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月8日(五)(3/5)
人多领工作服积攒起来带回去给家人干活穿用,限制每人两个月才可以拿着穿得破烂的旧工作服换一套新的,每人四个月才可以领一双带钢板的防砸工作鞋;焊接材料和其他耗材也都做到了尽可能节约,有时听到工人似乎有意无意当着他的面抱怨从没见过这样吝惜的。作为工程的项目经理,没办法只能装作听不见,即使这样工程花销还是出现了极大亏空。
表面上这里把名声哄嚷得有多么发达,事实,大多原材料都依靠进口,特别是像冶金,造纸之类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根本就没有。任何在国内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加上高额的利润和关税这里都变得极其昂贵。没办法,逼迫北星公司所有的花销和用度只好变得节约再节约,节约意识并不是思想意识的提升,实在是没有办法。
办公室洗衣机一般大小的家什,从早到晚不停地忙着,里面洗的不是衣服,是纸张。只要不缺少耗材,保证完成任务。它的任务不是把吃进去的纸张洗干净,而是把一张张的白纸印成图纸。一个构件或者一项完整的设备甲方只有两套蓝色的图纸,一套留作备份,只给施工单位一套蓝图,一座电厂所有的图纸累加起来要把一辆卡车塞到超载,为了赶工期往往一个项目要由好几伙人来完成,每一伙人都需要一份图纸。每个技术人员的电脑都跟这个管家无线连接,轻轻动动鼠标电脑里的样图就变成了图纸。
“我需要一份图纸。”一个工人刚刚出去,另一个工人又走了进来。
“我也需要一份图纸。”工程离不开图纸,跟工程看似无关的纸张竟也是一项不小的开支。
打印机油墨短缺了,纸张不够了,同样的话题总是时不时的重复着。
***
有时候工人都下班了,他还在细细的查看着每一个作业面,一切都做到心中有数。任何疏忽、瑕疵和漏洞都是他工作的重点,都有可能给环环相扣的机组运行带来麻烦。世界每天不知发生多少重大事故是在疏忽、漏洞下酿成的恶果。有时候工人还没有上班,他就早早来到了工程场地。有人说他精明能干,只有他自己知道压在肩上责任的分量。
雇佣一个本地司机,花销甚至超过一个本国来的技工的费用。正因为他们是本地人,自诩法律对他们有着特殊的保护和优待。为了超出工时一分钟的加班费用,愿意花上一个小时去没完没了的争执,争执的结果非得要出比平时多出数倍的酬劳。车开到半路总不能因为已经到下班时间而停在半路,有时实在使人忍无可忍。好像来自大国的企业,到处都充满着油水。没有办法,凭着多年驾车的经验和技术,傅铭宇很快领到了那里的驾照,如果说驾车也算是一门学问,傅铭宇融会贯通的接受能力不逊于任何一个优等生。尽管操作方向跟中国相反,任何地方公路桥梁隧道都一样的。更别说这里的国土面积跟海连湾比起来还显得太小,一个月不知把这里道路跑上几个来回。
正因为这里面积狭小,又得不得不成全其热闹和繁华,修路,住房之类必不可少的设施不能因为土地稀缺而缩小占地面积,人们甚至以赞赏的口气宣扬这里绿化简直做到了极致,楼顶,阳台,路肩种满绿植。不能不说这种创意的高妙。不过,话还得说回来,在没有人类活动的时候这里可是植物茂生的世界。人类夺占了植物的领地,如果把所有植物全部砍光,没有一点绿植相伴那将是怎样荒凉的世界,更别说这里常年摆脱不掉酷热,热带植物远远比人类更能适应这里的环境。
相同的世界,相同的时节,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区,状如圆球一样巨大的球体生生不息孕育着一个特殊的巨大群体——人类。在这个共同的家园里并非因为自己是相同的物类而变得和谐。犹如奇幻妙曼的景色,探究不尽神奇的秘密一样难以揣测人类下一秒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局。因此最值得珍惜的不是时间,而是和平。时间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以等量的方式平均分配,和平却不得人人都能享有的权利。
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总让傅铭宇对这里难以生成好感。按说他是最怕冷的,每到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工程可干,傅铭宇总是把自己关在家里看书,各种各样的书,中国的,外国的,建筑的,文学的,法律的,医学的,林林种种。又到海连湾一出家门就得裹紧棉袄的时候,这里却热得要死,行驶的车窗哪怕露出一点小缝,热浪挤着钻进来。这里开车如果不打开空调,体质再好的人也难以承受气候带来的高温和发动机运转时产生温度的合伙攻击。
傅铭宇打开车载音响,第一个跳出的是,《说句心里话》的乐曲。不错,都是和平给人带来的幸福,哪怕是思念也是幸福的插曲。
事实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工作的繁忙并没有使傅铭宇减少对家人的思念,相反,工作越是烦劳越是强加了他对家人的思念。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想家,想家里的妈妈,想家里的她,还有亲爱的孩子。这种带有使命的工作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有人说想家是中国人最没出息的表现,当他听到这个有些诋毁又有些试图激发心志说法的时候,心里总是有一股愤愤的情绪似乎要爆发出来。一个
表面上这里把名声哄嚷得有多么发达,事实,大多原材料都依靠进口,特别是像冶金,造纸之类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根本就没有。任何在国内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加上高额的利润和关税这里都变得极其昂贵。没办法,逼迫北星公司所有的花销和用度只好变得节约再节约,节约意识并不是思想意识的提升,实在是没有办法。
办公室洗衣机一般大小的家什,从早到晚不停地忙着,里面洗的不是衣服,是纸张。只要不缺少耗材,保证完成任务。它的任务不是把吃进去的纸张洗干净,而是把一张张的白纸印成图纸。一个构件或者一项完整的设备甲方只有两套蓝色的图纸,一套留作备份,只给施工单位一套蓝图,一座电厂所有的图纸累加起来要把一辆卡车塞到超载,为了赶工期往往一个项目要由好几伙人来完成,每一伙人都需要一份图纸。每个技术人员的电脑都跟这个管家无线连接,轻轻动动鼠标电脑里的样图就变成了图纸。
“我需要一份图纸。”一个工人刚刚出去,另一个工人又走了进来。
“我也需要一份图纸。”工程离不开图纸,跟工程看似无关的纸张竟也是一项不小的开支。
打印机油墨短缺了,纸张不够了,同样的话题总是时不时的重复着。
***
有时候工人都下班了,他还在细细的查看着每一个作业面,一切都做到心中有数。任何疏忽、瑕疵和漏洞都是他工作的重点,都有可能给环环相扣的机组运行带来麻烦。世界每天不知发生多少重大事故是在疏忽、漏洞下酿成的恶果。有时候工人还没有上班,他就早早来到了工程场地。有人说他精明能干,只有他自己知道压在肩上责任的分量。
雇佣一个本地司机,花销甚至超过一个本国来的技工的费用。正因为他们是本地人,自诩法律对他们有着特殊的保护和优待。为了超出工时一分钟的加班费用,愿意花上一个小时去没完没了的争执,争执的结果非得要出比平时多出数倍的酬劳。车开到半路总不能因为已经到下班时间而停在半路,有时实在使人忍无可忍。好像来自大国的企业,到处都充满着油水。没有办法,凭着多年驾车的经验和技术,傅铭宇很快领到了那里的驾照,如果说驾车也算是一门学问,傅铭宇融会贯通的接受能力不逊于任何一个优等生。尽管操作方向跟中国相反,任何地方公路桥梁隧道都一样的。更别说这里的国土面积跟海连湾比起来还显得太小,一个月不知把这里道路跑上几个来回。
正因为这里面积狭小,又得不得不成全其热闹和繁华,修路,住房之类必不可少的设施不能因为土地稀缺而缩小占地面积,人们甚至以赞赏的口气宣扬这里绿化简直做到了极致,楼顶,阳台,路肩种满绿植。不能不说这种创意的高妙。不过,话还得说回来,在没有人类活动的时候这里可是植物茂生的世界。人类夺占了植物的领地,如果把所有植物全部砍光,没有一点绿植相伴那将是怎样荒凉的世界,更别说这里常年摆脱不掉酷热,热带植物远远比人类更能适应这里的环境。
相同的世界,相同的时节,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区,状如圆球一样巨大的球体生生不息孕育着一个特殊的巨大群体——人类。在这个共同的家园里并非因为自己是相同的物类而变得和谐。犹如奇幻妙曼的景色,探究不尽神奇的秘密一样难以揣测人类下一秒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局。因此最值得珍惜的不是时间,而是和平。时间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以等量的方式平均分配,和平却不得人人都能享有的权利。
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总让傅铭宇对这里难以生成好感。按说他是最怕冷的,每到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工程可干,傅铭宇总是把自己关在家里看书,各种各样的书,中国的,外国的,建筑的,文学的,法律的,医学的,林林种种。又到海连湾一出家门就得裹紧棉袄的时候,这里却热得要死,行驶的车窗哪怕露出一点小缝,热浪挤着钻进来。这里开车如果不打开空调,体质再好的人也难以承受气候带来的高温和发动机运转时产生温度的合伙攻击。
傅铭宇打开车载音响,第一个跳出的是,《说句心里话》的乐曲。不错,都是和平给人带来的幸福,哪怕是思念也是幸福的插曲。
事实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工作的繁忙并没有使傅铭宇减少对家人的思念,相反,工作越是烦劳越是强加了他对家人的思念。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想家,想家里的妈妈,想家里的她,还有亲爱的孩子。这种带有使命的工作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有人说想家是中国人最没出息的表现,当他听到这个有些诋毁又有些试图激发心志说法的时候,心里总是有一股愤愤的情绪似乎要爆发出来。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