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让朕看看这些贱儒的新花样(2/4)
场如何,当观念被傲慢所裹挟的时候,距离出错就不远了。”张居正颇为恳切的说道。
张居正是个儒生,吾日三省吾身,他善于自我批评,他就是庙堂之高的一部分,他认为南巡的意义极为重大,意义就在于,让明公们清楚的知道,天下究竟是什么。
包括这次南巡的所有明公,包括张居正,都普遍存在着一种傲慢,那就是改变大明现状的是‘我’,而不是万方黎民,这是一种错谬。
只有看到壮丽山河的那一刻,才会理解什么叫万民的力量。
济宁以北的运河,就是观赏性的运河,航运的确有,因为冰冻、流量等等原因,让济宁以北的运河,运力不足,但从徐州开始,朱翊钧、张居正、王崇古等人,才真正看到了什么叫首尾相连、络绎不绝、日夜不休的漕船。
张居正看到,自然要改变这种傲慢,因为傲慢就会犯错,高高在上的只是神佛,失去了万民供奉的神佛,一文不值。
江山社稷,万民的主要矛盾,还没有转移,但正在悄然发生着新的变化,大明朝堂,必须要看到这种变化。
“陛下,车驾准备好了。”冯保小心提醒着陛下今日的行程,拜祭扬州抗倭忠勇祠。
大明皇帝之所以要多停留一日,一来是贪恋扬州盛景,二来是为了去拜祭忠勇祠。
嘉靖倭患,扬州一共有两次大规模倭患入寇的经历,第一次是嘉靖三十三年,第二次是嘉靖三十六年。
嘉靖三十三年,四月初二,倭寇入寇扬州门户,南通州。
一旦南通州被倭寇攻下,整个扬州府都会变得岌岌可危起来,一如当初浙江岑港被倭寇占了去,整个浙江被倭寇荼毒,直到戚继光、俞大猷等人收复岑港。
南通州守城的参将解明道,全城抓捕倭寇的内应,并且亲自登城防守,军民一心,誓与城池共存亡,但围攻倭寇众多,当时由兴化驰援的大明军,被倭寇伏击,全军覆没,南通州人心震荡。
四月初三,扬州府同知唐维闻讯,作为书生文官,非但不避倭寇锋芒,反而带着扬州兵,直扑南通州驰援,星夜疾驰,赶到的时候,是四月十三日,这一天,也是兴化援军中了埋伏,全军覆没之日。
唐维进不去南通州,倭寇围城,他只好领兵驻扎在城外,终于在四月二十二日这天,唐维和城中参将解道明取得了联系,而后开始了里应外合,倭寇阵势大乱,唐维率扬州兵开始入城。
倭寇趁着扬州兵入城的时机,再次开始攻城,唐维、解道明在城墙上坚守了四个时辰,击退了倭寇,不顾疲惫和其他驰援而来的大明军一道,将倭寇赶下了海。
嘉靖三十六年,倭寇再犯江北,胡宗宪、石茂华、唐维、解道明等人,相继在湾头、扬子桥、王家庄、淮安庙湾、蛤蜊港海口连战告捷,彻底击退了倭寇,至此倭寇不敢再犯扬州。
在战后,胡宗宪为英勇奋战军兵请功,设立忠勇祠纪念,胡宗宪将二百三十六名阵亡军兵的名字都写在了奏疏上,可最终朝廷只核准了七十二人。
大明皇帝的车驾抵达了忠勇祠,让朱翊钧意外的是,位于城外的忠勇祠,可不是什么人烟稀少之地,甚至朱翊钧还看到了数间不弱于龙凤呈祥的大厝,就是类似于京师百望山的大厝,势要豪右之家才能置办的奢侈产业!
“这忠勇祠周围为何如此多的别墅”朱翊钧有些好奇的询问着随行的扬州知府赵知节。
赵知节面色古怪的说道:“忠勇祠周围的地价比城里都要贵些,可是越贵,越有人买,因为有忠勇祠在,所以反而心安。”
“原来如此,为了图一个心安啊。”朱翊钧了然。
万历年间的大明,还是比较迷信的,越有钱有势的人,就会越迷信,建在忠勇祠旁边,连镇宅都省了,还有什么比忠勇祠更加能够震慑邪祟睡觉都踏实。
扬州忠勇祠建的不算多么宏伟,就是个普通的正房加两间偏房,占地也就一亩左右,但就看门前石砖略显光滑的痕迹,就知道这地方,平素里香火非常鼎盛。
忠勇祠里比较静谧,朱翊钧从冯保手中接过了点好的香,插在了香炉之上。
忠勇祠只有牌位,没有塑像,两侧是一些壁画,有些地方的色彩很鲜艳,显然是为了迎检专门补过。
朱翊钧拜祭忠勇祠是临时起意,是临时安排,在皇帝有这个想法后,缇骑们就立刻清街,显然是之前就补过的,赵知节预判了皇帝的行程,没有让陛下看到斑驳的壁画。
扬州府在开海的东风中,收益极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展的快,能够解决很多的问题,一些棘手、原先无法处置的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得到解决,比如扬州瘦马,就是历任知府的老大难,屡禁不止的风潮。
赵知节感激皇帝的开海政策,这都是他升转的政绩,所以就喜欢揣摩皇帝的心意,这忠勇祠,他就揣摩的非常精准。
朱翊钧站在院子里,院子正中间有个亭子,里面有块碑文,上面记录着扬州抗倭的种种事迹。
大明皇帝左看看右看看
张居正是个儒生,吾日三省吾身,他善于自我批评,他就是庙堂之高的一部分,他认为南巡的意义极为重大,意义就在于,让明公们清楚的知道,天下究竟是什么。
包括这次南巡的所有明公,包括张居正,都普遍存在着一种傲慢,那就是改变大明现状的是‘我’,而不是万方黎民,这是一种错谬。
只有看到壮丽山河的那一刻,才会理解什么叫万民的力量。
济宁以北的运河,就是观赏性的运河,航运的确有,因为冰冻、流量等等原因,让济宁以北的运河,运力不足,但从徐州开始,朱翊钧、张居正、王崇古等人,才真正看到了什么叫首尾相连、络绎不绝、日夜不休的漕船。
张居正看到,自然要改变这种傲慢,因为傲慢就会犯错,高高在上的只是神佛,失去了万民供奉的神佛,一文不值。
江山社稷,万民的主要矛盾,还没有转移,但正在悄然发生着新的变化,大明朝堂,必须要看到这种变化。
“陛下,车驾准备好了。”冯保小心提醒着陛下今日的行程,拜祭扬州抗倭忠勇祠。
大明皇帝之所以要多停留一日,一来是贪恋扬州盛景,二来是为了去拜祭忠勇祠。
嘉靖倭患,扬州一共有两次大规模倭患入寇的经历,第一次是嘉靖三十三年,第二次是嘉靖三十六年。
嘉靖三十三年,四月初二,倭寇入寇扬州门户,南通州。
一旦南通州被倭寇攻下,整个扬州府都会变得岌岌可危起来,一如当初浙江岑港被倭寇占了去,整个浙江被倭寇荼毒,直到戚继光、俞大猷等人收复岑港。
南通州守城的参将解明道,全城抓捕倭寇的内应,并且亲自登城防守,军民一心,誓与城池共存亡,但围攻倭寇众多,当时由兴化驰援的大明军,被倭寇伏击,全军覆没,南通州人心震荡。
四月初三,扬州府同知唐维闻讯,作为书生文官,非但不避倭寇锋芒,反而带着扬州兵,直扑南通州驰援,星夜疾驰,赶到的时候,是四月十三日,这一天,也是兴化援军中了埋伏,全军覆没之日。
唐维进不去南通州,倭寇围城,他只好领兵驻扎在城外,终于在四月二十二日这天,唐维和城中参将解道明取得了联系,而后开始了里应外合,倭寇阵势大乱,唐维率扬州兵开始入城。
倭寇趁着扬州兵入城的时机,再次开始攻城,唐维、解道明在城墙上坚守了四个时辰,击退了倭寇,不顾疲惫和其他驰援而来的大明军一道,将倭寇赶下了海。
嘉靖三十六年,倭寇再犯江北,胡宗宪、石茂华、唐维、解道明等人,相继在湾头、扬子桥、王家庄、淮安庙湾、蛤蜊港海口连战告捷,彻底击退了倭寇,至此倭寇不敢再犯扬州。
在战后,胡宗宪为英勇奋战军兵请功,设立忠勇祠纪念,胡宗宪将二百三十六名阵亡军兵的名字都写在了奏疏上,可最终朝廷只核准了七十二人。
大明皇帝的车驾抵达了忠勇祠,让朱翊钧意外的是,位于城外的忠勇祠,可不是什么人烟稀少之地,甚至朱翊钧还看到了数间不弱于龙凤呈祥的大厝,就是类似于京师百望山的大厝,势要豪右之家才能置办的奢侈产业!
“这忠勇祠周围为何如此多的别墅”朱翊钧有些好奇的询问着随行的扬州知府赵知节。
赵知节面色古怪的说道:“忠勇祠周围的地价比城里都要贵些,可是越贵,越有人买,因为有忠勇祠在,所以反而心安。”
“原来如此,为了图一个心安啊。”朱翊钧了然。
万历年间的大明,还是比较迷信的,越有钱有势的人,就会越迷信,建在忠勇祠旁边,连镇宅都省了,还有什么比忠勇祠更加能够震慑邪祟睡觉都踏实。
扬州忠勇祠建的不算多么宏伟,就是个普通的正房加两间偏房,占地也就一亩左右,但就看门前石砖略显光滑的痕迹,就知道这地方,平素里香火非常鼎盛。
忠勇祠里比较静谧,朱翊钧从冯保手中接过了点好的香,插在了香炉之上。
忠勇祠只有牌位,没有塑像,两侧是一些壁画,有些地方的色彩很鲜艳,显然是为了迎检专门补过。
朱翊钧拜祭忠勇祠是临时起意,是临时安排,在皇帝有这个想法后,缇骑们就立刻清街,显然是之前就补过的,赵知节预判了皇帝的行程,没有让陛下看到斑驳的壁画。
扬州府在开海的东风中,收益极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展的快,能够解决很多的问题,一些棘手、原先无法处置的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得到解决,比如扬州瘦马,就是历任知府的老大难,屡禁不止的风潮。
赵知节感激皇帝的开海政策,这都是他升转的政绩,所以就喜欢揣摩皇帝的心意,这忠勇祠,他就揣摩的非常精准。
朱翊钧站在院子里,院子正中间有个亭子,里面有块碑文,上面记录着扬州抗倭的种种事迹。
大明皇帝左看看右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