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那个男人来自东京,这个娘们出于日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江州,两河口村,东坡客店。

    武松走后,张悦先扶着老板娘坐到床边,又到两侧关了窗户,对老板娘说道:

    “那就请老板娘早点休息,在下这就回房了!”

    说完,转身就要出门去,老板娘却哭哭啼啼跑过来,从身后紧紧抱住张悦,哭诉道:

    “张公子,奴家害怕极了,还请张公子留下来陪陪人家吧!”

    张悦转身推开老板娘,说道:

    “那两个伙计都死了,没有人害你,你不用害怕!”

    提起那两个伙计,老板娘却害怕的更加剧烈了,身子不住地发抖,嘴里喃喃道:

    “太可怕了,他们不是人,是魔鬼!”

    张悦赶紧把老板娘拉进怀里来,紧紧抱住她,说道:

    “你别害怕,我留下来陪你就是了!”

    老板娘听完,乖巧地依偎在张悦怀里,张悦没了办法,只得留下来陪她了。

    老板娘见张悦肯留下来陪她,便松了一口气,把她的苦衷从头娓娓道来。

    原来,这家店本来是老板娘和他的老公,还有儿子三个人经营的。

    老板娘的老公,名叫李大楞,原本是从沧州流放而来的犯人。

    因为表现良好,被安排在附近一家驿站当驿卒。

    有一天,一个人流放岭南的贬谪京官路过驿站,深夜淋雨,得了重病。

    李大楞见那人可怜,便冒着大雨,进山给他采药治病。

    没想到第二天果然药到病除,那人为了感谢李大楞。

    便给江州牢城营管营写了一封信,要求将李大楞作为私人郎中,带在身边。

    正巧那个管营的父亲在东京为官时,曾经受过这人的恩惠。

    管营便做了个顺水人情,将李大楞直接从犯人名单里除名。

    那名京官便将李大楞带在了身边,在路过两河口的时候。

    一行人住到了现在这家店里,当时老店主已经年迈。

    见李大楞为人勤快,言谈之间发现,他又很精通客店经营。

    便想把这个客店卖给李大楞,李大楞也有这个想法,但苦于早已经委身于那名京官。

    便只好婉拒了老店主,那老店主看出了李大楞的顾虑,便在夜里给那名京官送脚汤的时候。

    向那京官说了想把这个店,交托给李大楞的想法,那京官没有任何反应,老人只好默默离开。

    老人离开后,京官把李大楞叫到身边,询问了他的想法,李大楞说道:

    “小人在沧州的时候,就经营着酒肆,如果恩人能成全小人,小人自当结草衔环,永以为报!”

    那京官见此情形,感触颇深,叹道:

    “君子成人之美,老夫聊发少年狂,了却你的心愿又何妨!??哈哈哈哈,快哉快哉啊!”

    李大楞听得云里雾里的,但看那京官的神情,他隐约感觉到,他是同意自己留下了。

    果然第二天,那名京官离开的时候,不仅留下了李大楞,还替李大楞付清了转让金。

    于是原先那个老店主,便带着重金,回了江州城颐养天年去了,这里便由李大楞经营。

    听到此处,张悦急切地问道:

    “那你知不知道,那名京官叫什么名字?”

    老板娘一副艰难回想的样子,绣眉紧蹙,思索着说道:

    “那就不知道了,我老公当时跪请恩人名讳,恩人哈哈一笑,说道‘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姓者类也,名者号也,在于区分定类,于我何用?你叫我东坡便可’!”

    那京官说完,就上马走了,李大楞把他送到十里外,还不肯回来。

    那京官说道: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救我一命,我送你新生,你我都不必言谢,从此天涯路远,各自珍重,你请回吧!”

    李大楞这才辞别了恩人,回到了客店,把店名改成了“东坡客店”,用以感念那位京官的恩情。

    老板娘说了“东坡客店”由来,只听得张悦不住感叹道:

    “真是一段颇具文人情怀的人间佳话啊!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那位京官应该姓苏吧?!”

    老板娘无奈地挑挑眉毛,表示她也无从得知了,过了半响,说道:

    “哦,对了,后来听说那名京官在前面大山里,寻得一处洞穴,还小住了一段时间。。。”

    张悦默默点点头,继续问道:

    “那老板娘你又是如何到此地的呢?”

    于是,老板娘又开始了她的讲述。

    老板娘名叫炎阳,来自东瀛一个叫甲贺的小村子。

    炎阳说,他们甲贺村与邻村尹贺村有世仇,两个村子几百年间战乱不止。

    他们一家六口为逃避战火,一路逃到海边,偷偷登上一艘出海大船,漂洋过海来到了大宋。

    几经流亡,家人差不多都死了,只有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她,和年迈的爷爷流落到了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