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都是大明皇帝惯的(2/5)
们只能采集,狩猎,后来人们驯服了作物和牲畜,进入了农耕,桃子不需要去野外冒着风险,就可以在桃园里摘取。”
“转移,就是掠夺,可以是暴力的,也可以是合理的,比如大明依靠强大的生产力,取得了许多商品的商品优势,而后利用这些优势,通过贸易赚取差价,这就是合理的,比如泰西依靠更加强横的武力,进行刮地三尺的掠夺,就是暴力的。”
“财富的转移,始终是一个零增长的博弈,有赢家就一定有输家,有人钱多了,一定会有人钱少了,所以,户部认为,既然要调节肉食者和生产者之间关于劳动报酬的矛盾,应该着力于鼓励生产,也就是创造财富,而不是着眼于转移财富。”
“诚然,生产又累又慢,兼并、掠夺、朘剥,又快又轻松,人都是好逸恶劳的,可这是朝廷的职责所在。”
王国光的意思很明确,稽税是转移财富的手段,王崇古制定的政令里,没有鼓励生产,只有鼓励转移,户部对这条政令,并不是特别认可。
王崇古眉头一皱,思考了片刻问道:“大司徒有何高见?”
王国光拿出一本奏疏来说道:“对于以经营困难为由,拒不发放劳动报酬者,稽税院查明无可执行财产时,此民坊转为工匠、学徒集体所有,以工龄为标准拆股赔偿,由官厂委派总办、账房和大工匠,以三年为期,想方设法盘活此民坊。”
“这就是鼓励生产。”
从来都只有民坊觊觎官厂的,现在倒反天罡,反过来了,官厂觊觎民坊!这让月台上的朱翊钧略微有些意外,这算是,寇可往,我亦可往吗?
“这不就是抄家吗?”工部尚书汪道昆愣愣的说道:“白没归公,大司徒,这恐怕要被人骂与民争利了。”
“不抄家,朝廷就不被骂与民争利吗?翻一翻国典实录,朝廷都与民争利两百多年了,利呢?”王国光立刻反问道。
当你被指责要造反的时候,你最好真的在造反,或者有造反的能力,那就没人敢指责了。
王国光的意思很明确,反正都要被骂,还不如大胆的去做。
“说是抄家,其实也不是,因为不是白没到了朝廷,而是白没了给所有工匠。”王国光面色古怪的说道:“你们没发现吗?现在官厂和民坊之间,一上一下,却没有中间,而工匠集体所有的民坊,就是中间地带。”
大明人是很喜欢折中的,但一面是官厂,一面是民坊,这就缺了折中,而现在户部牵头,探索官有所有制经济、民营所有制经济的折中之道,集体所有经济。
“由生产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生产模式,这种探索其实在官厂已经开始进行,毕竟工匠们拥有一部分分红的权力,以陛下的恩赏实现。”王国光补充说明了情况。
王国光有这种想法,也不是无中生有,而是看到了官厂的实践,西山煤局、毛呢官厂,都会将利润的三成向下分配,这也是一定的集体所有经济,工匠们是占据了一定的生产资料,他们的经验就是生产资料的一部分,而大明皇帝以恩赏的形式,进行了分红。
拥有分红的权力,就是股东,就是官厂的主人之一。
“没收生产资料,这写在保障劳动报酬里面,非常合适。”王崇古认可了王国光的提议,反正都要探索制度的建设,不如从这些不肯遵纪守法,甚至不想给百姓劳动报酬的势要豪右开始。
“关于保障劳动报酬之事,暂且归各级衙门的户房管理,日后再看是否需要专设法司执行,暂且在松江府进行试点。”朱翊钧在浮票上盖章,说起了试点的地方,又是松江府。
大明朝廷又给申时行上压力了,松江府是万历维新的先行区。
都察院海瑞拿出了一本奏疏,洋洋洒洒近千字,海瑞给他总结成了四条,而后将这四条进行了概述,就是八个字,马放南山,兴文匽武。
“这位御史洋洋洒洒近千言,字字珠玑,逻辑完整,他说的很好,说的很对,但敌人来了,怎么办?”朱翊钧没有让廷臣发言的意思,首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反对。
大明军费一年一千二百万银,其中京营和松江水师的维系就超过了四百五十万银,大明军费支出占朝廷岁入的一半以上,马放南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庞大的军事支出,让朝廷在很多事情上,只能束手束脚,最典型的就是修驰道。
缩减京营和水师规模,节省的开支收税,造福万民。
这个御史还不是贱儒,他的意思是窑民工匠都是最好的兵源,而工兵团营也是最好的预备役,缩减了京营和水师的规模,就可以提高工兵团营的数量,从十二个扩展到二十四个甚至更多,以此来促进建设。
若有外敌,则稍加训练就能应对。
培养一个京营锐卒的庞大支出,能培养十个工兵出来。
这也是一种振武,而不是说要解散京营和水师。
朱翊钧由衷的说道:“是啊,大明现在建立了长崎总督府,倭寇被拦在了对马岛、济州岛、长崎、琉球的海域内,不能再滋扰大明东南,大明京
“转移,就是掠夺,可以是暴力的,也可以是合理的,比如大明依靠强大的生产力,取得了许多商品的商品优势,而后利用这些优势,通过贸易赚取差价,这就是合理的,比如泰西依靠更加强横的武力,进行刮地三尺的掠夺,就是暴力的。”
“财富的转移,始终是一个零增长的博弈,有赢家就一定有输家,有人钱多了,一定会有人钱少了,所以,户部认为,既然要调节肉食者和生产者之间关于劳动报酬的矛盾,应该着力于鼓励生产,也就是创造财富,而不是着眼于转移财富。”
“诚然,生产又累又慢,兼并、掠夺、朘剥,又快又轻松,人都是好逸恶劳的,可这是朝廷的职责所在。”
王国光的意思很明确,稽税是转移财富的手段,王崇古制定的政令里,没有鼓励生产,只有鼓励转移,户部对这条政令,并不是特别认可。
王崇古眉头一皱,思考了片刻问道:“大司徒有何高见?”
王国光拿出一本奏疏来说道:“对于以经营困难为由,拒不发放劳动报酬者,稽税院查明无可执行财产时,此民坊转为工匠、学徒集体所有,以工龄为标准拆股赔偿,由官厂委派总办、账房和大工匠,以三年为期,想方设法盘活此民坊。”
“这就是鼓励生产。”
从来都只有民坊觊觎官厂的,现在倒反天罡,反过来了,官厂觊觎民坊!这让月台上的朱翊钧略微有些意外,这算是,寇可往,我亦可往吗?
“这不就是抄家吗?”工部尚书汪道昆愣愣的说道:“白没归公,大司徒,这恐怕要被人骂与民争利了。”
“不抄家,朝廷就不被骂与民争利吗?翻一翻国典实录,朝廷都与民争利两百多年了,利呢?”王国光立刻反问道。
当你被指责要造反的时候,你最好真的在造反,或者有造反的能力,那就没人敢指责了。
王国光的意思很明确,反正都要被骂,还不如大胆的去做。
“说是抄家,其实也不是,因为不是白没到了朝廷,而是白没了给所有工匠。”王国光面色古怪的说道:“你们没发现吗?现在官厂和民坊之间,一上一下,却没有中间,而工匠集体所有的民坊,就是中间地带。”
大明人是很喜欢折中的,但一面是官厂,一面是民坊,这就缺了折中,而现在户部牵头,探索官有所有制经济、民营所有制经济的折中之道,集体所有经济。
“由生产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生产模式,这种探索其实在官厂已经开始进行,毕竟工匠们拥有一部分分红的权力,以陛下的恩赏实现。”王国光补充说明了情况。
王国光有这种想法,也不是无中生有,而是看到了官厂的实践,西山煤局、毛呢官厂,都会将利润的三成向下分配,这也是一定的集体所有经济,工匠们是占据了一定的生产资料,他们的经验就是生产资料的一部分,而大明皇帝以恩赏的形式,进行了分红。
拥有分红的权力,就是股东,就是官厂的主人之一。
“没收生产资料,这写在保障劳动报酬里面,非常合适。”王崇古认可了王国光的提议,反正都要探索制度的建设,不如从这些不肯遵纪守法,甚至不想给百姓劳动报酬的势要豪右开始。
“关于保障劳动报酬之事,暂且归各级衙门的户房管理,日后再看是否需要专设法司执行,暂且在松江府进行试点。”朱翊钧在浮票上盖章,说起了试点的地方,又是松江府。
大明朝廷又给申时行上压力了,松江府是万历维新的先行区。
都察院海瑞拿出了一本奏疏,洋洋洒洒近千字,海瑞给他总结成了四条,而后将这四条进行了概述,就是八个字,马放南山,兴文匽武。
“这位御史洋洋洒洒近千言,字字珠玑,逻辑完整,他说的很好,说的很对,但敌人来了,怎么办?”朱翊钧没有让廷臣发言的意思,首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反对。
大明军费一年一千二百万银,其中京营和松江水师的维系就超过了四百五十万银,大明军费支出占朝廷岁入的一半以上,马放南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庞大的军事支出,让朝廷在很多事情上,只能束手束脚,最典型的就是修驰道。
缩减京营和水师规模,节省的开支收税,造福万民。
这个御史还不是贱儒,他的意思是窑民工匠都是最好的兵源,而工兵团营也是最好的预备役,缩减了京营和水师的规模,就可以提高工兵团营的数量,从十二个扩展到二十四个甚至更多,以此来促进建设。
若有外敌,则稍加训练就能应对。
培养一个京营锐卒的庞大支出,能培养十个工兵出来。
这也是一种振武,而不是说要解散京营和水师。
朱翊钧由衷的说道:“是啊,大明现在建立了长崎总督府,倭寇被拦在了对马岛、济州岛、长崎、琉球的海域内,不能再滋扰大明东南,大明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