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泰姬妃(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丞相杨安抱拳道:“恭喜陛下,皇子果然不同凡响,才周岁便如此机灵,实乃我大秦之福!”

    大将军高顺也在一旁附和道:“陛下真是有福,皇子聪慧,泰姬妃又有孕,真乃祥瑞之兆。”

    李宪满意地点头,向众臣举杯:“今日是喜上加喜,朕与爱卿们同乐!”说完,便与众臣共饮一杯。整个大殿中一片欢腾,杯盏交错,笑声不绝。

    这时,泰姬妃款款而来,身着一袭柔美的浅色礼服,含笑向李宪和皇后行礼,举止端庄又带有异域风情,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李宪见她到来,关切地问道:“泰姬,你身怀有孕,不必特意前来。今日宴会是为你和天元庆祝,若身体不适,早些回宫休息便是。”

    泰姬妃微微福身,温柔地回道:“陛下盛情,臣妾不敢不来,况且今日也是皇子的小庆典,臣妾更愿前来道贺。”

    燕青柔微笑着向泰姬妃点点头,温柔地说:“妹妹身子金贵,若有任何不适,记得告诉宫中医官。我们姐妹同在后宫,理应相互扶持。”

    泰姬妃眼中流露出感激之色,柔声道:“皇后娘娘对臣妾如此关爱,臣妾感激不尽。”

    宴席间,李宪不时与李天元逗趣,小小的李天元睁着大大的眼睛,不时地发出咯咯笑声,惹得周围的臣子和宫人纷纷夸赞皇子聪慧。宴会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中进行着,而泰姬妃与皇后的和睦也让李宪心生欢喜,心中感到无比的满足与自豪。

    宴会继续进行,李宪欣赏着面前的盛景,心中充满了对大秦未来的憧憬。席间,他时而低声与燕青柔交谈,时而亲切地与泰姬妃问候,让两位妃嫔感到温暖无比。看到臣民和睦、家室安定,李宪不由得感慨道:“今日之盛世,乃朕与众卿共同奋斗而得。朕希望大秦子民无论远近,都能共享繁华,免受战乱之苦。”

    丞相杨安听后,立刻站起,拱手回道:“陛下有大志,有仁心,百姓得以安居,臣等深感荣幸,愿为大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高顺大将军也豪情万丈地站起举杯:“陛下雄才大略,臣愿带领大秦将士,保卫国土,绝不容敌寇入侵!”

    李宪欣然点头,举杯与众臣相碰,朗声道:“好!朕与诸位共饮此杯!”

    当酒杯碰撞之声响起,满堂宾客纷纷举杯饮尽。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哭声响起,却是小小的李天元因杯盏声吵醒,稚嫩的哭声在大殿中引起一阵善意的笑声。

    李宪闻声,脸上带着柔和的笑意,俯身轻轻拍了拍李天元的小背,低声安抚:“天元不怕,有父皇在。”他温柔的声音让李天元渐渐止住了哭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望着李宪,仿佛听懂了父皇的安慰似的,露出微微的笑容。

    看到这温馨的一幕,泰姬妃忍不住轻声感叹:“皇子聪慧,未来必成大器,定能光耀我大秦。”

    燕青柔轻轻握住李天元的小手,目光温柔地看着他,带着母亲特有的慈爱,说道:“臣妾只希望他平安健康,其他并不重要。”

    李宪听后,目光在燕青柔与泰姬妃之间流转,微微一笑:“天元能有你们这样的母亲,是他的福分。”接着,他握住皇后的手,继续说道,“青柔,有你在,朕心安。”

    随后,李宪将目光转向在座的群臣,略带感慨地说道:“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今日的大秦已成一统,朕与诸位共同守护这片河山,未来的和平盛世,不仅是天元和诸皇子的福,更是天下万民的福。”

    在座的文武百官听到这番话,纷纷拱手齐声应和:“陛下圣明!”

    宴会至夜深方散,李宪亲自送燕青柔、泰姬妃与小皇子李天元回宫。一路上,宫灯照映着李天元天真无邪的笑颜,也映照着皇后与泰姬妃相互扶持的和睦之情。李宪望着眼前的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满足与安慰,也坚定了带领大秦走向辉煌的决心。

    宴会之后,朝廷内外一片欢腾,大秦子民皆感念皇帝与皇室的恩德,而李宪与皇室的和睦共处也成为了宫中一段佳话。

    次日清晨,宫中传来喜讯:太医诊断发现泰姬妃怀有双生子,竟是双胞胎。这一消息迅速传入乾清宫,李宪闻讯后,难掩喜悦之情,立刻召见太医前来复诊。

    待太医候在殿前,李宪步入正殿,目光炯炯,语气中透着一丝激动:“朕听闻泰姬妃怀有双胞,是否属实?”

    太医立刻跪地叩拜,恭敬地回禀道:“回陛下,臣确实复查过多次,泰姬妃脉象平稳,却是明显的双生之脉,双胞胎无疑!”

    李宪听罢,忍不住朗声大笑,眉宇间的喜悦显而易见。他随即吩咐道:“好!立刻去传旨,宣告全宫!泰姬妃怀有双生,乃我大秦之福。”

    消息传出,后宫嫔妃们纷纷赶来道贺,燕青柔皇后也亲自前往泰姬妃的寝殿探望她。两人见面时,泰姬妃扶着腹部,面带欣慰之色。燕青柔握住她的手,关切地说道:“妹妹真是大福之人,怀上双子,真是天大的喜事。皇上一定非常高兴。”

    泰姬妃脸上也带着喜悦,微微点头:“多谢姐姐惦记,妾身身子无碍,也很幸运,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