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信佛之后,进攻性会迅速变得衰弱。

    “诸位可有异议?大胆直言。”朱翊钧看向了朝士,他就是突然萌生了这么个想法,不确定这么做是好是坏。

    俺答汗之所以信佛而不是信长生天,是因为他背叛了草原,成为了大明的王,信仰长生天不能给他带来凝聚力和向心力,所以俺答汗选择了信佛,这就是现实的政治需要。

    朱翊钧不确信此举是好是坏,毕竟送了僧侣过去,一定会增加俺答汗的凝聚力,适得其反,反而不妙。

    谭纶思考了片刻,看向了戚继光说道:“戚帅,某以为这游僧无碍,戚帅以为呢?”

    “陛下,臣也如此以为,游僧不是坐僧。”戚继光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给了陛下参考意见。

    游僧大多数都是不尊清规戒律被赶出来的,云游僧侣皆有投靠,名山大寺必然礼遇,这些个游僧撒到了草原上,俺答汗觉得有的忙了。

    谭纶和戚继光长期在东南平倭,相比较北方,南方的信徒更多一些,谭纶和戚继光接触过这些个游僧,都是些奸人,他们对统治提供不了任何的益处,只有危害。

    流僧?流寇而已。

    俺答汗要信佛的旗号已经打出来了,不能出尔反尔,大明把这些游僧送到塞外,任由其自生自灭就可以了。

    比较有趣的是这个妖僧是东厂和缇骑们一起发现的,是东厂的番子去西山寺庙上香的时候,听庙里的高僧们举报检举,而后缇骑们走访调查抓获,还不是那些头上青青草原的乡贤缙绅们告发的。

    乡贤缙绅们既然去求子,大约也是清楚自己的问题,而不愿意闹得人尽皆知。

    高僧的举报起始动机,非常有趣,在未酿成大祸之前,赶紧把这个妖僧处置了,要是妖僧真的在京畿弄出了民乱来,大明皇帝的威罚下来,他们这些庙里的坐僧也会被殃及池鱼。

    真真正正的死道友不死贫道。

    “陛下圣明。”张居正写好了浮票呈送御前,张居正在这件事里,突出一个不粘锅。

    事情不是他捅咕到文华殿的,是内番和缇骑查案,决策上他不想杀人,结果海瑞和王崇古配合起来要杀人,而对流僧的处置,则是旨出圣上,主意是皇帝出的,钉棺材钉的是谭纶和戚继光。

    整个针对佛家的进一步整治工作,张居正并没有任何的责任,李太后埋怨也埋怨不到他张居正的头上。

    “天津右卫,军兵张荣等十余人,聚众立炉,私铸铜钱,按察发觉,刑部责令该卫掌印巡捕官拟罪处置。”刑部尚书王崇古拿出了一本奏疏来。

    禁止私铸,这是大明铸钱以来,定下的一个国策,但是一直没有执行下去。

    万历六年元月(283章),张学颜入朝为户部尚书,就曾经提议过私铸者斩,朱翊钧当时就晓谕豪户,不得私铸,随着大明官铸的规模提升,皇帝真的会杀人。

    方向上已经有了禁止民间私铸铜钱的政令,但是并没有执行,这是因为执行不下去,当下大明官铸,实在是无法满足大明的需求,只能这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张居正拿着奏疏,看了半天,说道:“铸的只是铁钱,一年不过两百贯。”

    铜钱里没有一点铜,全都是铁,卫军搞不到铜来,连大明朝廷搞铜都要仰赖西南滇铜和吕宋铜矿,卫军自然搞不到了。

    “这私铸奸徒,聚众贩易,各地方设有巡捕及巡检司官,乃全置之不问,如何独责卫所等官?西城白磨坊有私铸炉十余座,日夜黑烟,人言皆知其私铸铜钱,大司寇是不是有些厚此薄彼了?”张居正放下了奏疏看向了王崇古语气不善,拿卫军开刀几个意思?

    大明京堂就有私铸钱坊十余座,这些钱坊王崇古不查,跑到天津卫查卫军,这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

    王崇古也是毫不含糊,立刻说道:“西城白磨坊的私炉都是武清伯李伟的炉子。”

    武清伯李伟,李太后亲爹。

    张居正愣神,而后嘴角抽动了下,这事儿比较难办了,这李伟真的是哪里都有他,上一次已经被太后训斥过了,朝堂已经有了政令禁止民间私铸,可是这李伟贪图小利,着实是让人头疼不已。

    怪不得王崇古不在京城抓典型,其他的炉主,大抵都是不太好惹的主儿。

    大明这私铸的买卖,大多数都是这皇亲国戚在做,不好办。

    “缇帅。”朱翊钧看着张居正无法处置,便对着赵梦佑直接下令了,查有什么不能查的?

    赵梦佑立刻回答道:“臣在。”

    朱翊钧面色严肃的说道:“去把西城的炉子查封了,若有违抗,就将其武清伯府羁押到天牢关上几天,冷静冷静,还冷静不下来,就把他的爵位给褫夺了。”

    “胡闹!”

    赵梦佑立刻俯首说道:“臣遵旨。”

    缇帅根本没有任何的犹豫,也没有等朝臣们的意见,超品的事儿,都归皇帝亲管,北镇抚司就这么个衙门,只听皇帝的命令,皇帝说一,就绝对没有二。

    “大司寇,天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