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募捐,人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二月底。

    石源暖和起来,地上、树上皆冒出一层绿,大有一派欣欣之态。

    可现实是……

    难民,水灾,粮饷一股脑儿的压下来,让朝中的大臣各个都眉头紧锁。

    和蓝小七预料的一个样,户部的一干大臣此时正在勤政殿议事。

    国库中的存粮不多,就算现在拿钱去邻国买,远水也解不了近渴,百姓的肚子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勤政殿内相谈一夜的众人终于在第二日的清晨向大夏国的所有臣民做了两个决定:一,国难在即,凡大夏国子民家中有余粮者,速速交由当地官府后,统一上交国库,并做好记录,存档。二,国考延后,除了笔试之外,这一次的募捐也一并算作考核。家中无学子的,所捐粮食用“捐二抵三”的方式抵来年的赋税。

    另外,家中有武考者,如上。

    这几天,石源的大街上除了各处张贴告示,士兵们也拿着大锣满城吆喝,一个上午整个石源城皆已知晓。

    募捐的圣旨也在同一时间飞往全国各地。

    正在吃早饭的蓝小七听见这个消息,差点拍案叫绝。

    一次旱灾,流民百万,死者无数,难倒了多少朝中权贵。

    再起灾情,偌大的国家居然无能力承担,是真的无米粮吗?

    整个大夏多的是一餐三百鸡舌的李绅和白菜心才能入菜的年氏。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说的一点不假,除了少数极度缺水的地方,权贵富户的生活依然不受影响,反而比旱灾没发生之前更加的奢靡,荒淫。

    这一次旱灾,得利最大的就是妓院和买卖妇女的人贩子,想要活下去的姑娘们被蜂拥的往里送,虽然没发生在蓝小七亲近的人身边,但是一路上看到听到的多如风卷尘土,数不胜数。

    “大姐,国考延后了?”正在吃饭的蓝潇时抬起头。

    “嗯。”

    蓝潜生接口说:“国考延后,给你们三个又多留了时间,好好用功,争取考个好成绩。”

    说的是三个人,其实只有蓝潇时和蓝潇立,蓝潇恒才十来岁乡考还没参加过。

    蓝小七把最后一口汤饼吃完,碗筷放下回了屋子,要募捐粮食了,为了弟弟们的前途,她也要出这份力。

    空间内大米和白面应有尽有,帮助大夏国度过这一次国难对蓝小七来说是易如反掌,但是蓝家的情况摆在这里,她做事不能太出挑,更不能引起旁人的注意。

    开始还有人在观望,皇子们带了头,然后官员和大户纷纷开始行动。

    蓝小七把家里安排好之后,也上了街,户部收粮,她捐了一千斤大米一千斤白面,和大户比不上,小户中算是拔尖的。

    为了三个弟弟的国考,这些显然不够,不能明目张胆的捐,蓝小七昨日就找好了一个山洞把十万斤的大米十万斤的白面藏在里面,以备后用。

    一切弄好之后,还要找一个妥帖的人,思来想去,戚津最合适。

    刚早上天还蒙蒙亮,蓝小七一刻也不敢耽搁直奔津王府。

    门童不认识蓝小七,拦着不让进。

    “小哥,我说了我认识津王,有要事前来禀报。”

    门童冷着脸:“我还认识皇上呢,皇上能见我?去去去,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蓝小七往里望,目之所及除了门童一个人也没看见,想要碰见一个认识的人根本就不可能,也不能白来,蓝小七只能把时刻戴在身上的令牌拿出来。

    门童接过来查看,心中一抖,揣测眼前的人一定和主子关系匪浅,要不然象征主子身份的令牌怎么会在她身上,不敢怠慢,门童把令牌还给蓝小七:“请问小姐叫什么名字?我这就进去通报。”

    蓝小七被请进了门房内,等了好一会儿就见门童又匆匆而来。

    “慢待贵客了,主子让我请您进去。”

    敬称都带上了,蓝小七讶然失笑,跟着门童往里走。

    晨练刚结束,戚津从方兴手中接过帕子正擦脸,听见蓝小七来访,慌忙换了衣裳,早一步到了会客厅。

    “方兴。”

    “主子。”

    “你去李记糕点铺子看看糖馅芝麻做好了么?要是好了,买一份回来。”

    知道是为蓝小七准备的,方兴不敢慢待,一跃上了墙头,用最快的速度往李记铺子奔去。

    戚津站在屋门口,遥望远处,见一女子的身影在仆人的带领下正款款而来,忙迎了上去。

    “小七。”

    蓝小女行礼:“给津王请安。”

    戚津挥退门童,等其走远后才笑说:“就你我俩人,不用那么拘谨。”

    戚津把蓝小七让到客厅里面,伺候的丫鬟奉了茶。

    蓝小七接过来,暖手。

    二月的早晨,空气还是凉津津的,染了风的双颊微红,蓝小七稍微展颜,整个人艳津津的。

    “这么早来叨扰,实在是冒昧,但是我有件非常迫切的事情要和津王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