

    相比于孔捷而言,对于这场战斗,李云龙无疑是更加渴望的。

    苍云岭一战,他由于正面硬刚坂田联队,选择从正面突出重围,违抗上级命令,被撤掉了团长的职位,调到了后方被服长当厂长,本就是一肚子的委屈。

    结果上级原本答应的好好的,调他到独立团当团长。

    谁知到了地方倒成了副团长。

    还给昔日的新兵蛋子孔二愣子当起了副手。

    李云龙这心里就更郁闷了。

    而在独立团待的这些日子,李云龙不得不承认,孔捷进步迅速,许多方面甚至让他李云龙都感慨不已,望尘莫及。

    这心里也就越发不是滋味了。

    再不抓紧时间离开独立团,去带部队,他李云龙就要被打击的体无完肤了。

    作为老战友的孔捷当然也很够意思。

    此次伏击日军南原大队的一线战斗指挥他全权交给李云龙。

    正是要把这份战功送给李云龙。

    对于李云龙而言,能不能翻身就全看这一仗了。

    “小鬼子到什么地方了?”

    暂时摒弃掉这些纷杂的念头之后,李云龙转头向身边的二营长沈泉问道。

    长征的时候沈泉是在李云龙手底下当营长的,也算是李云龙的老部下了。

    二人自然不陌生。

    沈泉对于李云龙的称呼也格外不同:“老团长,前面侦察部队传来消息,小鬼子离咱们已经不足两里路了。”

    李云龙点了点头,下令道:“告诉同志们,都打起精神来,一会儿把鬼子彻底放进伏击圈之后再开火,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开枪。”

    “是!”

    下完命令的李云龙又再次检查了一番自己的安排部署。

    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小小伏击战自然拿手。

    选择的山路极其适合伏击,山道狭窄,而两侧的山林树木葱茏,一个团的主力藏在其中,远远的望过去,半点破绽都看不出来。

    而具体的伏击部署。

    也绝非是将伏击部队简简单单的藏在山道两侧山林就完事。

    孔捷和李云龙商议过后,最终决定将伏击部队分成四部分:

    两支侧击分队,将近伏击部队的六成兵力,潜伏在山道左右两翼的山林中,以一定的角度确保火力展开之后,能够针对日军形成居高临下的交叉火力网。

    另外一支尾击分队,一支堵击分队,各占两成兵力。

    分别负责堵头结尾。

    整体四支伏击分队,将整个伏击圈打造成一个大型的口袋,将小鬼子一口气装在其中。

    另外阵地分为两线。

    在山道两翼的山坡的棱线上是前沿作战工事。

    在前沿工事上部署兵力,可以以最直观的视野观察到日军的事态,同时以居高临下的优势充分发扬直射火力。

    但缺点是日军的直射火力也可以直接反击到两翼的前沿工事。

    小鬼子可没有那么蠢。

    鬼子在前进途中,往往会提前安排一些先头部队沿途侦查,确保没有八路军的伏击。

    他们常见的手段是火力侦查。

    ——利用掷弹筒火力和机枪对着山道两侧的山坡棱线处进行火力倾泄和炮击。

    如此情况下,一旦山道两翼的山坡棱线处潜伏有敌人,立马就会在鬼子的侦察火力覆盖下出现伤亡从而提前暴露。

    日军后置的炮火就可以趁机展开进攻。

    八路军的主动伏击优势瞬间丧失。

    搞不好原本准备伏击日军的队伍会反过来被小鬼子消灭。

    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孔捷和李云龙在商讨分析之后,提出更适用于提防日军火力侦察的新型伏击方案:

    在山道两翼的高坡棱线处,也就是前沿工事上,只留少量的哨兵用于侦察。

    而两翼的伏击部队则是潜伏在前沿工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