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十二支“圣火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这样成了贝鲁斯的贴身侍卫,每天就是护卫贝鲁斯。

    太子建立了自己的侍卫队,我还要帮助训练侍卫,我成了侍卫队长。

    刘桃枝成了间谍分队长,专门收集情报和执行暗杀任务。

    通过审讯被俘刺客,这是东罗马帝国勾结萨珊王朝内部宗室成员密谋的刺杀行动,谋划刺杀太子来祸乱萨珊王朝的目的,

    但是跑了刺客头子“毒蝎”,案子进行不下去了。

    阿尔发亲王大多时候都军营,很少出现在王城,没有发现可疑行为。

    这些死士“刺客”平时都是散居,基本都是单线联系,线索推进很慢。

    太子贝鲁斯的伤情是一天好过一天,亲王阿尔发还探视了几次太子贝鲁斯。

    酷刑之下焉能丸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被杀死的刺客是可悲的,被俘虏的刺客就是可怜的。

    人类忍受生理痛苦是有极限的,没有撬不开的嘴!

    当一个赤条条的汉子被吊起来,用皮鞭抽的体无完肤,然后在身上蘸上蜂蜜,让蚂蚁和老鼠啃食,如果挺了两个时辰不交代,再把浓盐水泼在他的身上,继续让他皮开肉绽。

    最后每隔一个时辰用木签穿他的脚趾头,然后再穿手指头。

    ……

    人性的恶是你想不到的,几乎没有人能挺住酷刑。

    如果挺住了,那就继续把他的伤疤一个个挑开,新的酷刑重复,直到撬开他的嘴。

    死士就是死士,他们大多选择咬舌自尽,不过还是有一个叛变了。

    “毒蝎”出生于萨珊,混迹于市井和乡村,他像泥鳅一样滑手。

    猎人肯定比猎物有耐心!潜伏了半个月,终于发现了“毒蝎”。

    “毒蝎”平时就窝藏在玉龙王城的西郊贫民窟,几乎就不出门。

    一个月后,潜伏的暗哨发现了“毒蝎”。“毒蝎”自以为他安全了,于是开始出门活动。

    为了放长线钓大鱼,只能派人跟踪“毒蝎”。

    暗哨回来报告,这半个月,“毒蝎”去了卡莎郡王府,埃斯顿公爵府,普利特公爵府,立夫顿公爵府,并且和阿尔法亲王府的管家喝了酒。

    当暗哨把这些情报报告给太子时,太子都吓傻了。

    萨珊波斯王朝是全民信奉“拜火教”的国家,即使在今天的现代社会,还有很多中东人信奉“拜火教”。

    萨珊王朝能和东罗马帝国在争霸中取得胜利,靠的就是两个法宝。

    一个是“拜火教”的号召力。

    另外一个就是十二支“圣火令”,十二支“圣火令”就是萨珊王朝的十二个主力野战部队。

    贝鲁斯的父亲伊思埃可是通过血腥的暴力夺取的王位,虽然他取得了优势,但是萨珊王朝还有一半权利被其它贵族把持。

    伊思埃取得六个“圣火令”,另外六个“圣火令”在其它贵族手里,也就是说伊思埃有全国一半的兵力。

    伊思埃坐上国王不久,其它贵族并不是完全臣服他,然后他的两个儿子还有竞争矛头。

    萨珊波斯王朝虽然在对外战争上屡屡胜利,但是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

    十二支“圣火令”就是军队的控制权,谁拥有“圣火令”谁就拥有军权。

    伊思埃取得国王宝座时,杀了很多贵族,包括其它握有军权贵族的亲属。

    东罗马帝国侦知这个信息后,立刻就派入奸细打入萨珊王朝之内,现在萨珊王朝就处于火山爆发的危险时机。

    “毒蝎”联络的都是握有军权的贵族,甚至还有弟弟阿尔发亲王的亲信。

    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十二支“圣火令”分别是日月、水、火、风、雷、金、木、土、电、雨、星。

    伊思埃亲领日师,月师、火师。

    太子率领风师。

    阿尔发亲王率领水师、雷师。

    卡莎郡王率领金师、星师。

    埃斯顿公爵率领土师、雨师。

    普利特公爵掌领电师。

    立夫顿公爵掌领木师。

    太子在一个国家中地位超然,太子实力太强会威胁国王,太子实力太弱会给国家带来动荡。

    古今中外大多王朝实行的都是嫡长制。

    嫡长制虽然有缺点,但是它有一个天大的优点。

    那就是能稳定王朝。

    “选贤制”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容易造成“夺嫡”的政治动荡。

    再说了,“贤”和“愚”都是不同立场得出的结论。人的主观选择性多,王朝容易形成多股的夺嫡政治势力。

    甚至出现武力夺嫡的政治大清洗,比如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等。

    嫡长制就避免了这种情况,因为他的人选是唯一的,没有其它选择的余地。

    考验伊思埃政治智慧的时刻到了。

    如果伊思埃为了保护太子发动对其它萨珊贵族的战争,那么萨珊王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