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2/5)
之风极盛,李贽入京聚谈也是为了自己的主张,属于他李贽的自由论。
在十二岁的时候,李贽就开始批评孔子了,或者说李贽从来就是那种不怎么愿意被规矩束缚的人。
他这种人在官场上不讨喜,因为官场是个规矩大于天的地方,不守规矩只能闭门自若的李贽仕途自然不顺。
“老农老圃论。”朱翊钧看到了李贽十二岁时候评价孔子的话。
老农老圃,出自《论语·子路》。
孔子的弟子樊迟请学种地,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再请学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菜农;
等到樊迟离开后,孔子对弟子们说: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迟小人,上位者好礼,则没有百姓敢不恭敬,上好道义,则没有百姓敢不服从;上好成行,则没有百姓敢不诚实,只要用礼义信,那么四方百姓就会背着襁褓里的孩子来投奔,哪里需要用到种地的呢?
这和孟子用分工驳斥农学的道理是殊途同归的,儒家追求的大同世界是个等级森严的世界,各自做好各自的事儿。
‘贤者与民并耕’是农学许行的主张,而孟子用分工驳斥了许行。
在孔孟之道中,礼大于一切,那么皇帝每年春天的时候,在祭祀春神的时候,推一下犁,意思意思就行了,表示一种共同参与的态度即可。
朱翊钧亲事农桑是非常离经叛道的行为,当初没闹出乱子来,是大家都觉得十岁的孩子在胡闹罢了,当时满朝士大夫就找不出一个会种地的,还是张居正捞到了一个在京师活动的徐贞明,送到了皇帝面前。
但十年后的今天,大明番薯育苗的火室已经遍布了大江南北,番薯这种救荒的粮食,得到了广泛的种植,与此同时,各种来自泰西的牧草也种满了整个绥远,甘蔗、橡胶树、棕榈种满了这个南洋的种植园。
某种程度上来说,朱翊钧的行为非常契合李贽的学说。
比如李贽认为女子也应该读书,大明的女校织院,就是中原有史以来,第一个给女子提供读书之地的公学,之前的女子读书都是家学。
李贽说朝堂上没有穷民苦力的代表,而大明穷民苦力和农户是高度重合的。
一个会种地的皇帝,是不是农户,或者说有资格成为穷民苦力的代表呢?大明朝堂上制定的种种政令,需要向皇帝解释,也就是要对天下农户负责。
朱翊钧认为自己有这个资格,他十岁开始就种地,每年都要亲事农桑,而且还亲自去过岗漠地上,看到了大明农户的勤劳和无奈,林辅成指着保定府骂皇帝无能这种事,朱翊钧作为最终审稿人都忍了林辅成,让他骂,不就是为了让百姓们好过一点吗?
诏废贱奴籍,仁极至功德,乡野田亩间,遍是苦命人;
皇帝圣旨废除了贱奴籍,朝中的士大夫们都在歌功颂德,这自然是仁政,但是乡野田地之间,仍然都是苦命的人,大明皇帝的圣旨,就跟放了个屁一样,什么用都没有。
这是在否定朱翊钧的努力,甚至是指责朱翊钧无能,你一个堂堂皇帝,下了圣旨都没什么用,不是无能是什么?朱翊钧也只是把这首酸词删除了,但整篇文章保留了,整篇文章,都是批评皇帝的政令没有得到贯彻。
朱翊钧觉得自己这个皇帝,是有资格代表穷民苦力的,宁愿挨骂,也愿意让百姓们的生活变好一些。
李贽在十二岁批评孔子,多少有点童言无忌,李贽在十二岁就问:不研究怎么种地,他孔夫子吃什么喝什么?
李贽是个很不守规矩的人,所以他和八股文天生绝缘,用李贽自己的话说就是‘吾不能契朱夫子深心,因自怪,欲弃置不事’,我这个人比较怪,无法契合朱熹那一套,就只能放弃不事了。
朱翊钧对李贽的文章很喜欢,李贽,贱儒一生之敌,相比较之下,朝中对贱儒的批评就显得十分温和了,朱翊钧的批评都显得温和。
李贽连孔夫子都骂,那孟子、朱程理学,在李贽的笔下,根本就是扫进历史垃圾堆里的垃圾。
“按着李贽的说法,就该立刻再来一次焚书坑儒。”朱翊钧看着李贽的文章,乐呵呵的对着冯保说道。
冯保探着身子看了看,颇为嫌弃的说道:“狂夫狂言,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还没有矛盾说呢,把儒家经典都焚毁了,把儒生都坑杀了,用什么啊?他说的好听,就这些个民间狂夫,素来如此,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指手画脚最是惹人厌烦。”
“先生和陛下共作矛盾说,才算是有了能替换用的东西,这不得慢慢才能有效果吗?真照着他说的办,那才是天下大乱,就跟人要穿衣服一样,把衣服烧了,又没有新衣服,穿什么?”
冯保对这种狂夫一点都不喜欢,甚至包括林辅成,吃陛下的喝陛下的,托庇于陛下,反过来阴阳怪气陛下,什么东西!
要不是陛下拦着,林辅成早就倒大霉了,东厂那些番子也
在十二岁的时候,李贽就开始批评孔子了,或者说李贽从来就是那种不怎么愿意被规矩束缚的人。
他这种人在官场上不讨喜,因为官场是个规矩大于天的地方,不守规矩只能闭门自若的李贽仕途自然不顺。
“老农老圃论。”朱翊钧看到了李贽十二岁时候评价孔子的话。
老农老圃,出自《论语·子路》。
孔子的弟子樊迟请学种地,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再请学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菜农;
等到樊迟离开后,孔子对弟子们说: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迟小人,上位者好礼,则没有百姓敢不恭敬,上好道义,则没有百姓敢不服从;上好成行,则没有百姓敢不诚实,只要用礼义信,那么四方百姓就会背着襁褓里的孩子来投奔,哪里需要用到种地的呢?
这和孟子用分工驳斥农学的道理是殊途同归的,儒家追求的大同世界是个等级森严的世界,各自做好各自的事儿。
‘贤者与民并耕’是农学许行的主张,而孟子用分工驳斥了许行。
在孔孟之道中,礼大于一切,那么皇帝每年春天的时候,在祭祀春神的时候,推一下犁,意思意思就行了,表示一种共同参与的态度即可。
朱翊钧亲事农桑是非常离经叛道的行为,当初没闹出乱子来,是大家都觉得十岁的孩子在胡闹罢了,当时满朝士大夫就找不出一个会种地的,还是张居正捞到了一个在京师活动的徐贞明,送到了皇帝面前。
但十年后的今天,大明番薯育苗的火室已经遍布了大江南北,番薯这种救荒的粮食,得到了广泛的种植,与此同时,各种来自泰西的牧草也种满了整个绥远,甘蔗、橡胶树、棕榈种满了这个南洋的种植园。
某种程度上来说,朱翊钧的行为非常契合李贽的学说。
比如李贽认为女子也应该读书,大明的女校织院,就是中原有史以来,第一个给女子提供读书之地的公学,之前的女子读书都是家学。
李贽说朝堂上没有穷民苦力的代表,而大明穷民苦力和农户是高度重合的。
一个会种地的皇帝,是不是农户,或者说有资格成为穷民苦力的代表呢?大明朝堂上制定的种种政令,需要向皇帝解释,也就是要对天下农户负责。
朱翊钧认为自己有这个资格,他十岁开始就种地,每年都要亲事农桑,而且还亲自去过岗漠地上,看到了大明农户的勤劳和无奈,林辅成指着保定府骂皇帝无能这种事,朱翊钧作为最终审稿人都忍了林辅成,让他骂,不就是为了让百姓们好过一点吗?
诏废贱奴籍,仁极至功德,乡野田亩间,遍是苦命人;
皇帝圣旨废除了贱奴籍,朝中的士大夫们都在歌功颂德,这自然是仁政,但是乡野田地之间,仍然都是苦命的人,大明皇帝的圣旨,就跟放了个屁一样,什么用都没有。
这是在否定朱翊钧的努力,甚至是指责朱翊钧无能,你一个堂堂皇帝,下了圣旨都没什么用,不是无能是什么?朱翊钧也只是把这首酸词删除了,但整篇文章保留了,整篇文章,都是批评皇帝的政令没有得到贯彻。
朱翊钧觉得自己这个皇帝,是有资格代表穷民苦力的,宁愿挨骂,也愿意让百姓们的生活变好一些。
李贽在十二岁批评孔子,多少有点童言无忌,李贽在十二岁就问:不研究怎么种地,他孔夫子吃什么喝什么?
李贽是个很不守规矩的人,所以他和八股文天生绝缘,用李贽自己的话说就是‘吾不能契朱夫子深心,因自怪,欲弃置不事’,我这个人比较怪,无法契合朱熹那一套,就只能放弃不事了。
朱翊钧对李贽的文章很喜欢,李贽,贱儒一生之敌,相比较之下,朝中对贱儒的批评就显得十分温和了,朱翊钧的批评都显得温和。
李贽连孔夫子都骂,那孟子、朱程理学,在李贽的笔下,根本就是扫进历史垃圾堆里的垃圾。
“按着李贽的说法,就该立刻再来一次焚书坑儒。”朱翊钧看着李贽的文章,乐呵呵的对着冯保说道。
冯保探着身子看了看,颇为嫌弃的说道:“狂夫狂言,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还没有矛盾说呢,把儒家经典都焚毁了,把儒生都坑杀了,用什么啊?他说的好听,就这些个民间狂夫,素来如此,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指手画脚最是惹人厌烦。”
“先生和陛下共作矛盾说,才算是有了能替换用的东西,这不得慢慢才能有效果吗?真照着他说的办,那才是天下大乱,就跟人要穿衣服一样,把衣服烧了,又没有新衣服,穿什么?”
冯保对这种狂夫一点都不喜欢,甚至包括林辅成,吃陛下的喝陛下的,托庇于陛下,反过来阴阳怪气陛下,什么东西!
要不是陛下拦着,林辅成早就倒大霉了,东厂那些番子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