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读书写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小弟小妹可曾读书写字?”

    “不曾,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家只认得一二三四,这还是为了给鱼称重而学的。”

    “在下家祠设有学堂,现在先生教有三四子,如若姑娘不嫌弃,可让小弟小妹跟着一起读书写字。”

    我们祖祖辈辈都被困在这小渔村,靠天靠海吃饭,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如果小弟小妹继续这样生活,这将来的日子还是不好过。要是会读书写字,虽然还谈不上能考取功名,但起码以后还能当个教书先生。

    只是这学费是个问题,而且路途遥远,来回不便。于小安心里想着就想拒绝。

    萧恒似乎看出了于小安心中的疑虑:“姑娘放心,就让小弟小妹旁听,家中不少家生子也会旁听,先生不予辅导,能学成什么样全靠自己。不过小弟小妹若有不明白的可以来书房找我。”

    “多谢公子,只是小弟小妹尚小,路途遥远,我不放心她们两个单独来往。”

    “姑娘可以同去。姑娘也可在学堂旁听。”

    可我白天还有生计要干啊,于小安心里犯愁。

    “姑娘煮的一手好鱼汤,姑娘放完学可以到我家厨房帮衬。工钱也可养活姑娘和小弟小妹了。”

    “万万不可再送我钱财。”

    “姑娘放心,姑娘的工钱和旁的厨娘是一样的。”

    “这样姑娘无需每日来往,只是委屈姑娘和小弟小妹住在下人房里。”

    于小安心里明白表面上看似公事公办,实际上这萧公子送了个大人情给自己,就怕她拒绝。

    不过想到能让小弟小妹读书写字,于小安思索片刻立马答应了下来:“今后还要叨扰公子多多关照。”

    “姑娘言重了。”

    送别萧公子,于小安环顾她的小木屋,这木屋从她出生到现在一直陪伴着她。父母和爷爷都不在了,屋子还在。虽然它已经老旧,风大点就吱吱呀呀叫唤,但是就是这木屋为她们遮风挡雨,这里有她的一切回忆。突然之间很是舍不得。

    这年纪还没大就这么多愁善感,不行不行,又不是不回来了。

    于小安振作起来,从锦盒中取出一锭白银,揣着就去找了宋叔。

    “叔。”

    “丫头,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

    “叔,我在城里找了个厨娘的活干,东家对我很好,能让小弟小妹在学堂旁听。”

    “能进城学点本事是大好事儿,只是你一个人在城里人生地不熟,多少要受点委屈,叔舍不得。”

    “叔,一点点委屈算不了什么的。我都死过两回了。”

    “是叔想多了,叔相信你。”

    “叔,您就放心吧。我一定把小弟小妹带好,得空了我就回来看您。”

    “好,丫头,你就放心去吧。”

    “叔,我家也没什么东西,就一个小破屋子麻烦叔帮我照看一下。”

    “这点小事儿包在叔身上。”

    于小安掏出银子:“叔,您救了我两次,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无以回报。这次出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再见到叔。这是东家给的订金,东家尝过我煮的鱼汤赞不绝口,订金也比别人多给了些,叔一定要收下。我和小弟小妹过去不愁吃穿也用不上。”

    “叔哪能要你的银子。”

    “叔,你不收下我就不去城里了。再说以后如果房子需要修缮,还需要叔花钱。”

    “不能不能,房子大家伙儿都会帮忙的。你安心去,银子带着,其他的都有我呢!”

    “叔。”于小安流着泪跪下,“叔不收,我就不起来。”

    “这,这孩子,就是这么执拗。”

    “收下吧,元宝他爸,你不收安丫头是不会起来的。”宋婶儿在旁劝道:“这也是安丫头的一片心意,你收了她才能放心地去城里。”

    “好吧好吧,叔给你保管好,等你回来了再还给你。”

    “谢谢叔。”

    第二日一早萧恒就派了马车来接于小安姐弟三人。

    简单整理了些许衣物,回头再看一眼宋叔宋婶儿和小木屋,趁着眼泪还没掉下来,于小安赶紧上了马车。

    小弟小妹长这么大还没坐过这么宽敞的马车,这里摸摸,那里瞧瞧,兴奋不已。萧公子又带了很多他们喜爱的吃食,一路上两个娃娃丝毫没有远离家乡的忧愁。

    原本于小安还红着眼睛,看见他们两个,想想以后他们都能读书写字了,心中也渐渐欢喜起来。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

    到了萧府,萧恒就带着姐弟三人安顿起来。

    萧府很大,步步生景,或假山鱼池,或亭台楼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曲径通幽,或雕梁画栋,或檐角飞翘,于小安的一双眼睛完全不够用,从未见过这么别致的景色。这回廊也似走不完,弯弯绕绕着来到了一处小院。

    “于姑娘,不巧下人房都住满了,正好这里还有一间小院闲置着,这个小院离学堂也近,周围比较安静,不会有人打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