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设内阁人事变动 统宫内再履新职(1/2)
杜延年也秒懂祁翀显然并不属意王丘一之意,提议道:“不如从现有的六部尚书中选二人入阁,如何?”
“吏部、户部为六部之首,臣以为这二部的尚书可堪此任。”
“臣以为御史中丞陈怀礼、大理寺卿邱维屏也堪大用。”
入阁的三人纷纷发表着自己的意见,祁翀略一思索道:“那就陆、向两位尚书和陈中丞吧!那他三人的缺何人来补?”
“康安国可接吏部,户部嘛,臣建议让王平章接任!”杜延年不失时机地为王丘一求个要职。
“康安国接吏部朕不反对,但王平章还真不能接户部。”祁翀笑了笑对王丘一解释道,“王卿,不瞒你说,此次你不但不能入阁,还要离京,去地方任职。”
“地方?”王丘一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要被贬出京城,呼吸顿时急促起来。
“征南战事顺利,东吴之地早晚要落入我大渊囊中,往南方选派官员是当务之急。而且必得是德才兼备的股肱之臣朕才能放心地放到南边去,尤其是建州,那里是东吴故都南都城所在之地,当地士人与东吴杨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情况极为复杂。目前庆王和项国公还在南都,还能镇得住,随着战线南移,他二人也不能一直待在南都,董肇只是挂名江南路经略安抚使,但实际上也不会在南都待着,届时,没有一位能臣坐镇建州,朕是无法安心的。”
“陛下的意思是让臣去建州?”
“没错,朕打算让你担任江南路经略同知。你曾在军中任职,对军事有所通晓,又久任文官,治理地方应该不在话下。你可以按现有品级挂职江南路,过几年回京,朕许你入阁!”
“臣领旨!”王丘一激动地领旨谢恩,这是真正的信任和重用,他自己岂会不知?
“王平章不能接户部,那谁来接?”罗汝芳问道。
“若朝中无合适之人,不妨从地方调任。”王丘一心情好,脑子也活络起来。
“各州刺史品级不够,而品级够的经略安抚使要么刚到任不久,不宜再行变动,要么年纪老迈,纯粹就是去养老的,既能任事又可调动的......就只剩泰源路陈怀哲、荆湖路展骞、河西路王彦鸾和淮阳路元震了!”杜延年在心中将各路官员点算了一遍道。
“陈怀哲?跟陈怀礼是......”
“同族兄弟,比陈中丞小两岁。”
“哦!那就他吧,先顶上去再说。荆湖路展骞,此人朕在江北大营见过一次,做事还算用心,此次南征筹措军粮他算是没少出力,就让他接任礼部吧!袁尚书去通政司接替许衍,许衍接替陈中丞,元震接康安国的位置,至于河西路——西北打仗,暂时不宜人事变动,王彦鸾就先不动了。”
“臣领旨。那新设的学部和邮部呢?”
“邮部由方深甫任尚书,邮部其他人选,内阁跟他一起议定。学部让李勉去吧,把国子监也纳入学部辖下,他们李家一向都是做学问的,这个差使应该比工部更适合他。对了,杜相,让尧卿先生早点回来吧,南唐打算撤兵了,那边也不大需要他再做什么了,给他在学部留个职位,这老先生不是喜欢教书吗?这回就让他管这事儿!”
“那臣就替尧卿谢陛下恩典了!”
“最后一个工部,朕属意让张荐接任,不过,只怕会有人反对啊!”祁翀笑着望向林仲儒。
果然,林仲儒连连摇头:“陛下,张荐一个小吏出身之人,能做到一部的侍郎已是陛下天大的恩典,做一部尚书?这是前所未有之事,决计不可、决计不可!”
“一介小吏成为一部堂官,这的确是前所未有的,可是朕眼下要工部做的事也正是前所未有之事,这件前所未有之事还真得张荐这个前所未有的尚书来办不可!”祁翀说着从书案上取出了一份奏折,示意奉忠拿给了林仲儒等人阅看。
“张荐昨日进宫见了朕,给朕呈上了这份开矿条陈,将京兆府附近所有矿脉的具体走向、矿脉属性、开采深度、开采难度、开采方法以及炼制事项等等写了个清清楚楚!这一点,你们谁能做到?这其中,有一座煤矿、一座铜矿、一座铅银矿已经在开采了,还有一座金矿在准备当中。半年啊!他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还是边监督修路边找矿,就做到了这一点!别说一个工部尚书了,朕都恨不能给他封个爵!你们谁要是也能做到这一点,朕一定给你们封个爵位!”祁翀沉着脸扫视着众人道。
“张侍郎劳苦功高,臣以为,工部这个尚书位置非他莫属!”柳敬诚立即附和道。谁都看得出来,陛下是铁了心要让张荐做这个尚书了,这关头,再反对就是自找倒霉了。
杜延年、罗汝芳、王丘一三人自然也是附和,林仲儒面红耳赤,也不得不闭了嘴。他脸红倒不是因为祁翀的不悦,而是因为张荐呈给皇帝陛下的那封奏章他竟然看不懂!
里面充满了大量的术语,什么“铅铜取穴”、“铅银共生”、“山之见荣”、“上赭下铁”,看着字都认识,内容却一句不懂,而陛下和张荐显然是懂的!这一瞬间,他突然觉得自己
“吏部、户部为六部之首,臣以为这二部的尚书可堪此任。”
“臣以为御史中丞陈怀礼、大理寺卿邱维屏也堪大用。”
入阁的三人纷纷发表着自己的意见,祁翀略一思索道:“那就陆、向两位尚书和陈中丞吧!那他三人的缺何人来补?”
“康安国可接吏部,户部嘛,臣建议让王平章接任!”杜延年不失时机地为王丘一求个要职。
“康安国接吏部朕不反对,但王平章还真不能接户部。”祁翀笑了笑对王丘一解释道,“王卿,不瞒你说,此次你不但不能入阁,还要离京,去地方任职。”
“地方?”王丘一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要被贬出京城,呼吸顿时急促起来。
“征南战事顺利,东吴之地早晚要落入我大渊囊中,往南方选派官员是当务之急。而且必得是德才兼备的股肱之臣朕才能放心地放到南边去,尤其是建州,那里是东吴故都南都城所在之地,当地士人与东吴杨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情况极为复杂。目前庆王和项国公还在南都,还能镇得住,随着战线南移,他二人也不能一直待在南都,董肇只是挂名江南路经略安抚使,但实际上也不会在南都待着,届时,没有一位能臣坐镇建州,朕是无法安心的。”
“陛下的意思是让臣去建州?”
“没错,朕打算让你担任江南路经略同知。你曾在军中任职,对军事有所通晓,又久任文官,治理地方应该不在话下。你可以按现有品级挂职江南路,过几年回京,朕许你入阁!”
“臣领旨!”王丘一激动地领旨谢恩,这是真正的信任和重用,他自己岂会不知?
“王平章不能接户部,那谁来接?”罗汝芳问道。
“若朝中无合适之人,不妨从地方调任。”王丘一心情好,脑子也活络起来。
“各州刺史品级不够,而品级够的经略安抚使要么刚到任不久,不宜再行变动,要么年纪老迈,纯粹就是去养老的,既能任事又可调动的......就只剩泰源路陈怀哲、荆湖路展骞、河西路王彦鸾和淮阳路元震了!”杜延年在心中将各路官员点算了一遍道。
“陈怀哲?跟陈怀礼是......”
“同族兄弟,比陈中丞小两岁。”
“哦!那就他吧,先顶上去再说。荆湖路展骞,此人朕在江北大营见过一次,做事还算用心,此次南征筹措军粮他算是没少出力,就让他接任礼部吧!袁尚书去通政司接替许衍,许衍接替陈中丞,元震接康安国的位置,至于河西路——西北打仗,暂时不宜人事变动,王彦鸾就先不动了。”
“臣领旨。那新设的学部和邮部呢?”
“邮部由方深甫任尚书,邮部其他人选,内阁跟他一起议定。学部让李勉去吧,把国子监也纳入学部辖下,他们李家一向都是做学问的,这个差使应该比工部更适合他。对了,杜相,让尧卿先生早点回来吧,南唐打算撤兵了,那边也不大需要他再做什么了,给他在学部留个职位,这老先生不是喜欢教书吗?这回就让他管这事儿!”
“那臣就替尧卿谢陛下恩典了!”
“最后一个工部,朕属意让张荐接任,不过,只怕会有人反对啊!”祁翀笑着望向林仲儒。
果然,林仲儒连连摇头:“陛下,张荐一个小吏出身之人,能做到一部的侍郎已是陛下天大的恩典,做一部尚书?这是前所未有之事,决计不可、决计不可!”
“一介小吏成为一部堂官,这的确是前所未有的,可是朕眼下要工部做的事也正是前所未有之事,这件前所未有之事还真得张荐这个前所未有的尚书来办不可!”祁翀说着从书案上取出了一份奏折,示意奉忠拿给了林仲儒等人阅看。
“张荐昨日进宫见了朕,给朕呈上了这份开矿条陈,将京兆府附近所有矿脉的具体走向、矿脉属性、开采深度、开采难度、开采方法以及炼制事项等等写了个清清楚楚!这一点,你们谁能做到?这其中,有一座煤矿、一座铜矿、一座铅银矿已经在开采了,还有一座金矿在准备当中。半年啊!他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还是边监督修路边找矿,就做到了这一点!别说一个工部尚书了,朕都恨不能给他封个爵!你们谁要是也能做到这一点,朕一定给你们封个爵位!”祁翀沉着脸扫视着众人道。
“张侍郎劳苦功高,臣以为,工部这个尚书位置非他莫属!”柳敬诚立即附和道。谁都看得出来,陛下是铁了心要让张荐做这个尚书了,这关头,再反对就是自找倒霉了。
杜延年、罗汝芳、王丘一三人自然也是附和,林仲儒面红耳赤,也不得不闭了嘴。他脸红倒不是因为祁翀的不悦,而是因为张荐呈给皇帝陛下的那封奏章他竟然看不懂!
里面充满了大量的术语,什么“铅铜取穴”、“铅银共生”、“山之见荣”、“上赭下铁”,看着字都认识,内容却一句不懂,而陛下和张荐显然是懂的!这一瞬间,他突然觉得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