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楚国联姻(3/4)
会谨慎行事,但也绝不会任由楚王随意摆布。朕会让他知道,想与大秦联姻,必须付出足够的诚意。”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达成了共识。
楚国的谋划
与此同时,在楚国王宫,楚王与大臣们再次聚集在一起,讨论联姻的下一步计划。
楚王端坐在王座上,冷静地看着下方的臣子,缓缓说道:“大秦的皇帝李宪似乎对我们的联姻提议并不急切。这说明什么?”
大臣魏仲站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这说明李宪谨慎多疑,他并不轻易相信我们。我们必须进一步表明诚意,或者寻找其他办法加深彼此的关系。”
楚王微微点头:“你说得对。李宪此人心思缜密,不会轻易被我们牵着鼻子走。但我们不能让联姻的机会白白溜走。派更多的使者前往大秦,继续谈判,表现出我们的诚意。”
另一位大臣却提出了异议:“陛下,臣以为,不必太过示弱。若我们一味表现出联姻的急切,反而会让大秦看轻我们。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向大乾示好,以此平衡局势。”
楚王眯起眼睛,思索片刻,随后说道:“不,不能太过依赖大乾。大秦的崛起是无法阻挡的,若我们现在站错了队,将来后悔都来不及。李宪之所以暂时拖延,是想考察我们的诚意和决心。既然如此,那就让他看到,我们楚国并非随便动摇的人。”
他一锤定音:“继续推进联姻事宜,同时让边境的军队严加戒备。若大乾有任何异动,我们必须迅速应对。”
李宪的边境视察
几日后,李宪带领一小队亲信,秘密前往与楚国接壤的边境,亲自考察局势。
站在高地上,李宪远眺楚国方向,眉头紧锁:“楚国是否真的对大乾失去了信心?”
随行的将领关宁说道:“陛下,楚国近年来与大乾的关系虽然表面上稳定,但内里波动不断。楚国境内的百姓多次遭受大乾边军的骚扰,怨声载道。或许楚王确实在寻找另一条出路。”
李宪点了点头,心中已有了主意:“不管楚国的意图是什么,朕要掌控全局。边境驻军要时刻保持警惕,若楚国有任何异动,立刻向朕报告。”
关宁抱拳:“陛下放心,末将已经安排了探子密切监视楚国动向,绝不会让他们有机会偷袭。”
李宪冷冷一笑:“楚国想联姻?朕倒要看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
回程途中,李宪的心中已有了一套周密的计划。他决定利用楚国的这次联姻提议,将其变成大秦扩张南方势力的契机。而与此同时,他也没有放松对大乾的防范,毕竟李乾坤绝不会坐视大秦继续崛起。
李宪怀着几分忐忑,走向坤宁宫。虽为帝王,面对燕青柔,他始终有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情感。燕青柔不仅是大秦的皇后,更是曾经北燕的公主,代表着他对往昔的承诺与责任。如今楚国提出联姻的提议,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然而,他也深知,燕青柔的感受在这件事中至关重要。
推开坤宁宫的大门,宫内一片安静。李宪步履轻缓地走进内殿,只见燕青柔正在桌旁静静品茶,神态安然。她抬眼看向李宪,目光清澈,仿佛早已看穿了他的心思。
“陛下今日怎么有空来臣妾这里?”燕青柔轻笑,语气里带着一丝调侃。
李宪叹了口气,走到她身旁坐下,沉默片刻后,终于开口:“青柔,朕有一事想与你商量,怕是你已经猜到。”
燕青柔放下茶杯,笑意更深:“陛下说的可是楚国的联姻提议?”
李宪一愣,随即无奈地点了点头:“果然瞒不过你。楚王提出要将公主嫁给朕,以联姻的名义拉拢两国。朕的确在权衡此事,但又担心你会介意。”
燕青柔噗嗤一笑,抬眼打量着李宪:“陛下,您可是大秦的皇帝,后宫中多几位妃嫔,子嗣众多,这是理所应当的事。臣妾虽是前朝公主,但身为皇后,理应以大局为重。”
李宪目露柔情,抓住她的手,轻声道:“青柔,朕知道你心胸宽广,但你我同舟共济多年,朕不想让你心里有一丝不快。你若不愿,朕便推了这门联姻。”
燕青柔摇了摇头,笑容温柔:“陛下,您是为了大秦的国运,臣妾岂会为这点小事耽误国事?楚国联姻未必真心,臣妾明白您有您的打算,后宫的事情,我自会处理妥当。只是陛下若答应了楚国,也得谨慎行事,免得中了他们的计策。”
李宪看着燕青柔,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他一直知道她贤良淑德,今日却更感她的体贴与大度。他低声说道:“青柔,朕一生有你在侧,已是足矣。”
燕青柔轻轻笑了笑,眼中带着些许深情:“陛下,臣妾只盼大秦国泰民安,您作为天下的共主,后宫多些子嗣,也是国运所需。臣妾相信,无论局势如何变化,您都能应对自如。”
李宪握住她的手,眼神坚定:“朕心中对你一如从前,永不会变。”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已达,心中尽是彼此信任与理解。
朝堂上的决策
第二日,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达成了共识。
楚国的谋划
与此同时,在楚国王宫,楚王与大臣们再次聚集在一起,讨论联姻的下一步计划。
楚王端坐在王座上,冷静地看着下方的臣子,缓缓说道:“大秦的皇帝李宪似乎对我们的联姻提议并不急切。这说明什么?”
大臣魏仲站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这说明李宪谨慎多疑,他并不轻易相信我们。我们必须进一步表明诚意,或者寻找其他办法加深彼此的关系。”
楚王微微点头:“你说得对。李宪此人心思缜密,不会轻易被我们牵着鼻子走。但我们不能让联姻的机会白白溜走。派更多的使者前往大秦,继续谈判,表现出我们的诚意。”
另一位大臣却提出了异议:“陛下,臣以为,不必太过示弱。若我们一味表现出联姻的急切,反而会让大秦看轻我们。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向大乾示好,以此平衡局势。”
楚王眯起眼睛,思索片刻,随后说道:“不,不能太过依赖大乾。大秦的崛起是无法阻挡的,若我们现在站错了队,将来后悔都来不及。李宪之所以暂时拖延,是想考察我们的诚意和决心。既然如此,那就让他看到,我们楚国并非随便动摇的人。”
他一锤定音:“继续推进联姻事宜,同时让边境的军队严加戒备。若大乾有任何异动,我们必须迅速应对。”
李宪的边境视察
几日后,李宪带领一小队亲信,秘密前往与楚国接壤的边境,亲自考察局势。
站在高地上,李宪远眺楚国方向,眉头紧锁:“楚国是否真的对大乾失去了信心?”
随行的将领关宁说道:“陛下,楚国近年来与大乾的关系虽然表面上稳定,但内里波动不断。楚国境内的百姓多次遭受大乾边军的骚扰,怨声载道。或许楚王确实在寻找另一条出路。”
李宪点了点头,心中已有了主意:“不管楚国的意图是什么,朕要掌控全局。边境驻军要时刻保持警惕,若楚国有任何异动,立刻向朕报告。”
关宁抱拳:“陛下放心,末将已经安排了探子密切监视楚国动向,绝不会让他们有机会偷袭。”
李宪冷冷一笑:“楚国想联姻?朕倒要看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
回程途中,李宪的心中已有了一套周密的计划。他决定利用楚国的这次联姻提议,将其变成大秦扩张南方势力的契机。而与此同时,他也没有放松对大乾的防范,毕竟李乾坤绝不会坐视大秦继续崛起。
李宪怀着几分忐忑,走向坤宁宫。虽为帝王,面对燕青柔,他始终有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情感。燕青柔不仅是大秦的皇后,更是曾经北燕的公主,代表着他对往昔的承诺与责任。如今楚国提出联姻的提议,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然而,他也深知,燕青柔的感受在这件事中至关重要。
推开坤宁宫的大门,宫内一片安静。李宪步履轻缓地走进内殿,只见燕青柔正在桌旁静静品茶,神态安然。她抬眼看向李宪,目光清澈,仿佛早已看穿了他的心思。
“陛下今日怎么有空来臣妾这里?”燕青柔轻笑,语气里带着一丝调侃。
李宪叹了口气,走到她身旁坐下,沉默片刻后,终于开口:“青柔,朕有一事想与你商量,怕是你已经猜到。”
燕青柔放下茶杯,笑意更深:“陛下说的可是楚国的联姻提议?”
李宪一愣,随即无奈地点了点头:“果然瞒不过你。楚王提出要将公主嫁给朕,以联姻的名义拉拢两国。朕的确在权衡此事,但又担心你会介意。”
燕青柔噗嗤一笑,抬眼打量着李宪:“陛下,您可是大秦的皇帝,后宫中多几位妃嫔,子嗣众多,这是理所应当的事。臣妾虽是前朝公主,但身为皇后,理应以大局为重。”
李宪目露柔情,抓住她的手,轻声道:“青柔,朕知道你心胸宽广,但你我同舟共济多年,朕不想让你心里有一丝不快。你若不愿,朕便推了这门联姻。”
燕青柔摇了摇头,笑容温柔:“陛下,您是为了大秦的国运,臣妾岂会为这点小事耽误国事?楚国联姻未必真心,臣妾明白您有您的打算,后宫的事情,我自会处理妥当。只是陛下若答应了楚国,也得谨慎行事,免得中了他们的计策。”
李宪看着燕青柔,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他一直知道她贤良淑德,今日却更感她的体贴与大度。他低声说道:“青柔,朕一生有你在侧,已是足矣。”
燕青柔轻轻笑了笑,眼中带着些许深情:“陛下,臣妾只盼大秦国泰民安,您作为天下的共主,后宫多些子嗣,也是国运所需。臣妾相信,无论局势如何变化,您都能应对自如。”
李宪握住她的手,眼神坚定:“朕心中对你一如从前,永不会变。”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已达,心中尽是彼此信任与理解。
朝堂上的决策
第二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