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性本恶的鸿沟(1/4)
大明皇帝喜得公主的消息,伴随着通和宫故意泄露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师,很快,大家都知道了三公主的名字朱轩姝,因为皇帝派发到京堂百官的百事大吉盒上写着名字,而百官府上的门房第一眼看到,在走街串巷、消息灵通的三姑六婆的口中,这个名字被所有人知晓。
大明皇帝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子嗣不断诞生,对于大明国朝是个好消息,毕竟明武宗绝嗣后,闹出了极大的风波,各地的藩王蠢蠢欲动,朝中的士大夫们,也都瞧不上乡下来的嘉靖皇帝,皇帝的神圣性被广泛质疑,皇帝为了皇权的威严,折腾了一次又一次,直到天下疲惫。
朱翊钧终于知道王崇古为何要揍王谦了,这已经是这两个月的第二次了。
第一次是王谦觉得张居正在看病,晋党可以借机扩大一下自己的影响力,被王崇古撵了两条街;第二次王家对外宣称是王谦在太白楼和人争风吃醋,送了一千个花篮,王谦又被撵了两条街。
但这是对外宣布的消息,实际上,王崇古揍王谦另有原因。
确实该揍。
大明有一次巨大的投机活动,那就是在羊毛生意刚开始的时候,遮奢户对精纺毛呢这种帛币的追捧,整个过程是,帛币因为稀缺性再加上王谦讲的故事,从七钱每尺涨到了二银每尺,帛币的价格迅速上涨引发了遮奢户们对财富的狂热追求,帛币的价格被进一步推高,而白银堰塞进一步推动了帛币的增值,使得更多的人更加疯狂地投入。
最终疯狂到二十四银一尺布的地步,大明一头牛才卖六银。
按照原来的剧本,当帛币在口耳相传和阶级壁垒的作用下,快速吸纳遮奢户们手中的白银之后,遮奢户为了进一步推高帛币的价格,选择将帛币拆分为更小的单位,吸纳中人之家和穷民苦力的银子,直至理性的完全丧失和泡沫的最终破灭,千百万人倾家荡产,流离失所。
但是因为朱翊钧的砸盘行为,大量放出帛币,导致了帛币的价格跳水,甚至连民间私自设立的交易行,都在这个过程中直接关门,借钱的投机者,有不少人跳进了通惠河里,所以帛币泡沫被刺破,并没有波及中人之家及以下的阶级。
但这次巨大的投机活动,依旧产生投机文化,具体而言,就是操纵‘商品’的价格进行买低卖高。
操纵的手段多种多样。
洗盘,数家手中拥有大量帛币的遮奢户联合在一起,大量放货,故意拉踩价格,引起交易行的恐慌情绪,并导致小户在恐慌之下卖出自己所有的帛币,这联合在一起的遮奢户,趁机低价回收,拉高帛币价格。
对倒,在燕兴楼交易行之外,设立有门槛的私人交易会,这个门槛极高,将手中的帛币对倒拆解,来操纵帛币在交易人手中的流转,进而控制帛币价格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坐庄,门槛极高的小型私人交易会,这个小集体,近乎控制燕兴楼交易行全部流通供应的帛币,逼迫任何需要购买帛币其他买家,或者新入的韭菜,不得不在被操纵的价位上购买,实现谋利。
在燕兴楼交易行最后砸盘的时候,还诞生了一种‘卖空’的手段,卖出自己并不属于自己、借别人的帛币,帛币在暴跌之后,再用低价回购,将帛币归还,完成盈利。
这些操纵价格的投机手段,主要是这四大类,更加具体的手段和操作,可谓是层出不穷,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会是重复多次联合应用。
王谦作为帛币生意的发起人之一,显然对这些东西早已经驾轻就熟。
王崇古在忙完了朝中之事后,忽然发现,王谦这个不省心的儿子,已经好几个月没有从家里拿钱了,但是王谦在外面依旧是出手阔绰,一出手就给花魁送了一万银,这让王崇古立刻意识到坏了!
很快,王崇古就发现了王谦的银子哪里来的,王谦联合了几个纨绔,操控了京师的珍珠,因为传闻潞王朱翊镠大婚要用很多很多的珍珠,王谦在几个月前就进行布置,不断拉高珍珠的价格,在文华殿廷议潞王大婚之前,王谦出空了自己囤积的所有珍珠,变现获利三十二万银,五分之三个先帝皇陵。
王崇古知道后直接气坏了,提着环首刀,这两次,王崇古真的是被气坏了,安安静静的当个垮掉的纨绔不好吗?非要自己赚钱?家里的钱多到用不完,还要你赚钱?
“把燕兴楼船舶票证交易行交给王谦去打理吧。”朱翊钧看完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选择了让王谦兼领交易行事。
冯保眉头一皱,低声说道:“陛下,这不好吧,王谦如此投机,他掌控了交易行,怕是交易行都被掏空了。”
燕兴楼交易行,要从完全隶属于内署,变成之前的三方节制,即大明主事文官、内官太监、监察三方,就像稽税房试点的时候,只是隶属北镇抚司,在稽税房变成稽税院后,也变成了三方节制,燕兴楼交易行要扩大规模,所以改制势在必行。
冯保可以理解这种扩张,但他不能理解的是,掌交易行事的职官,为何要交给王谦?这家伙掌握了权力,交易行真的能办的下去吗?
朱
大明皇帝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子嗣不断诞生,对于大明国朝是个好消息,毕竟明武宗绝嗣后,闹出了极大的风波,各地的藩王蠢蠢欲动,朝中的士大夫们,也都瞧不上乡下来的嘉靖皇帝,皇帝的神圣性被广泛质疑,皇帝为了皇权的威严,折腾了一次又一次,直到天下疲惫。
朱翊钧终于知道王崇古为何要揍王谦了,这已经是这两个月的第二次了。
第一次是王谦觉得张居正在看病,晋党可以借机扩大一下自己的影响力,被王崇古撵了两条街;第二次王家对外宣称是王谦在太白楼和人争风吃醋,送了一千个花篮,王谦又被撵了两条街。
但这是对外宣布的消息,实际上,王崇古揍王谦另有原因。
确实该揍。
大明有一次巨大的投机活动,那就是在羊毛生意刚开始的时候,遮奢户对精纺毛呢这种帛币的追捧,整个过程是,帛币因为稀缺性再加上王谦讲的故事,从七钱每尺涨到了二银每尺,帛币的价格迅速上涨引发了遮奢户们对财富的狂热追求,帛币的价格被进一步推高,而白银堰塞进一步推动了帛币的增值,使得更多的人更加疯狂地投入。
最终疯狂到二十四银一尺布的地步,大明一头牛才卖六银。
按照原来的剧本,当帛币在口耳相传和阶级壁垒的作用下,快速吸纳遮奢户们手中的白银之后,遮奢户为了进一步推高帛币的价格,选择将帛币拆分为更小的单位,吸纳中人之家和穷民苦力的银子,直至理性的完全丧失和泡沫的最终破灭,千百万人倾家荡产,流离失所。
但是因为朱翊钧的砸盘行为,大量放出帛币,导致了帛币的价格跳水,甚至连民间私自设立的交易行,都在这个过程中直接关门,借钱的投机者,有不少人跳进了通惠河里,所以帛币泡沫被刺破,并没有波及中人之家及以下的阶级。
但这次巨大的投机活动,依旧产生投机文化,具体而言,就是操纵‘商品’的价格进行买低卖高。
操纵的手段多种多样。
洗盘,数家手中拥有大量帛币的遮奢户联合在一起,大量放货,故意拉踩价格,引起交易行的恐慌情绪,并导致小户在恐慌之下卖出自己所有的帛币,这联合在一起的遮奢户,趁机低价回收,拉高帛币价格。
对倒,在燕兴楼交易行之外,设立有门槛的私人交易会,这个门槛极高,将手中的帛币对倒拆解,来操纵帛币在交易人手中的流转,进而控制帛币价格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坐庄,门槛极高的小型私人交易会,这个小集体,近乎控制燕兴楼交易行全部流通供应的帛币,逼迫任何需要购买帛币其他买家,或者新入的韭菜,不得不在被操纵的价位上购买,实现谋利。
在燕兴楼交易行最后砸盘的时候,还诞生了一种‘卖空’的手段,卖出自己并不属于自己、借别人的帛币,帛币在暴跌之后,再用低价回购,将帛币归还,完成盈利。
这些操纵价格的投机手段,主要是这四大类,更加具体的手段和操作,可谓是层出不穷,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会是重复多次联合应用。
王谦作为帛币生意的发起人之一,显然对这些东西早已经驾轻就熟。
王崇古在忙完了朝中之事后,忽然发现,王谦这个不省心的儿子,已经好几个月没有从家里拿钱了,但是王谦在外面依旧是出手阔绰,一出手就给花魁送了一万银,这让王崇古立刻意识到坏了!
很快,王崇古就发现了王谦的银子哪里来的,王谦联合了几个纨绔,操控了京师的珍珠,因为传闻潞王朱翊镠大婚要用很多很多的珍珠,王谦在几个月前就进行布置,不断拉高珍珠的价格,在文华殿廷议潞王大婚之前,王谦出空了自己囤积的所有珍珠,变现获利三十二万银,五分之三个先帝皇陵。
王崇古知道后直接气坏了,提着环首刀,这两次,王崇古真的是被气坏了,安安静静的当个垮掉的纨绔不好吗?非要自己赚钱?家里的钱多到用不完,还要你赚钱?
“把燕兴楼船舶票证交易行交给王谦去打理吧。”朱翊钧看完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选择了让王谦兼领交易行事。
冯保眉头一皱,低声说道:“陛下,这不好吧,王谦如此投机,他掌控了交易行,怕是交易行都被掏空了。”
燕兴楼交易行,要从完全隶属于内署,变成之前的三方节制,即大明主事文官、内官太监、监察三方,就像稽税房试点的时候,只是隶属北镇抚司,在稽税房变成稽税院后,也变成了三方节制,燕兴楼交易行要扩大规模,所以改制势在必行。
冯保可以理解这种扩张,但他不能理解的是,掌交易行事的职官,为何要交给王谦?这家伙掌握了权力,交易行真的能办的下去吗?
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