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四旬过后始悟真,万事由天不由人(2/5)
用工流程里,将其淘汰掉,是另外一方面。”
朱翊钧点头认可,他十分确信的说道:“先生说得对,只会挥舞拳头,会让这些势要豪右轻视朕,觉得朕不过是个张牙舞爪的孩子,需要瓦解其生长的土壤。”
“官厂的法例办来做就行。”王崇古笑着说道:“怎么说我也是工党党魁,陛下,元辅不必过分担心。”
工匠的事儿,他这个工党党魁这个时候不发力,谁还认可他这个党魁
“哦王次辅已经有了想法”张居正一愣,这本该是个棘手的问题,所以张居正才在面圣的时候提及。
王崇古斟酌了一番才说道:“元辅不在官厂,不太清楚,以北衙的永定毛呢厂为例,两个毛呢厂一共有织娘、工匠一万三千人左右,但这么点人显然是无法完成一年110万匹毛呢的织造的,围绕着毛呢厂,在毛呢厂的周围形成了近千个毛呢厂上下游的工坊,把这些民坊也算上,才是官办毛呢厂的面目。”
“同样,官办毛呢厂就是根,而这些民坊,是枝叶。”
“我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发挥官厂的主导作用。”
官厂的附近很容易就会形成产业群,一如京杭大运河这个经济实体,一如五大市舶司的经济实体,而官厂的规模要小一些,不是那么的集中,但不代表没有,这些产业群一定会形成聚集效应,大部分从事此类的匠人,都在这些地方聚集。
那么官厂就要发挥作用出来,和民坊沟通,并且充当匠人务工的媒介。
“说穿了,这些经纪买办,不就是可以介绍活儿给这些匠人们干吗经过官厂介绍,这匠人就有了娘家人,受了欺负,还能到娘家告状,还能防止肉食者鄙,目光短浅,不培养熟练匠人被淘汰,绫罗绸缎都是丝绸,可是这缎的价格利润远高于绫。”王崇古进行了总结。
朱翊钧看着王崇古,有些不确定的说道:“那要是这些民坊,不肯接受官厂的介绍呢”
“这可由不得他们,真的反对,也可以,那就不给他们单子,饿死他们,要不就直接扩张,吃掉他们,现在官厂的规模,是为了防止过分的臃肿和僵化,所以才维持现在这个规模。”王崇古为陛下介绍了下什么叫做主导地位。
主导地位可是现实的影响,官厂是个庞然大物,在经济中有着弥足轻重的地位,这庞然大物翻翻身就能碾死无数的民坊了,王崇古可不是说瞎话,就以西山煤局而言,西山煤局不给谁家供煤,那这家立刻就会被残忍的市场淘汰,被虎豹豺狼分而食之。
“看起来是解决了许多的问题,那么,王次辅,代价是什么呢”朱翊钧看到了好处,但他需要知道坏处。
王崇古立刻回答道:“陛下,这次是官厂权力的扩张,官厂一旦变得臃肿和僵化,就会成为吃人的怪兽,官厂的规模超过了三成就要警惕,超过了五成就要干涉,超过了七成,就要打击,否则官厂和民坊,都会失去活力。”
警惕官厂的无限扩张,是王崇古从毛呢官厂开始,就一直在不断地重复申明的一个观点,任何一个经济、政治实体,无序的扩张,必然引发不可估量的后果,这是历史教训,毕竟南北两宋,一斤煤敢卖200文,毕竟晋党曾经敢给自己联姻,用金字诰命。
代价就是官厂扩大了影响力,市场会失去一些活力,当然这在封建帝制之下,又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必然。
“今天的南衙,就是明天的官厂。”王崇古的表情有些微妙的说道:“不过至少官厂是分散的。”
王崇古现在抛弃了晋党党魁的身份后,发现了地域性结党的危害。
当初的晋党,就是现在的南衙。
“陛下,其实要切实解决匠人们的困扰,这些法子,都是治标不治本,想要治本,还是要想法设法的让匠人们变成熟练工匠,有了一技之长,势要豪右大声的说,你不干有的是人干。那匠人也可以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王崇古觉得现在做的都是‘表面文章’,真的要治本,还是培养熟练工匠。
个人的学识,经验,也是个人的固定资产,而且这些固定资产可以进行生产,这就是王崇古这么说的根本原因。
表面文章是必须要做的,因为几乎所有事儿,都是由表及里,量变引发质变。
贱儒这种连表面文章都不想做,大叫着放内帑,就可以滋润万木之枯,是一种极端,而对万事万物之间的矛盾,恨不得立刻马上,不顾客观事实,就想要解决所有问题,是另外一种极端。
比如李贽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当初他刚到北衙,就大声喊着无代表不纳税的口号,就是不顾客观现实的典型。
如何在其中找到平衡,就非常考验皇帝陛下的智慧了。
朱翊钧翻动着王国光上奏的奏疏,看了许久,面色凝重的问道:“这个南衙户部尚书傅希挚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什么事儿都跟他有关系”
前徐州府知府陈吾尹、南京大理寺卿舒化、戴凤翔等人、这次的扛着龙旗大纛收银子包括对十五岁以上的织娘征收两钱银子的税,都和傅希挚有关。
朱翊钧点头认可,他十分确信的说道:“先生说得对,只会挥舞拳头,会让这些势要豪右轻视朕,觉得朕不过是个张牙舞爪的孩子,需要瓦解其生长的土壤。”
“官厂的法例办来做就行。”王崇古笑着说道:“怎么说我也是工党党魁,陛下,元辅不必过分担心。”
工匠的事儿,他这个工党党魁这个时候不发力,谁还认可他这个党魁
“哦王次辅已经有了想法”张居正一愣,这本该是个棘手的问题,所以张居正才在面圣的时候提及。
王崇古斟酌了一番才说道:“元辅不在官厂,不太清楚,以北衙的永定毛呢厂为例,两个毛呢厂一共有织娘、工匠一万三千人左右,但这么点人显然是无法完成一年110万匹毛呢的织造的,围绕着毛呢厂,在毛呢厂的周围形成了近千个毛呢厂上下游的工坊,把这些民坊也算上,才是官办毛呢厂的面目。”
“同样,官办毛呢厂就是根,而这些民坊,是枝叶。”
“我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发挥官厂的主导作用。”
官厂的附近很容易就会形成产业群,一如京杭大运河这个经济实体,一如五大市舶司的经济实体,而官厂的规模要小一些,不是那么的集中,但不代表没有,这些产业群一定会形成聚集效应,大部分从事此类的匠人,都在这些地方聚集。
那么官厂就要发挥作用出来,和民坊沟通,并且充当匠人务工的媒介。
“说穿了,这些经纪买办,不就是可以介绍活儿给这些匠人们干吗经过官厂介绍,这匠人就有了娘家人,受了欺负,还能到娘家告状,还能防止肉食者鄙,目光短浅,不培养熟练匠人被淘汰,绫罗绸缎都是丝绸,可是这缎的价格利润远高于绫。”王崇古进行了总结。
朱翊钧看着王崇古,有些不确定的说道:“那要是这些民坊,不肯接受官厂的介绍呢”
“这可由不得他们,真的反对,也可以,那就不给他们单子,饿死他们,要不就直接扩张,吃掉他们,现在官厂的规模,是为了防止过分的臃肿和僵化,所以才维持现在这个规模。”王崇古为陛下介绍了下什么叫做主导地位。
主导地位可是现实的影响,官厂是个庞然大物,在经济中有着弥足轻重的地位,这庞然大物翻翻身就能碾死无数的民坊了,王崇古可不是说瞎话,就以西山煤局而言,西山煤局不给谁家供煤,那这家立刻就会被残忍的市场淘汰,被虎豹豺狼分而食之。
“看起来是解决了许多的问题,那么,王次辅,代价是什么呢”朱翊钧看到了好处,但他需要知道坏处。
王崇古立刻回答道:“陛下,这次是官厂权力的扩张,官厂一旦变得臃肿和僵化,就会成为吃人的怪兽,官厂的规模超过了三成就要警惕,超过了五成就要干涉,超过了七成,就要打击,否则官厂和民坊,都会失去活力。”
警惕官厂的无限扩张,是王崇古从毛呢官厂开始,就一直在不断地重复申明的一个观点,任何一个经济、政治实体,无序的扩张,必然引发不可估量的后果,这是历史教训,毕竟南北两宋,一斤煤敢卖200文,毕竟晋党曾经敢给自己联姻,用金字诰命。
代价就是官厂扩大了影响力,市场会失去一些活力,当然这在封建帝制之下,又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必然。
“今天的南衙,就是明天的官厂。”王崇古的表情有些微妙的说道:“不过至少官厂是分散的。”
王崇古现在抛弃了晋党党魁的身份后,发现了地域性结党的危害。
当初的晋党,就是现在的南衙。
“陛下,其实要切实解决匠人们的困扰,这些法子,都是治标不治本,想要治本,还是要想法设法的让匠人们变成熟练工匠,有了一技之长,势要豪右大声的说,你不干有的是人干。那匠人也可以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王崇古觉得现在做的都是‘表面文章’,真的要治本,还是培养熟练工匠。
个人的学识,经验,也是个人的固定资产,而且这些固定资产可以进行生产,这就是王崇古这么说的根本原因。
表面文章是必须要做的,因为几乎所有事儿,都是由表及里,量变引发质变。
贱儒这种连表面文章都不想做,大叫着放内帑,就可以滋润万木之枯,是一种极端,而对万事万物之间的矛盾,恨不得立刻马上,不顾客观事实,就想要解决所有问题,是另外一种极端。
比如李贽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当初他刚到北衙,就大声喊着无代表不纳税的口号,就是不顾客观现实的典型。
如何在其中找到平衡,就非常考验皇帝陛下的智慧了。
朱翊钧翻动着王国光上奏的奏疏,看了许久,面色凝重的问道:“这个南衙户部尚书傅希挚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什么事儿都跟他有关系”
前徐州府知府陈吾尹、南京大理寺卿舒化、戴凤翔等人、这次的扛着龙旗大纛收银子包括对十五岁以上的织娘征收两钱银子的税,都和傅希挚有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