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杀人不一定要动刀(2/5)
方永远是蛮荒之地。
汪道昆继续十分肯定的说道:“大明的白银堰塞,让大明的白银陷入了流通障碍,白银在北衙、南衙、松江、宁波、广州形成了实际上的白银堰塞,这是流通的障碍,想要彻底打破白银流通的堰塞,需要就是铜。”
“需要万历通宝。”
申时行继任了松江巡抚之后,和汪道昆依旧保持着书信来往,申时行说,金钱不对穷人开放,是有理由的。
白银集中在大明最繁荣的地方,造成了物价的昂贵,而白银也成为了遮奢户向下朘剥的利器,钱总是流向最不缺钱的地方,这个道理普遍适用。
而白银,一如过去的土地兼并一样,集中在了少数人的手里。
白银流转的通畅程度,影响到了大明从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蜕变,大量流入大明的白银,在少数人手里空转,这种空转,形成了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还在扩大。
想要打破白银堰塞,减少货币对百姓的朘剥,就应该从铜钱下手。
“如果大明朝廷每年可以铸万历通宝五十亿枚,那么堰塞问题就会得到缓解,如果每年可以铸造万历通宝七十亿枚,那么堰塞问题就会得到彻底解决,铜钱还是大明大多数百姓们使用的货币,而不是白银。”汪道昆和户部尚书王国光深入沟通过这个问题。
八十亿枚万历通宝,大明每年需要一亿两千万斤赤铜。
白银的堰塞造成的危害,不亚于天灾中的洪水堰塞,白银在少数人手里的无意义空转,也让大明开海失去了本来的重要意义,白银的流入没有加速大明的商品流转,那白银就等于没有流入。
此时的大明其实也面临了费利佩二世的难题,新世界探索的泼天财富,海贸的厚利,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没有让西班牙脱离宗教的束缚,也没有让一盘散沙的西班牙拧成一股绳,费利佩二世可以通过丝绸来纾困自己的困境,可是大明没有外力可以借助。
汪道昆主要目的就是沟通吕宋铜料诸事,赤铜流入大明的重要性,他侧着身子问道:“智利总督区,真的有那么多的黄铜吗?为何泰西的大帆船抵达大明从来没有携带大量铜料?”
陈成毅低声说道:“泰西的大帆船抵达大明主要是白银、巴西红木染料,这些盈利更高,泰西船队的规模,本身就不是很大,万历元年,不过只有一条三桅夹板舰罢了,现在的五桅过洋船还是大明卖给费利佩和安东尼奥的。”
“原来如此。”汪道昆了然,相比较黄金、白银、红木染料、香料等等高附加值商品,赤铜的盈利就变的有些尴尬了,就连硝石,也不会成为‘泰西朝贡贸易’的货物之一,因为有更高盈利的商品。
随着海上贸易的不断繁荣,这些有一定利润的商品,才会不断涌入大明。
“恭送大司空。”陈成毅再次俯首作揖,拜别了工部尚书,到现在,陈成毅都不知道汪道昆这次来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汪道昆在写一本奏疏,主要内容则是白银的流转,所以他要亲自询问一番,心里才有底,他的政治主张需要大量的赤铜才能实现。
汪道昆已经有了极为清晰的思路,他找到了王国光,和王国光深入沟通之后,和王国光一道,前往了张居正的全楚会馆。
张居正正在养病,这是皇帝朱批的一个月的假期,此时的全楚会馆依旧是守备森严,虽然缇骑已经撤退,但是陛下安排的二百铁林军,依旧在保护着全楚会馆的安全。
汪道昆和王国光一起到了全楚会馆拜访,张居正自然要接待,当听到是国事的时候,张居正略微有些哑然。
“你们要谈的问题,我实在是无法给出清楚的答案,不如大司空写成奏疏,呈送御前。”张居正不是不想处理,而是他现在休息,不便处置。
等这件事讨论的差不多了,张居正假期正好结束。
陈成毅在京师逗留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将金器和礼器拿到手,打造需要时间,而这段时间,京堂最大的风力舆论,不是戚继光在河套的持续推进,对草原诸部的传檄而定,而是王崇古被弹劾。
王崇古为了自保上的《请均田役疏》,将名目繁多的劳役合并到了土地之中征收税赋,将四差银完全并入田役之中,引起了极为广泛的反对,王崇古的这个政治主张的逻辑非常严谨,甚至有嘉靖年间兵部尚书唐龙的实践经验,王崇古的政治主张很难反对,但王崇古这个人非常容易攻讦。
王崇古成了京师笔正们口诛笔伐的对象,街头巷尾都是对他的讨论,很快,大明京堂的科道言官就有了反应,开始了对王崇古的连章弹劾,甚至不需要编织罪名,只需要简单将王崇古干过的事儿罗列一遍即可。
到了这个时候,大明科道言官,这些个儒生们就像是忘记了孔夫子所说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了,倒算了二十年,甚至还把当初的河东盐案,拿出来说事儿。
张四维被族诛,就是代表着翻篇了,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
这个世界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
汪道昆继续十分肯定的说道:“大明的白银堰塞,让大明的白银陷入了流通障碍,白银在北衙、南衙、松江、宁波、广州形成了实际上的白银堰塞,这是流通的障碍,想要彻底打破白银流通的堰塞,需要就是铜。”
“需要万历通宝。”
申时行继任了松江巡抚之后,和汪道昆依旧保持着书信来往,申时行说,金钱不对穷人开放,是有理由的。
白银集中在大明最繁荣的地方,造成了物价的昂贵,而白银也成为了遮奢户向下朘剥的利器,钱总是流向最不缺钱的地方,这个道理普遍适用。
而白银,一如过去的土地兼并一样,集中在了少数人的手里。
白银流转的通畅程度,影响到了大明从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蜕变,大量流入大明的白银,在少数人手里空转,这种空转,形成了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还在扩大。
想要打破白银堰塞,减少货币对百姓的朘剥,就应该从铜钱下手。
“如果大明朝廷每年可以铸万历通宝五十亿枚,那么堰塞问题就会得到缓解,如果每年可以铸造万历通宝七十亿枚,那么堰塞问题就会得到彻底解决,铜钱还是大明大多数百姓们使用的货币,而不是白银。”汪道昆和户部尚书王国光深入沟通过这个问题。
八十亿枚万历通宝,大明每年需要一亿两千万斤赤铜。
白银的堰塞造成的危害,不亚于天灾中的洪水堰塞,白银在少数人手里的无意义空转,也让大明开海失去了本来的重要意义,白银的流入没有加速大明的商品流转,那白银就等于没有流入。
此时的大明其实也面临了费利佩二世的难题,新世界探索的泼天财富,海贸的厚利,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没有让西班牙脱离宗教的束缚,也没有让一盘散沙的西班牙拧成一股绳,费利佩二世可以通过丝绸来纾困自己的困境,可是大明没有外力可以借助。
汪道昆主要目的就是沟通吕宋铜料诸事,赤铜流入大明的重要性,他侧着身子问道:“智利总督区,真的有那么多的黄铜吗?为何泰西的大帆船抵达大明从来没有携带大量铜料?”
陈成毅低声说道:“泰西的大帆船抵达大明主要是白银、巴西红木染料,这些盈利更高,泰西船队的规模,本身就不是很大,万历元年,不过只有一条三桅夹板舰罢了,现在的五桅过洋船还是大明卖给费利佩和安东尼奥的。”
“原来如此。”汪道昆了然,相比较黄金、白银、红木染料、香料等等高附加值商品,赤铜的盈利就变的有些尴尬了,就连硝石,也不会成为‘泰西朝贡贸易’的货物之一,因为有更高盈利的商品。
随着海上贸易的不断繁荣,这些有一定利润的商品,才会不断涌入大明。
“恭送大司空。”陈成毅再次俯首作揖,拜别了工部尚书,到现在,陈成毅都不知道汪道昆这次来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汪道昆在写一本奏疏,主要内容则是白银的流转,所以他要亲自询问一番,心里才有底,他的政治主张需要大量的赤铜才能实现。
汪道昆已经有了极为清晰的思路,他找到了王国光,和王国光深入沟通之后,和王国光一道,前往了张居正的全楚会馆。
张居正正在养病,这是皇帝朱批的一个月的假期,此时的全楚会馆依旧是守备森严,虽然缇骑已经撤退,但是陛下安排的二百铁林军,依旧在保护着全楚会馆的安全。
汪道昆和王国光一起到了全楚会馆拜访,张居正自然要接待,当听到是国事的时候,张居正略微有些哑然。
“你们要谈的问题,我实在是无法给出清楚的答案,不如大司空写成奏疏,呈送御前。”张居正不是不想处理,而是他现在休息,不便处置。
等这件事讨论的差不多了,张居正假期正好结束。
陈成毅在京师逗留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将金器和礼器拿到手,打造需要时间,而这段时间,京堂最大的风力舆论,不是戚继光在河套的持续推进,对草原诸部的传檄而定,而是王崇古被弹劾。
王崇古为了自保上的《请均田役疏》,将名目繁多的劳役合并到了土地之中征收税赋,将四差银完全并入田役之中,引起了极为广泛的反对,王崇古的这个政治主张的逻辑非常严谨,甚至有嘉靖年间兵部尚书唐龙的实践经验,王崇古的政治主张很难反对,但王崇古这个人非常容易攻讦。
王崇古成了京师笔正们口诛笔伐的对象,街头巷尾都是对他的讨论,很快,大明京堂的科道言官就有了反应,开始了对王崇古的连章弹劾,甚至不需要编织罪名,只需要简单将王崇古干过的事儿罗列一遍即可。
到了这个时候,大明科道言官,这些个儒生们就像是忘记了孔夫子所说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了,倒算了二十年,甚至还把当初的河东盐案,拿出来说事儿。
张四维被族诛,就是代表着翻篇了,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
这个世界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