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假千金她风华绝代(3)(4/5)
至于哪个女儿,又有谁来规定呢。
薛文正抚了抚头,只觉得有些心力交瘁,他只敷衍道。
“卿卿会为薛家谋来富贵,此事,十多年前,我就与你说了,夫人,至于婉儿……”
薛文正顿了顿,在陈氏期待的目光中又说道。
“明日就是江裕安的生辰,你去书房的案桌上取来卿卿的札记,交给婉儿,上面都是江裕安的喜好,若婉儿是聪明的孩子,会知道该怎么做。”
薛令卿喜欢写札记一事,只有薛文正知道,札记中记录了和江裕安有关的一切,他的喜好,还有他不喜之事。
只要有了这本札记,国公府的婚事定能落到令婉的手中,薛文正心中的算盘打的很好。
两家的婚事是十年前订下的,那时还是县令的薛文正自然高攀不上江家。
一切的契机还要从薛令卿救了江家夫人开始说起,江夫人被人追杀,是年幼的薛令卿巧使妙计让江夫人逃过一劫。
江夫人回到国公府后,命人送来谢礼,更是在朝堂上,对薛文正多有提点,而江夫人甚是喜欢薛令卿。
于是,与薛家父母商量,定下了两家的亲事。
只是,江裕安心比天高,看不上小门小户的薛家,从小到大都对薛令卿多加为难。
陈氏心中一喜,果真是老爷考虑的周到,她连忙去了一趟书房,将札记找到了,随后立刻送去了薛令婉的房中。
陈氏交代了薛令婉一番,原本觉得繁琐的薛令婉这会倒是没有拒绝。
她沉声说道,“母亲放心,我会好好记住江家哥哥的喜好,不会让咱们薛家丢脸。”
陈氏没开玩笑的抚了抚薛令婉的脸颊,“你只需记得莫要和卿卿发生过节,你想要的,母亲都会满足你。”
薛令卿是薛家用来挡灾的物件儿一般的存在,陈氏做事向来公私分明,这会语气郑重的提醒。
只是,薛令婉虽得到了札记,心里却十分的不悦,薛令卿只是冒牌的而已,她会让爹娘知道自己的本事的。
自时卿离开薛府后,陈氏已经请来了族人,将时卿从族谱上划去,同时换上了薛令婉的名字。
*
时卿知道消息的时候,正在青龙寺陪老太太誊写佛经,她的字迹清秀,有时又苍穹有力,是长安城贵女的典范。
老太太倒是感慨,这薛家唯有令卿有自己当年的风范,哪怕是薛文正也是万万不及,毕竟,薛文正非她的亲儿子。
初来青龙寺,老太太心疼她孤身一人,于是留了时卿在身边,薛老太太虽然性子倔强,只是对时卿很是疼爱。
她担心时卿吃不惯青龙寺的斋饭,于是,派人去长安城最大的酒楼醉香楼,给时卿准备可口的佳肴。
“令卿,你来青龙寺这么久了,每日心事重重,若你心中有事,为何不同祖母说实话?你来我这儿,莫不是躲懒?”
安姑姑连忙从禅房退出去,将空间留给祖孙二人。
时卿微愣,老太太果真是眼神如炬,这些事竟然都知晓。
她依偎在老太太的身边,语调轻快的撒娇,“孙女只是想祖母罢了。”
老太太冷哼一声,“府中的事,安姑姑已经告诉我了,府中来了新人,让你爹娘好生安置就好,祖母永远都是你的靠山,快尝尝这道鸡汤竹笋,是你过去最喜欢吃的菜了。”
鸡汤竹笋味道十分的鲜美,时卿尝了两口,甚是满意。
时卿叹气,“我虽不知妹妹为何对我如此大敌意,只是爹娘疼我一场,总不好让她们为难,我离开后,但愿妹妹与爹娘能享受天伦之乐,孙女有祖母就好了。”
三言两语,老太太知道了薛令卿的处境,如今只剩下心疼了。
老太太看着眼前容色清丽的少女,她笑的灿烂,可眸中一闪而过的难过,让老太太心中有些心疼。
这对夫妇当年抱错孩子便罢了,将孩子交给她教养了数年。
如今亲女儿回来,一并养着就是,定是陈氏刻薄她的卿卿。
“好孩子,祖母在长安城还有几处宅子,若你不愿意回家,以后去祖母的别院住也是极好,算算时间,你谢家表哥该回京了。”
薛老夫人出自谢氏名门,忠良之后,如今尚在长安城有几分名望。
薛氏夫妇总想借着老夫人的名头去攀附谢家,却没人搭理。
而老太太也不愿意牵线搭桥,正是如此,薛文正对老太太是有几分怒气的。
原剧情中,若非老太太离世的早,薛家也不会牺牲薛令卿去做侧妃,毁了她半生。
安姑姑忽的敲门,语气有些急促,“老太太,不好了,国公府的人在青龙寺外求见,说是要见大小姐。”
薛老夫人疑惑,她笑呵呵的看了一眼时卿,感慨道。
“莫不是江家的臭小子回京,来见咱们卿卿了?倒是有心思。”
时卿知道了剧情,江家的人最是重利,这会叨扰老夫人,许是来退婚的。
“祖母,前两
薛文正抚了抚头,只觉得有些心力交瘁,他只敷衍道。
“卿卿会为薛家谋来富贵,此事,十多年前,我就与你说了,夫人,至于婉儿……”
薛文正顿了顿,在陈氏期待的目光中又说道。
“明日就是江裕安的生辰,你去书房的案桌上取来卿卿的札记,交给婉儿,上面都是江裕安的喜好,若婉儿是聪明的孩子,会知道该怎么做。”
薛令卿喜欢写札记一事,只有薛文正知道,札记中记录了和江裕安有关的一切,他的喜好,还有他不喜之事。
只要有了这本札记,国公府的婚事定能落到令婉的手中,薛文正心中的算盘打的很好。
两家的婚事是十年前订下的,那时还是县令的薛文正自然高攀不上江家。
一切的契机还要从薛令卿救了江家夫人开始说起,江夫人被人追杀,是年幼的薛令卿巧使妙计让江夫人逃过一劫。
江夫人回到国公府后,命人送来谢礼,更是在朝堂上,对薛文正多有提点,而江夫人甚是喜欢薛令卿。
于是,与薛家父母商量,定下了两家的亲事。
只是,江裕安心比天高,看不上小门小户的薛家,从小到大都对薛令卿多加为难。
陈氏心中一喜,果真是老爷考虑的周到,她连忙去了一趟书房,将札记找到了,随后立刻送去了薛令婉的房中。
陈氏交代了薛令婉一番,原本觉得繁琐的薛令婉这会倒是没有拒绝。
她沉声说道,“母亲放心,我会好好记住江家哥哥的喜好,不会让咱们薛家丢脸。”
陈氏没开玩笑的抚了抚薛令婉的脸颊,“你只需记得莫要和卿卿发生过节,你想要的,母亲都会满足你。”
薛令卿是薛家用来挡灾的物件儿一般的存在,陈氏做事向来公私分明,这会语气郑重的提醒。
只是,薛令婉虽得到了札记,心里却十分的不悦,薛令卿只是冒牌的而已,她会让爹娘知道自己的本事的。
自时卿离开薛府后,陈氏已经请来了族人,将时卿从族谱上划去,同时换上了薛令婉的名字。
*
时卿知道消息的时候,正在青龙寺陪老太太誊写佛经,她的字迹清秀,有时又苍穹有力,是长安城贵女的典范。
老太太倒是感慨,这薛家唯有令卿有自己当年的风范,哪怕是薛文正也是万万不及,毕竟,薛文正非她的亲儿子。
初来青龙寺,老太太心疼她孤身一人,于是留了时卿在身边,薛老太太虽然性子倔强,只是对时卿很是疼爱。
她担心时卿吃不惯青龙寺的斋饭,于是,派人去长安城最大的酒楼醉香楼,给时卿准备可口的佳肴。
“令卿,你来青龙寺这么久了,每日心事重重,若你心中有事,为何不同祖母说实话?你来我这儿,莫不是躲懒?”
安姑姑连忙从禅房退出去,将空间留给祖孙二人。
时卿微愣,老太太果真是眼神如炬,这些事竟然都知晓。
她依偎在老太太的身边,语调轻快的撒娇,“孙女只是想祖母罢了。”
老太太冷哼一声,“府中的事,安姑姑已经告诉我了,府中来了新人,让你爹娘好生安置就好,祖母永远都是你的靠山,快尝尝这道鸡汤竹笋,是你过去最喜欢吃的菜了。”
鸡汤竹笋味道十分的鲜美,时卿尝了两口,甚是满意。
时卿叹气,“我虽不知妹妹为何对我如此大敌意,只是爹娘疼我一场,总不好让她们为难,我离开后,但愿妹妹与爹娘能享受天伦之乐,孙女有祖母就好了。”
三言两语,老太太知道了薛令卿的处境,如今只剩下心疼了。
老太太看着眼前容色清丽的少女,她笑的灿烂,可眸中一闪而过的难过,让老太太心中有些心疼。
这对夫妇当年抱错孩子便罢了,将孩子交给她教养了数年。
如今亲女儿回来,一并养着就是,定是陈氏刻薄她的卿卿。
“好孩子,祖母在长安城还有几处宅子,若你不愿意回家,以后去祖母的别院住也是极好,算算时间,你谢家表哥该回京了。”
薛老夫人出自谢氏名门,忠良之后,如今尚在长安城有几分名望。
薛氏夫妇总想借着老夫人的名头去攀附谢家,却没人搭理。
而老太太也不愿意牵线搭桥,正是如此,薛文正对老太太是有几分怒气的。
原剧情中,若非老太太离世的早,薛家也不会牺牲薛令卿去做侧妃,毁了她半生。
安姑姑忽的敲门,语气有些急促,“老太太,不好了,国公府的人在青龙寺外求见,说是要见大小姐。”
薛老夫人疑惑,她笑呵呵的看了一眼时卿,感慨道。
“莫不是江家的臭小子回京,来见咱们卿卿了?倒是有心思。”
时卿知道了剧情,江家的人最是重利,这会叨扰老夫人,许是来退婚的。
“祖母,前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