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金军有惊无险渡黄河,吴韵勃然大怒追金兵(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邦彦虽然不舍得这笔钱,但是一旦没有权利,他的家财能保得住?因此,他只能答应。

    赵桓见他答应了,心想:朕怎么没早点想到这个办法呢?

    于是下令:五品以上官员按品级出钱。宰相每人一百万贯,太尉每人八十万贯,依次类推,到从四品大员每人三十万贯。不交钱的一撸到底。

    此令一出,底下众人欢呼:“官家万岁!官家万岁!”

    那些陪驾的大官一个个的跟死了爹娘一样,脸色灰白。

    几天后,这些家伙不情不愿地将钱送到皇宫。

    望着小山一样的钱财,赵桓惊呆了。

    他令人统计后,一共是两千多万贯。

    哎呀!赵桓高兴地原地蹦起来。

    他立刻将一千五百万贯送往金营,连岁币都提前交了,这下金人可以快点滚蛋了吧。

    剩下五百万贯他自己笑纳了。

    再剩下的几十万贯零头当作禁军阵亡将士的抚恤金。

    至于西军?

    他表示:你们一场胜战也没有打,还想要钱?没门!

    分配好这些钱财,他立刻叫停抗金税的收取。

    这下,骚乱的开封府终于安静下来。

    已经破家的百姓只能默默地舔舐伤口,同时心中充满了对大宋朝廷的恨意。

    看到赵桓的旨意,吴韵惊叹:这小子可以啊,错有错招。

    不过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贪官以后肯定会更加变本加厉地搜刮百姓。

    然而接下来赵桓的做法让他感到愤怒了。

    仿佛汉灵帝上身一般,赵桓要求这次投敌的官员以钱财赎罪可以既往不咎。

    沃特法克!出轨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你让这些投敌的官员交点钱就完事了?下次金军再来,他们会不会投敌?

    赵桓的这一纸诏书引起轩然大波。

    本来以为金军走后要被朝廷秋后算账,都打算跑到金国地盘上的一众大贪小贪们立刻欢欣鼓舞,上书拍赵桓的马屁:官家圣明啊,咱们那是不得已投降的,咱们不都是为了保全百姓。要知道金军杀人如麻,抵抗的话会被屠城的啊。

    好吧,他们的说辞有一定的道理。可是那些逃跑的怎么说?

    他们是这样说的:咱们那不叫逃跑,而是保住命继续为朝廷效力的啊。而且,咱们一跑,士兵就不会抵抗的了。金军入城就不会搞大屠杀的了。咱们是有功的啊。

    吴韵一拍桌子,怒道:“荒谬!”

    他马上召集杀手堂的高层,召开了一个会议,发布了除奸令。

    对象就是这次投敌和逃跑的官员。

    一时间整个北地的官员都惶恐不安,纷纷上折子参林燕云,说他滥杀无辜,蓄谋造反。

    本来都准备停止逃跑的刘豫这下连家眷和子女都不要了,立刻带着几个心腹逃亡燕山府。他不知道的是,他前脚刚走,后脚就有数批刺客光顾他家了。因为刘豫投降罪大恶极,是除奸令上的第一个,头版头条的那种。除奸盟给出的赏钱是一万贯。也就是说杀手堂的刺客们,谁要是拿到刘豫的人头,这一万贯就是他的了。

    刘豫的逃跑带动了一大批投降和逃跑的文官,纷纷逃亡燕山府。而一些地主和富商觉得自己也投降了,又害怕梁山军打过来,也都携家带口地逃往燕山府。

    整个北地一时间大乱。

    赵桓听到这个消息大怒,朕好不容易将北面的局势稳住,你林燕云几个意思?于是下旨意让他停止行动。

    吴韵才不鸟他,依然我行我素。

    而奇怪的是,他的命令没有收到乐园的警告。

    他猜测只要不是亲自参与行动,就不会被认定为故意改变历史。

    无奈的皇帝赵桓赶紧派人联系自己的妹子,告诉她一定要讨林燕云的欢心,咱皇帝的位置能不能坐稳就看你了。

    时间过得很快,宣和七年就在这种诡异而荒谬的氛围中度过了。

    靖康元年,一月初三,金军收到战争赔款和岁币后就拔营回家了。

    而收到吴韵飞鸽传书的宗泽,并没有按照他的建议敲碎黄河冰面。

    不是他不想这样做,而是宋徽宗不让这样做。

    宋徽宗的理由很简单:把老虎关在笼子里,它会伤人。还是让它回到森林里去吧。他怕这样做,金军一怒之下攻下相州。

    眼看还有不到半个月,黄河的冰就要融化了。赵桓却非常高效地把钱凑齐,给人家送过去。吴韵无语。这特么的一个脑残皇帝加一帮子脑残大臣,生生的将最后一次重创金军的机会给放跑了。

    而自负聪明绝顶的许贯中感叹:咱的计谋竟然被一个傻子给破了。

    这帮傻子不仅傻而且怂。他们先是拒绝了种师道半渡而击的策略,然后还派遣禁军一路护送金军过河。真特么是千古奇观!

    收到消息的吴韵立刻起兵拦截金军,心中暗道:绝对不能让这帮侵略者这样轻轻松松地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