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进击的树懒与出击的猫(上)(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安娜的父亲在世的时候。

    阿德拉尔的忠诚仅仅只是对于她父亲的,面对安娜的要求,他要保持尊敬,但他可以不听从、把事情汇报给家主,甚至是明确表示反对。

    但是现在。

    安娜已经成年了。

    她不光只是一个年轻女人,她还代表着整个伊莲娜家族。

    他可以提出建议,他的职责包括了明确的说明风险。

    但听不听,就是安娜的事情。安娜的命令对他来说,就应该是命令。

    主君的命令是不容臣子去拒绝的。

    即使是安娜要捐掉家族的所有藏品,只要这是她自己的决定,管家也只有执行的份儿。

    “不。等等。”

    安娜抬头叫住了管家。

    伊莲娜小姐合上酒井胜子的作品集。

    她重新拿出了放在手边的那本《亚洲艺术》的论文期刊,上面密密麻麻的已经贴满了十几张的便签纸。

    离开机场以后。

    安娜立刻开始整理收集有关那篇《亚洲艺术》的论文所能得到的一切讯息。

    这些便签都是伊莲娜小姐把那些她觉得值得关注的消息,浓缩下来,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排列出来的。

    「1876年12月16日——一位叫殖民地的英国教士在日记里,第一次记载了一位拥有“金红色头发”和雕塑般五官的女画家多次在出现在仰光的一间教堂旁边,进行采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雨天的老教堂》的创作时间)」

    「1876年12月23日——圣诞节前夕,该教士最后一次遇见该位女画家。」

    ……

    「1878年初,卡拉“回到”了伊莲娜庄园……四年后的六月,她在地窖中死于肺结核。」

    「2023年6月1日,关于女画家卡洛尔的研究,在期刊《亚洲艺术》上,做为封面论文发表。」

    「2023年6月4日,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团队,在——」

    ……

    顾为经和酒井胜子发表的新论文,对《油画》杂志来说,仅是每一隔段时间里,艺术行业所发生的无数大事小情里非常普通的一件,版面上三言两语便直接一笔代过了。

    对印象派本领域内的相关研究者来说,却是那种石破天惊一样的大消息。

    有订《亚洲艺术》的,没有订《亚洲艺术》的,无论是他们在《油画》上看到了相关的论文概述,还是同行的口耳相传。

    一个月过去了。

    相关领域的大量研究者,但凡不是消息圈太封闭的。起码多多少少听说过,有这样的一个事存在。

    该讨论的,该质疑的,该互喷的……也都已经纷纷行动了起来。

    同样。

    距离《亚洲艺术》那这篇论文刊登出来,也只过了一个月的时间。

    这么短的时间里。

    不论学者们是想要站台“撑”顾为经和酒井胜子的观点的,还是想要跳出来砸场子的,再写出篇论文肯定是完全来不及的。

    老派些的做法。

    真对这篇论文的研究很感兴趣的话,那么就会联系通迅作者——讨论论文,邀请交流访问,参加学术会议,乃至举办研讨会,无非就这些方式。

    确实也有像耶鲁大学的古斯塔夫博士一样,按照规范联系了顾为经和酒井胜子,希望跟进论文的研究。

    不巧的是。

    他们先忙着筹备画展,酒井胜子又被酒井大叔带着跑路了,顾为经则在西河会馆里和豪哥死磕。

    两个人都没有空理会这些消息。

    学者们的学术讨论(对喷)的热情,却不会因为找不到论文作者,而因此有所冷却。

    现在都已经互联网化了。

    大佬们可以在线下的实体学术论坛里激情互怼。

    线上的自然也可以。

    面对这篇论文《被遗忘的女画家卡洛尔》,研究者主要讨论的战场,主要集中在各种学术论坛之上。

    恰恰好。

    《油画》虽然主要的内容方向是一本严肃的顶级艺术类评论杂志,而非一本严肃的顶级艺术类学术期刊。

    但《油画》杂志拥有目前世界范围内,用户规模最大,功能最多,实名制认证的学者数量也最多的网络论坛。

    在杂志的网站和手机app‘印象派’相关的专属版块里。

    关于这篇论文的讨论已经炒翻天了。

    若非安娜并不负责《油画》网络版块的运作,若非她这段时间很忙,又要处理侦探猫的参展事宜,又要安排项目组团队在新加坡双年展期间的各种工作。

    她本该在老杨抱着《亚洲艺术》走下飞机以前,就注意到这些消息的。

    这些讨论者的观点……很复杂。

    总的来说,大致有三类。

    第一类可大致形容为“哇还有这事儿,让我康康咋回事”。

    这种模棱两可,可能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