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炮兵部队(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军,时不我待,机遇稍纵即逝,若我们不及时调整,只会拖累国策。”

    此时,负责粮政的官员李德便插话道:“大将军,李嗣源的提议固然有利,但我认为过于激进。北燕的粮食生产刚刚稳步上升,若改稻为桑,势必会引发粮价上升。百姓买不起粮食,后果不堪设想。”

    李宪沉默片刻,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李德说得对,粮食是民生的根本。我们的政务,一切都应以百姓为重,而不能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改稻为桑是一个危险的冒险政策,若实施不慎,恐会引发民怨。”

    李嗣源脸色有些难看,仍不甘心地辩解道:“大将军,国库亏空已久,如果不想办法增加财政收入,将来只会更难支撑庞大的国防和基础建设。如今各地纺织厂的需求如此旺盛,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机会!”

    李宪站起身,语气凌厉:“机会确实不能错过,但更不能因一时的经济收益而置百姓于水火。李嗣源,你的初衷是好的,但你忘了,我们治理国家,根本在于民心。若百姓因粮食问题产生怨恨,蚕丝再多又有何用?”

    他看向其他官员,继续说道:“改稻为桑表面上能解决眼下的蚕丝问题,但实质上却可能引发更大的粮食危机。百姓需要吃饭,粮食比丝绸更重要。”

    李嗣源见劝说无效,只得拱手:“大将军教训得是,臣鲁莽了。”

    李宪的眼神变得温和了些:“你为国操心,本将军自然知晓。但我希望你们所有人都记住,国家的根本是百姓,他们的福祉才是我们一切决策的核心。蚕丝短缺,我另有对策,不必冒险改稻为桑。”

    议事结束后,李宪对左右说道:“粮食是立国之本,万不可轻易动摇。今后再有类似提议,一定要慎重考虑民生。”

    通过这次议事,李宪坚定了他的治国理念:以民为本,绝不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牺牲百姓的生计。在未来的改革中,李宪将继续推动富民政策,让北燕不仅强盛于经济,更稳固于民心。

    李宪在朝堂上听到各地官员汇报说,北燕的每户人家都已盖好了新的砖瓦房,心中甚为欣慰。站在朝堂中央的他,环视着站立两侧的官员,笑道:“诸位辛苦了,房屋建设这一步走得不错。如今北燕百姓家家有了砖瓦房,生活质量有所提升,这都是你们的功劳。”

    工部尚书赵启拱手道:“大将军言重了,这是上下齐心的结果。如今北燕各地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百姓们都感激您的英明领导。”

    李宪点了点头,正想夸奖,忽然想起了另一个问题:“不过,砖瓦房虽建好了,但我听说不少地方百姓的生活设施还不完备,尤其是厕所问题。你们可曾留意到这方面的情况?”

    赵启愣了一下,随即低头说道:“大将军明鉴,正如您所言,百姓新居虽有了,但确实有部分地方的厕所建设未能跟上。这事的确还没有妥善解决,许多百姓仍然只能用旧的简陋厕所。”

    李宪皱眉沉思,过了一会儿,他拍了拍桌子,语气坚定:“这是大事,不能忽视!百姓新房虽好,但若如厕问题得不到解决,生活质量谈何提高?不如我们再下令,每家每户都建立新的卫生厕所,既要方便他们的日常生活,也要改善居住环境。卫生问题不可忽视,这事要紧!”

    赵启点头应道:“大将军所言极是。我们会立即开始着手安排此事,确保尽快为每家每户建好卫生设施。”

    此时,民政司司长黄志川出声补充道:“大将军,这不仅是生活便利的问题,若厕所设施不完善,污水随意排放,容易引发疾病。这些问题在农村地区尤其明显,若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影响整个北燕的卫生环境。”

    李宪深以为然,点了点头:“黄司长说得对,卫生与百姓健康息息相关。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上的繁荣,必须关注到百姓的细微之处。这次修建厕所的事情务必要做到彻底。既然房子能建好,厕所也必须同样标准。”

    赵启立刻附和:“大将军英明。我们会按您的要求,在各地调配人力和资源,尽快完成厕所以及配套设施的修建。”

    李宪看着官员们,继续说道:“这件事不只是为了应付朝廷的命令,最重要的是让百姓真正受益。你们回去后,一定要和地方官员们多走访,看看百姓实际的需求,别做表面功夫。我们要做到百姓心中。”

    众官员齐声应诺:“大将军所言,吾等必不敢怠慢!”

    李宪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后转向军机大臣刘慎:“刘大人,厕所以外的基础设施,像供水、排污等,也必须跟上。我要北燕的城镇和农村都能享受到这些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你安排人去查清这些问题,必要时增派工匠。”

    刘慎拱手答道:“大将军放心,属下定会尽力而为。我们会全力推进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

    李宪看着众人,最后总结道:“北燕强大,不只是靠武力,也要靠民生。如果百姓生活舒适、安定,北燕就会更稳固。今天的议事就到此为止,各位回去后务必尽快落实我说的,给我三个月的时间,厕所问题必须得到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