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苏轼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要做的就是平衡。

    让文臣武将平衡。

    唯有这样朝堂的平衡才不会被打破。

    那些权力才会牢牢的掌控在帝王的手中,像宋朝这样的制度李世民是不敢苟同的。

    明显这些皇帝就是站在文人的一方,甚至帮着这些文人打压武将。

    这样的举措只会让朝堂失衡,甚至最后所有的权力都掌控在那群文人之中。

    这样的人李世民很是看不上。

    不杀士大夫,恐怕这条指令只会给那群士大夫们肆无忌惮的底气。

    如果那群人做奸犯科贪污受贿呢,如果那群人叛国呢,如果那群人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现在不只是后世人提起宋朝陆其不振,他想到这个朝代也有些怒其不争。

    明明文化底蕴,经济这些都站在世界的前列,偏偏对于外敌却软弱无能,把文人的那种姿态学了个十乘十,一点儿都没有作为皇帝的主见。

    李世民觉得要是自己是这个宋朝的君王的话,什么契丹,什么西夏,金人,通通都只能是他的属臣。

    一群关外蛮夷也敢猖狂。

    【因为此事,苏轼开始对仕途心灰意冷,从此以后随遇而安。

    黄州成了苏轼人生的终点,也是苏东坡人生的起点。

    他在城东的一面山坡上租了一块地,靠种地补贴家用,并自号东坡居士。

    就在这一时期,苏轼写出了他一生中最了不起的作品,《卜算子》,《念奴娇》,《定风波》,《赤壁赋》。

    其中“大江东去浪淘尽,一蓑烟雨任平生”等名句千古流传。

    苏轼的后半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都能以“我心安处是吾乡”的乐观心态去重新审视生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