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给百学的甜枣(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对一直坐在马上的李信做了个介绍的手势,继续道:“这位就是陇西侯,也是九原的郡守。

    给你们重新登了照身贴可是要加盖郡守印的,而且入营与学宫的腰牌也会一并发给你们。”

    顿了顿,黄品放下手臂,目光在兵家的众人身上扫了扫,嘴角一勾笑着打趣道:“若是你们不愿,那就麻烦让一让,或是回到先前的位置。

    我好对其他几家进行安排。”

    “愿,兵家愿听安排!”

    兵家的学首听了黄品的打趣,一点也不觉得好笑,反而紧张的不行。

    先是应了一句,挥手让弟子快些排好队,转过身对黄品与李信分别躬身行了一礼,“兵家陈中,代兵者谢过安登君与陇西侯许传学之恩。

    今后兵者学宫中必不惜力,战阵上也必不惜命。”

    “你谢错人了,该谢的是陛下。”

    家传的领兵将领与兵家多少要有所交流,李信与陈中其实算得上是旧识。

    之所以一直没开口,就是因为有这层关系不好开口。

    既然兵家接手了安排,也对这个安排很满意,李信自然不能再装高冷。

    下马将陈中拉起,李信笑吟吟的继续道:“兵学宫不设忌酒之位,由陛下直接所统。

    九原兵学宫的诸生,都将是天子门生。

    你在学宫中为师,那真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李信的这几句话,犹如一块大石砸进一个池塘,荡起了层层的涟漪。

    不但兵家的人又又一次陷入惊愕,就连后边其他几家耳尖的人,也是呆若木鸡的样子。

    各家搞小动作,还不是为了将学说传扬下去。

    而能跟始皇帝有了牵扯,这是有了最大的靠山。

    更何况他们学说的最终目的虽然与儒家一样是为了国强民安,但入手的方向可不同。

    他们不在意国制是分封还是郡县,只要学派能够得以传承不会消亡,能够学以致用就可以。

    只不过是自一统后,没处再给他们施展学说之地,才会对朝堂上的一些决策有所诟病。

    至于入学宫后,学说还会不会是自家的也更不必担心,当年稷下学宫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耳尖的那些陷入惊愕中的学士与弟子回过神,满脸兴奋地将兵家入学宫之事传给后边未听到的。

    只是几个呼吸过后,各家便陷入了沸腾之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