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收服吐蕃(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朝中,李宪、瑶光与杨安继续运筹帷幄;而在西北,高顺正逐步巩固新领土的统治,一个更加稳固的大秦王朝正徐徐展开。

    就在文成公主与高顺达成协议之后,吐蕃表面上已归顺秦国,然而暗流涌动。文成公主的丈夫,前吐蕃国王松赞干布,心中并未甘愿屈服。他深知吐蕃的失败令王室蒙羞,而他作为国王,不仅失去了王位,更失去了国家的控制权。松赞干布不能容忍这种耻辱,开始秘密组织王室残余势力,策划一场反叛,以夺回逻些城,恢复吐蕃昔日的荣耀。

    松赞干布的余党虽已分散,但吐蕃山脉深处仍有许多忠于王室的贵族和勇士,且这些人对秦国的统治心怀不满。松赞干布利用这些人的不甘与仇恨,暗中召集他们,并承诺若能成功复国,必将重新分封土地,重塑吐蕃的荣光。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松赞干布与心腹将领们聚集在偏远的山寨内,地图铺在他们面前,烛光下的每一个人眼中都燃烧着复仇的怒火。

    “王上,”一位年长的将领沉声道,“我们这些残部势单力薄,如何能够与秦军抗衡?如今他们已占领逻些,军队训练有素,我们难以正面对敌。”

    松赞干布面色冷峻,目光如鹰般锐利:“正面对抗,我们自然无法胜过秦国的大军。但高顺手下的兵力虽强,驻守的军队却有限。他们若要长久驻守西北,必须分散力量,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另一名年轻的将领点头附和:“高顺此人固然勇猛,但他最大的弱点是对吐蕃风土人情不够了解。我等熟悉这片山川河谷,可利用地形进行突袭,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松赞干布冷笑一声:“对,我们将采用游击战术,袭扰他们的粮道与交通线,迫使他们疲于奔命。等到高顺难以应对之时,我军便可趁机夺回逻些。”

    将领们纷纷点头赞同,计划逐渐成形。松赞干布看着地图,目光坚定:“从今天开始,我们必须迅速集结一支精锐力量,第一步,就是要确保我们对这片土地的控制权。”

    然而,高顺的军中并非全无准备。自从平定吐蕃后,他一直保持警惕,未曾掉以轻心。高顺深知,吐蕃虽降,但松赞干布心怀不甘是可以预见的。他早已部署探子密切监视吐蕃王室的残余势力,任何异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线。

    就在松赞干布的计划逐步展开之时,急报传入高顺的军营。一名斥候满身风雪,飞奔进了军帐,单膝跪地:“将军,吐蕃王松赞干布集结残余部队,意图夺回逻些,叛乱已然发动!”

    高顺眉头微皱,眼神瞬间冷冽:“果然,松赞干布不甘失败,叛乱还是爆发了。”他随即转身,对副将周康下令:“立刻召集各部将领,严防叛军袭击,尤其是粮道和城内要害之地。我要亲自统领陷阵营,率军平叛!”

    不久,军帐中已集结了各位将领,气氛紧张而严肃。高顺面色冷峻,简短地向众将士说明了松赞干布的动向,并部署平叛计划。

    “松赞干布依仗熟悉地形,必会利用山地作战,我们不可贸然追击。首要之务是稳住城防,防止逻些失守。”高顺目光扫过在场的将领,继续说道,“周康,你率一支精锐部队驻守城内,不得松懈半分,若有任何敌情,立刻通报。”

    周康抱拳道:“末将领命,定不负将军所托。”

    高顺点了点头,转向另一名将领:“赵威,你率骑兵营护住粮道和交通要道,确保补给不被截断。”

    赵威沉声应道:“末将明白,必会护好粮道。”

    就在此时,文成公主也得到了消息,得知自己的丈夫松赞干布竟然发动了叛乱,她心中十分复杂。她知道松赞干布一心想要复国,但这场叛乱只会让更多的吐蕃百姓再次陷入战火,痛苦加剧。公主决定亲自前往见高顺,与他商议对策。

    夜色中,文成公主走进高顺的营帐。高顺见她前来,微微点头:“公主,你来的正好。如今松赞干布发动叛乱,我正计划如何应对。”

    文成公主神色凝重,走上前低声说道:“将军,我知松赞的脾性,他这次绝不会轻易罢休。他熟悉吐蕃地形,又拥有一定的民众支持,这场战斗可能会旷日持久。”

    高顺点了点头,沉思片刻:“公主既然了解松赞干布的计划,不知是否愿意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协助我军平定此乱?”

    文成公主神情复杂,缓缓说道:“将军,我虽然是松赞的妻子,但我不愿意看到更多的吐蕃百姓陷入痛苦。叛乱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我愿意协助将军平定此事,但我请求将军在战后宽待那些被胁迫参战的百姓。”

    高顺望着文成公主,眼中闪过一丝敬意:“公主的大义让人钦佩。你放心,平叛之后,凡是被迫参与的吐蕃百姓,我绝不会加以为难。”

    文成公主点了点头,随即开始将她所知的松赞干布的计划和行军路线详细告知高顺。两人商议良久,制定了应对叛军的计划。

    高顺随即命令各部队严加防范,全面布防,以应对松赞干布即将发动的袭击。西北的夜空下,一场关系吐蕃与秦国命运的决战悄然逼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