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万历维新反对派的大联盟(4/5)
在松江府交了。大明律明定,行商不收税,坐商三十抽一。”
行脚商是不收税的,只有卖货的坐商才会收税,所以蜀锦川缎在蜀中生产,但蜀中并没有消费这些的奢靡之物的能力,都运到了南衙富硕之地,现在是松江府,霞飞一条街,全都是奢靡之物,松江府征到的税,不可能分给四川一厘银。
除了南衙之外,蜀锦川缎第二个最大的流出方向,正是两广,更确切地说是广州。
“王廷瞻没有索要这些税,而是禁止蜀中蚕种流出,是为了保护四川蚕农,要各地都有了蜀锦川缎,四川蚕农,恐怕就无以为生了,王廷瞻已经很客气了,只是为了四川的蚕农的生机,所以王廷瞻没错。”张学颜解释清楚了为何王廷瞻制定这种地方保护的政令没错。
全国一盘棋,这话没错,但为任一方,王廷瞻还是要为地方百姓谋福。
“再说两广。”王国光开口说道:“王家屏也没错,四川蚕种,这生意没有五百年也有三百年了,已经形成了极其稳固的产业,在广州多地都等着蚕种,就像巧妇等米下锅一样的急切,若是有办法,王家屏也不会让客兵押运了。”
自北宋起,南海县设立桑园围,西樵、九江、沙头等地,都是养蚕的大户,这些地方生产的蚕丝,都会运到佛山,加工成绫罗绸缎,而广州佛山也是大明最大的的丝织产业中心之一,仅次于南衙。
而蚕种都是在一张大纸之上,一卷就可以运送,广州地方不留蚕种。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和橘子一样,还有淮南淮北的问题,四川的蚕种在广州地方留种,往往后代蚕丝的质量远不如四川蚕种,所以广州都用四川蚕种。
王廷瞻这么一禁绝,广州地方养蚕的地方,全都要‘断粮’。
所以王家屏也没错。
地方都没错,那错的就是朝廷了。
“那岂不是绥远、山西也有这样的问题?煤炭也在南下。”朱翊钧立刻意识到这不是四川和广州之间的个别问题,而是大明整体性的问题。
王廷瞻的地域保护,日后也是绥远、山西、辽东的地域保护。
“是的。”王国光忧心忡忡的说道:“陛下,从货物或者说商品的角度而言,的确是北方在吸南方的血,但从原料来说,是南方在吸北方的血,或者说是东南沿海富裕地方对西北贫穷之地的吸血。”
“绥远、山西的煤,山东的棉花、四川的蚕种、木材,这些都是原料。”
北方穷,南方富,北方吸血南方,这也是主流的观点,但其实从税务的角度一分析,就发现,这是一个原料和商品交换的过程,并不存在谁吸谁的血的问题。
“陛下,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口迁徙,就以蚕种为例,贩卖了蚕种赚了钱的蜀中商人,就会在南衙、浙江、广州等地安家落户,比如很多晋商,都在扬州聚集,并且在扬州安家落户。”张学颜提醒陛下,这不简单是税务问题。
“贫者越贫,富者越富。”朱翊钧立刻就听明白了张学颜的意思,这也是兼并的一种,富裕地方对贫穷之地的兼并。
人口在流失、白银在流逝,这些商人赚了钱不会带回去,而是会留在南方,煤银对流之所以关键,就是将白银通过大宗商品的交易留在了北方,促进了地方发展,而不是南方赚钱南方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从税务上,是要给四川等地进行分税的。”王国光提出了解决办法,由朝廷负责调节,将从富裕地方收到的税赋,支付到贫穷之地,这看起来是劫富济贫。
“这里面有个极大的问题,那就是贫穷之地,离不开富裕地方的商品,但是富裕地方能够摆脱贫穷之地的原料。”朱翊钧眉头紧蹙的说道:“以松江府、浙江宁波、广东广州为例,这些完全可以依赖海外原料的流入。”
原料和商品交换,本是维系东南沿海富裕地方和西北穷困之地的纽带,但现在这个平衡,被开海的政令打破了。
沿海富裕地方会发现,海外有更加丰富的原料、更加廉价的劳动力,越是发展航海技术,东南沿海地区的离心力就会越强。
朱翊钧的手指在桌上不停的敲击着,面露思索,极端自由派这股反对势力的诞生,其本质是离心力,而其生长的土壤就是开海,这是朱翊钧亲手打造催生出来的,开海越是如日中天,内地和沿海地区原料和商品的交换就越薄弱,离心力就会更强,反对势力就越发的强横。
最简单的办法,闭关锁国,鞑清已经演示过了闭关锁国这种懒政,既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又会造成的恶劣后果。
让大家一起富裕很难,但让大家一起贫穷确实比较的简单。
“所以关键问题还是生产,如果这些原料可以在原产地生产,那问题可以得到极大的缓解,但所有的资产,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需要积累,需要投资,需要营造。”朱翊钧停止了手指的敲动,从四川和两广的掐架,从王廷瞻的地方保护政令中,朱翊钧看到了问题的关键,生产。
行脚商是不收税的,只有卖货的坐商才会收税,所以蜀锦川缎在蜀中生产,但蜀中并没有消费这些的奢靡之物的能力,都运到了南衙富硕之地,现在是松江府,霞飞一条街,全都是奢靡之物,松江府征到的税,不可能分给四川一厘银。
除了南衙之外,蜀锦川缎第二个最大的流出方向,正是两广,更确切地说是广州。
“王廷瞻没有索要这些税,而是禁止蜀中蚕种流出,是为了保护四川蚕农,要各地都有了蜀锦川缎,四川蚕农,恐怕就无以为生了,王廷瞻已经很客气了,只是为了四川的蚕农的生机,所以王廷瞻没错。”张学颜解释清楚了为何王廷瞻制定这种地方保护的政令没错。
全国一盘棋,这话没错,但为任一方,王廷瞻还是要为地方百姓谋福。
“再说两广。”王国光开口说道:“王家屏也没错,四川蚕种,这生意没有五百年也有三百年了,已经形成了极其稳固的产业,在广州多地都等着蚕种,就像巧妇等米下锅一样的急切,若是有办法,王家屏也不会让客兵押运了。”
自北宋起,南海县设立桑园围,西樵、九江、沙头等地,都是养蚕的大户,这些地方生产的蚕丝,都会运到佛山,加工成绫罗绸缎,而广州佛山也是大明最大的的丝织产业中心之一,仅次于南衙。
而蚕种都是在一张大纸之上,一卷就可以运送,广州地方不留蚕种。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和橘子一样,还有淮南淮北的问题,四川的蚕种在广州地方留种,往往后代蚕丝的质量远不如四川蚕种,所以广州都用四川蚕种。
王廷瞻这么一禁绝,广州地方养蚕的地方,全都要‘断粮’。
所以王家屏也没错。
地方都没错,那错的就是朝廷了。
“那岂不是绥远、山西也有这样的问题?煤炭也在南下。”朱翊钧立刻意识到这不是四川和广州之间的个别问题,而是大明整体性的问题。
王廷瞻的地域保护,日后也是绥远、山西、辽东的地域保护。
“是的。”王国光忧心忡忡的说道:“陛下,从货物或者说商品的角度而言,的确是北方在吸南方的血,但从原料来说,是南方在吸北方的血,或者说是东南沿海富裕地方对西北贫穷之地的吸血。”
“绥远、山西的煤,山东的棉花、四川的蚕种、木材,这些都是原料。”
北方穷,南方富,北方吸血南方,这也是主流的观点,但其实从税务的角度一分析,就发现,这是一个原料和商品交换的过程,并不存在谁吸谁的血的问题。
“陛下,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口迁徙,就以蚕种为例,贩卖了蚕种赚了钱的蜀中商人,就会在南衙、浙江、广州等地安家落户,比如很多晋商,都在扬州聚集,并且在扬州安家落户。”张学颜提醒陛下,这不简单是税务问题。
“贫者越贫,富者越富。”朱翊钧立刻就听明白了张学颜的意思,这也是兼并的一种,富裕地方对贫穷之地的兼并。
人口在流失、白银在流逝,这些商人赚了钱不会带回去,而是会留在南方,煤银对流之所以关键,就是将白银通过大宗商品的交易留在了北方,促进了地方发展,而不是南方赚钱南方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从税务上,是要给四川等地进行分税的。”王国光提出了解决办法,由朝廷负责调节,将从富裕地方收到的税赋,支付到贫穷之地,这看起来是劫富济贫。
“这里面有个极大的问题,那就是贫穷之地,离不开富裕地方的商品,但是富裕地方能够摆脱贫穷之地的原料。”朱翊钧眉头紧蹙的说道:“以松江府、浙江宁波、广东广州为例,这些完全可以依赖海外原料的流入。”
原料和商品交换,本是维系东南沿海富裕地方和西北穷困之地的纽带,但现在这个平衡,被开海的政令打破了。
沿海富裕地方会发现,海外有更加丰富的原料、更加廉价的劳动力,越是发展航海技术,东南沿海地区的离心力就会越强。
朱翊钧的手指在桌上不停的敲击着,面露思索,极端自由派这股反对势力的诞生,其本质是离心力,而其生长的土壤就是开海,这是朱翊钧亲手打造催生出来的,开海越是如日中天,内地和沿海地区原料和商品的交换就越薄弱,离心力就会更强,反对势力就越发的强横。
最简单的办法,闭关锁国,鞑清已经演示过了闭关锁国这种懒政,既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又会造成的恶劣后果。
让大家一起富裕很难,但让大家一起贫穷确实比较的简单。
“所以关键问题还是生产,如果这些原料可以在原产地生产,那问题可以得到极大的缓解,但所有的资产,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需要积累,需要投资,需要营造。”朱翊钧停止了手指的敲动,从四川和两广的掐架,从王廷瞻的地方保护政令中,朱翊钧看到了问题的关键,生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