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一统江山(3/4)
在越地边境,越王早已得到秦军南下的消息,心生不安。他召集文武大臣,面带愁容地问道:“秦军来势汹汹,黄飞虎之名更是如雷贯耳,众卿有何计策能保越地?”
越国大将阮英站出来拱手道:“大王,秦军兵多势大,但我越国山川险峻,可据险而守。只要我军守住峡谷险道,便能拖住秦军,再设伏于林间河边,让其难以深入。”
越王点头,随即下令越军在各要道设伏,派出游击兵团不断骚扰秦军,试图延缓大军前进。
关宁带领先锋队前进至越国边境,行至一片密林之地。只见他凝神细听,目光如炬,对副将说道:“越军地势有利,定会在此设伏,命前队结阵,小心戒备!”
果然,关宁的话音刚落,四周突然响起号角声,密林中箭如雨下,越军埋伏的弓箭手疯狂袭击秦军前锋。关宁面色不改,沉着指挥,命士兵结盾迎击,随后率领精锐骑兵冲入密林,展开反击。
经过数个时辰的激战,越军伏击阵线被逐一突破,先锋队成功开路,继续向越国腹地挺进。
与此同时,黄飞虎率主力军从东南直逼越都建安。他站在军阵前方,举起长枪,向士兵们大声激励道:“大秦军威,所向披靡!越地阻我多年,今日定要一举击破,还南疆百姓以安宁!”
大军士气高涨,纷纷应声。黄飞虎带领军队一路猛攻,越军各路防线被层层击溃,无法抵挡秦军的凌厉攻势。几日后,秦军包围了建安城。
越王站在城楼上,看着被团团围住的都城,神色凄然。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走投无路,叹道:“我越国已是山穷水尽,若能得保百姓一命,便也无憾了。”
他下令开城门,向黄飞虎投降。
黄飞虎率军入城,亲自接收了越王的投降。黄飞虎拱手道:“越王放心,陛下仁德,自会安置越地百姓,您也将得到善待。”
不久后,黄飞虎班师回朝,李宪大喜,在朝堂上嘉奖黄飞虎等将士:“黄将军平定南疆,越地尽归大秦疆域,众将士忠勇无双,实乃我朝之幸!”
自此,越国被纳入秦国版图,成为大秦的南疆行省。李宪下令加强治理,开发越地资源,逐步修筑道路,加强南疆与中央的联系,使得南疆地区更加繁荣稳定。
李宪在朝堂上宣布攻打陈国的计划,决定发动渡江战役。他的目光坚定,向文武百官宣布:“陈国占据江南富庶之地,阻碍我大秦江山南北连通,朕决意亲率大军,渡江攻陈,以取南方。”
大将军黄飞虎与丞相杨安、国师瑶光一同跪拜齐声:“吾皇英明!臣等必竭尽全力,平定陈国。”
李宪立即召集文武众臣展开部署。丞相杨安起身,提出道:“陛下,陈国江防工事稳固,水军也具备一定实力。若我们从水路强攻,胜算未必稳妥。臣建议分三路进攻,主力部队由江东突破;再派两支小股队伍沿上游和下游秘密渡江,牵制陈国军力。”
李宪点头称赞:“丞相之计甚好!命黄飞虎统帅全军,以亲率中军为主攻,副将马骧率东路,先锋关宁沿西路从上游潜入。”
瑶光则在一旁补充道:“陛下,陈国江面水势较强,冬季江水较浅,是最佳进军时机。宜即刻调度兵力,加紧操练水战与渡江技巧,以确保万无一失。”
随后,李宪下旨各地增兵,派遣工匠加紧赶造浮桥、战船,并组织水战训练,同时调集粮草,以保证渡江战役的后勤。
在渡江训练营地,黄飞虎亲自巡视士兵,勉励道:“尔等皆为大秦虎狼之师,陈国虽有江河为险,但我秦军万众一心,定能破之!”士兵们士气高昂,响应着:“破陈夺江,必不负将军所托!”
渡江的策略在经过数周的筹备后逐渐完善,秦国水师逐日演练渡江作战。关宁带领先锋部队秘密抵达江北岸,观察水文地势,并设置哨岗,确保秦军行动隐秘。与此同时,黄飞虎与马骧统领的两路大军也已集结在渡江点,军心昂扬,等待着渡江战役的正式开始。
经过一月的准备,秦国渡江战役的号角在黎明时分吹响。黄飞虎率领主力中军在晨雾中进发,秦军战船如长龙般驶向江心。陈军发现秦军大举渡江,急忙集结船只与兵力进行拦截。然而,黄飞虎指挥有方,亲自站在船头,一声令下,秦军水师鼓声雷动,战船接连不断冲向对岸。秦军先锋关宁的部队也如猛虎般从侧翼突袭,切断陈军后路。
秦军终于踏上江南土地,随即展开猛攻。陈国边防部队纷纷溃败,秦军势如破竹,短短数日内突破陈国江防防线,为大军的深入扫清了障碍。
战役的第一阶段告捷,秦军正式拉开了进攻陈国的序幕。
秦军成功渡江攻破陈国的江防阵地后,黄飞虎命令全军迅速进军,直逼陈国都城建康。陈国一时之间惊恐万状,陈王命全国各地紧急增兵,同时派出重臣礼部尚书周肃带兵堵截秦军。
黄飞虎与马骧会商战事。黄飞虎沉声道:“陈国虽军力薄弱,但此役关乎江南之地,必然会倾尽全力阻拦我军。建康的城墙坚固,若正面进攻,损失可能不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