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变身肾虚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顾晓梅的家里人都没想瞒着人。

    这可实打实是祖坟冒青烟啊!

    要不是这年头不让这么搞封建迷信,也不让大张旗鼓祭拜祖先了,顾晓梅的爷奶爸妈非得买上一堆纸钱和元宝去上坟烧给祖先不行。

    但就算是没有去祭拜祖先,顾晓梅的家里人也没多低调。

    那三块钱刚到手还没多久,就被顾晓梅的爸妈去供销社拿去买了好几斤散装的水果糖。

    长桥大队几乎人人都分到了几颗,甚至连从供销社回来的路上遇到的别的生产队的人,都被顾晓梅的爸妈塞了几颗,顺便科普了一番顾晓梅写文章挣了稿费的事情。

    之前写了几篇文章投稿没有通过的其他人,尤其是知青,简直就像是看到了另一种希望,说更极端一点,那完全就是人生的另一种活法。

    他们是知青,没有政策就没有办法回城。

    在生产队跟本地人拼种地本事,他们就是熬死了自己也拼不过,挣的工分也勉强只够自己一年吃用的。

    家具厂开起来后,他们算着年底的分红是比以前多了,但相比较村里人,他们这些几乎以前都没接触过木工活的知青想靠着技术,进厂的可能性就太低太低了。

    算是又断了他们挣钱的一条路。

    之前姜琴能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的确是鼓励了一部分知青重新拿起了纸笔。

    但首先是大部分知青都折在了起步阶段,就是他们几年不碰写作了,写作基础甚至还不如村里那些刚从小学或者是初中毕业的村里年轻人。

    更何况,即便是放在几年前,他们还没有插队下乡的时候,也不是人人都有拿起笔就能写文章的能力,下乡几年后,手指关节粗大了,手脚长老见了,但文笔该不好依然还是不好。

    最后,就算是有少数那么几个人,写出来了文章,也的确成功刊登了。

    但算算为了写一篇文章要花费的时间精力,包括浪费的信纸和墨水。

    以及投稿审核不通过就“血本无归”。

    就算是审核通过也只能得到一份荣誉,并没有任何实质性好处的现状。

    除非是对写作有无比热情和信仰的人,否则还真不太可能坚持下来。

    然而现在可不一样了。

    发表文章竟然能挣钱!!

    哪怕现在稿费的标准并不清晰,但之前就成功发表过文章的几个知青还是看到了希望,很快重新拿起了笔。

    顾晓梅家的变化更大。

    如果说之前顾晓梅写文章只是能给自己和顾家带来些许好名声,那这三块钱稿费就是直接把顾晓梅在顾家的地位都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以前顾晓梅的妈妈和奶奶总念叨着要趁着她最近名声好,努力给她说个公社的好人家,她爷爷和爸爸也乐见其成。

    现在可不一样了。

    就算是县里的媒婆上门来,她家里人都只有一个说法——晓梅年纪还小,我们心疼她,还要多留她几年。

    真心疼估计也有一点,毕竟顾晓梅到现在也才刚十六。

    但顾晓梅能挣钱,绝对是占了一大部分原因。

    用村里人的话说,这么一个摇钱树,谁家不自己好好养着,非得拱手送给别人家,那不纯纯脑子有病么!

    现在大家私底下都说长桥大队的风水好。

    要不怎么人家就能搞出来一个家具厂,还搞得如火如荼的。

    怎么人家队里就能出一个能当公安的顾大头?

    怎么人家队里就能出一个能写文章挣钱的顾晓梅?

    谁也不会觉得是自己没有本事,自己不够勤快,自己脑子不够灵活才挣不到钱的。

    那就只能是风水了。

    本来因为家具厂,长桥大队的年轻男女就已经不缺媒婆上门了,现在更是不得了。

    连因为只有一个闺女,一心要找人入赘,偏偏眼光还高,要求不低,所以闺女在家留到了二十都没找到对象的刘寡妇家上门的媒婆都多了不少,给介绍的还真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家。

    村里当然不是人人都乐得见顾晓梅这么出风头。

    就是平时性格再好的人,也会有人看不惯呢。

    更何况顾晓梅家爷奶本来也不是多省油的灯,得罪的人也不老少。

    就有人暗暗骂了一句臭老九,心思一歪跑去县里的革委会举报去了。

    但结果想也知道。

    日报报社既然能把这钱发出来,就说明上头人都是知道的。

    毕竟这是日报,又不是什么个人报刊,这年头也不可能有什么私人报刊。

    革委会的工作本来就细碎且忙碌。

    有些事情只有机关单位上层的人才能觉察到。

    他们能察觉到工作和以前的细微差别,以前有多冒头,现在就有多低调。

    也得亏是这样。

    要不然那个来举报的人恐怕都还没把顾晓梅都斗下去,自己就先倒霉了。

    现在只是被干出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