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享年71岁的朱元璋(1/2)
“公元1392年,1392年……”
那这么算的话还剩十年,只剩十年,他的标儿只剩下十年的时间……
朱元璋踉跄的后退一步,幸亏被后面的朱标及时扶住。
“父皇,你没事吧?”
朱标脸上带着慌乱,他现在可顾不得自己还剩十年的功夫就要死了,扶住朱元璋的朱标能感觉得到,他向来高大威武的父亲此时浑身都在颤栗。
心中一时之间极为复杂。
“父皇你别急,儿子这不是没事嘛!”
朱标已经安慰着惊恐慌乱的朱元璋,别到时候自己还没事儿,他家爹就出现了什么好歹,那可真是自己的罪过。
至于他自己,不是还有十年的时间嘛,在这期间他自然会好生保养。
如果十年后自己还是逃不过既定的命运,那也只能说是天意如此了!
“标儿,你放心,爹绝对不会让你这么早就,就……”
朱元璋哽咽着,却始终无法说出那个“死”字。
只要一想到他的太子,他的儿子,他和妹子的第一个儿子还剩十年的时间他就觉得这世界都灰暗了。
这个时候什么安抚朝臣通通都不如一个朱标太子来的重要。
“难怪,难怪后来朕会变成那样!”
如果是这样的话朱元璋也能理解自己为什么在晚年会变成那样了!
相依为命的皇后死了,期盼有加的太子也死了,最后竟只剩下他一个孤家寡人和那所谓的皇太孙相依为命。
允炆那孩子他知道,现在还只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屁孩儿,可为什么会是允炆?
这是朱元璋和朱标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
可不是还有雄英吗?
天幕为什么没有提到雄英?
就算朱标这个大明王朝的太子死了,不是还有朱雄英这个嫡长子在吗?
既嫡既长,朱雄英他才应该是正宗的皇太孙才是,就算没有雄英的话也有允熥。
父子两个面面相觑,只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怀疑。
倒也不是怀疑什么,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最后会越过雄英这个东宫嫡长子去册封朱允炆为皇太孙。
这里面如果没有什么隐情的话绝对说不通的。
朱元璋和马皇后向来疼爱朱雄英这个孙子,他自认为就算是自己再老糊涂也不可能越过这个喜爱的孙儿去立一个庶子为皇太孙的。
这里面如果没有什么蹊跷他们绝不会相信。
向来多疑的朱元璋多疑的心理立马警惕起来。
“你说,朕到底要在怎样的情况下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朱元璋的心中已经隐隐有了怀疑,只是想要确认一番而已。
“父皇,只有一种情况父皇才会做下那种决定!”
排除所有的可能之外,唯有在自己和雄英都不在的情况下,父皇才会立他庶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如果是这样的话也难怪父皇最终会杀尽满朝文武大臣。
他的太子妃是常氏,是常遇春的女儿,背后势力何其庞大,若朱允炆这个皇太孙要顺利登基这群开国老臣就是朱允炆的障碍。
这样的障碍只有朱允炆这个和他们毫无关系的登基才会是障碍,换做是自己不可能,与这些大臣们沾亲带故的嫡长子朱雄英也不可能。
难怪,难怪如此……
朱标摇头苦笑。
这一环环下来可不就对上了吗!
还有老四那个皮猴子,恐怕不会发动这场所谓的靖难之役也是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原因的吧!
“查,给朕查个底朝天……”
朱元璋愤怒的声音响彻大殿……
……
“娘娘,没事的,没事的……”
几个宫人围住马皇后慌乱至极。
天呐,皇后娘娘可不能再出事情了,要是现在出事情他们的九族都得去陪皇后娘娘。
马皇后瘫软的任由宫女扶着,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为什么会这样,他们一家人为什么会这样?
……
“哼,当初那场靖难之役该怪朕吗,若不是朱允文那小儿逼的太过分,朕又岂会背上反叛的骂名。”
朱棣看着天幕,气急败坏。
朱允炆那个小儿……
他们父皇刚死就敢逼迫他们这些叔叔削藩,真以为自己是当初的汉武帝呀,没汉武帝那本事也就算了,连最基本的孝道都没有。
即便是如今父皇来他也不惧,若不是被逼到没有退路可言他又何至于此,难道要他像他的几个兄弟那样被朱允炆逼死都不反抗吗。
不可能……
说实话,朱棣心中就是不服。
但凡当初是他大哥或者是雄英的话,他也不至于如此。
可朱允炆算什么东西,一个庶子而已,在父皇面前装的好,实际上就是一个毫无能力的草包,他朱棣岂会服这样的
那这么算的话还剩十年,只剩十年,他的标儿只剩下十年的时间……
朱元璋踉跄的后退一步,幸亏被后面的朱标及时扶住。
“父皇,你没事吧?”
朱标脸上带着慌乱,他现在可顾不得自己还剩十年的功夫就要死了,扶住朱元璋的朱标能感觉得到,他向来高大威武的父亲此时浑身都在颤栗。
心中一时之间极为复杂。
“父皇你别急,儿子这不是没事嘛!”
朱标已经安慰着惊恐慌乱的朱元璋,别到时候自己还没事儿,他家爹就出现了什么好歹,那可真是自己的罪过。
至于他自己,不是还有十年的时间嘛,在这期间他自然会好生保养。
如果十年后自己还是逃不过既定的命运,那也只能说是天意如此了!
“标儿,你放心,爹绝对不会让你这么早就,就……”
朱元璋哽咽着,却始终无法说出那个“死”字。
只要一想到他的太子,他的儿子,他和妹子的第一个儿子还剩十年的时间他就觉得这世界都灰暗了。
这个时候什么安抚朝臣通通都不如一个朱标太子来的重要。
“难怪,难怪后来朕会变成那样!”
如果是这样的话朱元璋也能理解自己为什么在晚年会变成那样了!
相依为命的皇后死了,期盼有加的太子也死了,最后竟只剩下他一个孤家寡人和那所谓的皇太孙相依为命。
允炆那孩子他知道,现在还只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屁孩儿,可为什么会是允炆?
这是朱元璋和朱标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
可不是还有雄英吗?
天幕为什么没有提到雄英?
就算朱标这个大明王朝的太子死了,不是还有朱雄英这个嫡长子在吗?
既嫡既长,朱雄英他才应该是正宗的皇太孙才是,就算没有雄英的话也有允熥。
父子两个面面相觑,只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怀疑。
倒也不是怀疑什么,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最后会越过雄英这个东宫嫡长子去册封朱允炆为皇太孙。
这里面如果没有什么隐情的话绝对说不通的。
朱元璋和马皇后向来疼爱朱雄英这个孙子,他自认为就算是自己再老糊涂也不可能越过这个喜爱的孙儿去立一个庶子为皇太孙的。
这里面如果没有什么蹊跷他们绝不会相信。
向来多疑的朱元璋多疑的心理立马警惕起来。
“你说,朕到底要在怎样的情况下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朱元璋的心中已经隐隐有了怀疑,只是想要确认一番而已。
“父皇,只有一种情况父皇才会做下那种决定!”
排除所有的可能之外,唯有在自己和雄英都不在的情况下,父皇才会立他庶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如果是这样的话也难怪父皇最终会杀尽满朝文武大臣。
他的太子妃是常氏,是常遇春的女儿,背后势力何其庞大,若朱允炆这个皇太孙要顺利登基这群开国老臣就是朱允炆的障碍。
这样的障碍只有朱允炆这个和他们毫无关系的登基才会是障碍,换做是自己不可能,与这些大臣们沾亲带故的嫡长子朱雄英也不可能。
难怪,难怪如此……
朱标摇头苦笑。
这一环环下来可不就对上了吗!
还有老四那个皮猴子,恐怕不会发动这场所谓的靖难之役也是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原因的吧!
“查,给朕查个底朝天……”
朱元璋愤怒的声音响彻大殿……
……
“娘娘,没事的,没事的……”
几个宫人围住马皇后慌乱至极。
天呐,皇后娘娘可不能再出事情了,要是现在出事情他们的九族都得去陪皇后娘娘。
马皇后瘫软的任由宫女扶着,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为什么会这样,他们一家人为什么会这样?
……
“哼,当初那场靖难之役该怪朕吗,若不是朱允文那小儿逼的太过分,朕又岂会背上反叛的骂名。”
朱棣看着天幕,气急败坏。
朱允炆那个小儿……
他们父皇刚死就敢逼迫他们这些叔叔削藩,真以为自己是当初的汉武帝呀,没汉武帝那本事也就算了,连最基本的孝道都没有。
即便是如今父皇来他也不惧,若不是被逼到没有退路可言他又何至于此,难道要他像他的几个兄弟那样被朱允炆逼死都不反抗吗。
不可能……
说实话,朱棣心中就是不服。
但凡当初是他大哥或者是雄英的话,他也不至于如此。
可朱允炆算什么东西,一个庶子而已,在父皇面前装的好,实际上就是一个毫无能力的草包,他朱棣岂会服这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