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授官(4K)(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和堂仍然还在义诊,这会儿堂口前排着长长的队伍。

    名义上是为金殿抡才,诸科进士入榜齐贺,实际上是为王渊这位东翁贺之。

    王渊却是并没有太多的兴奋,从进士及第到琼林宴,纵然是有欢喜,也被他收敛住了。

    琼林宴之后,接下来就是授官。

    一甲进士初通常是授从八品监丞,第二等为正九品大理评事,并通判诸州,各赐钱二十万。同出身以下免选注初等幕职、判司簿尉!

    这待遇还算是不错,一等和二等都已经直接踏过了选人,进入京官序列。

    上面就是作为朝廷中坚的朝官。

    而三甲同出身的进士,就只能在选人上面磋磨一段时间,才能晋升京官。

    至于选人,就是候选官员。

    也是仕途的起点,能够博取一个选人的身份,对于许多进士而言,也是求之不得的,更何况众进士是天子门生,在选人之上所带的时间,要远远超过与寻常选人。

    这寻常选人指的是以特殊途经,“才干突出”擢拔的官吏。

    当然,身上有官身可能不一样,授官之时会给予考量。

    王渊此时还可有个正九品儒林郎的官职在身。

    准确的说是正九品上。

    正九品下是登仕郎,从九品上是文林郎,从九品下是将仕郎,每一品有四阶。

    国朝在官职这方面是十分繁琐琐碎的!

    而自然授官和得到官职是两回事。

    很多官员有官无职位,如王渊之前就是正九品上的儒林郎。

    儒林郎只是个官名。

    只是说你有官身,无官职,不用上班打卡,那也意味着你是吃干饭的,手上也无甚权利。

    通常一个正常官员的官职通常有:官+职+差遣组成。

    如包黑子曾经被调任过端州知州,这时他的官职是“国子监博士、直史馆、权知端州团练州事”

    这个时候他的官是从八品上,国子监博士只是从八品上,但这不是他真正的品秩。

    直史馆是官职,这像是某某头衔,国朝有三馆,即史馆、昭文馆、集贤院。

    众多进士在踏上仕途之前,在三馆走一遭也是必须的。

    这很像后世的翰林院,从翰林院里镀镀金,才能担当重任。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也有翰林院,不过国朝的翰林院现在是个闲人的地方。

    官家请的一票客卿,譬如有清名的儒士,都是一股脑儿塞到这里,这里专出待诏。

    真正有地位的是翰林学士院!

    ……

    而三馆馆职中有学士,修撰,校勘,检讨等等,也有直史馆、直昭文馆、直集贤院等等官职。

    其中三馆分为三等,一等是学士,修撰,二等是直某某馆阁,三等则是校勘,检讨。

    而直史馆是从六品上,也就是说包黑子是个从六品官员!

    ……

    最后权知端州团练州事则是差遣,则是真正的职务。

    这里就算是州事也有区分,国朝有节度州,防御州、团练州、军事(刺史)州四等,这节度州、防御州、团练州、军事州之类的名目,便是州格。

    这四种州格因为州格的高低,职务的分配也大不相同。

    譬如节度州是三品州,节度州通常州格是最高的,所以麾下所募官职也多,有节度判官、节度推官、节度掌书记、观察判官等等。

    非节度州则通常只置判官、推官,每年能够申请的经费也有区别。

    甚至相差一倍不止!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意味,如果成了节度州的知州就是三品官员,州格与官员的品秩无关。

    ……

    此次跻身三鼎甲,王渊觉得官阶可能会有所提升,或是直接提升到正八品下征事郎。

    至于馆阁职位,就是从八品监丞。

    从八品监丞也是官阶,但不入馆阁。

    要入馆阁有点难度,尚需勘磨。

    最后就是差遣,差遣有可能知县,也有可能是地方推官,地方判官等等。

    ……

    官职的事情,王渊仔细琢磨了一会儿,便是止住心间涟漪。

    跻身三鼎甲,进士及第,已经完成他预想的第一步的积累。

    接下来则是利用这个机会,开始为自身积攒人脉与朝中资源。

    他毕竟是皇子,皇子身份解开之后,肯定是要朝着皇太子的位置狂奔。

    所求诸般官职,也是为了登天之梯。

    ……

    “不过现在最关键的还是进入文庙,凝聚文气,自皇榜放榜之后,进士都将进入文庙参拜至圣先师,若是没有猜错的话,到时候天上诸位儒家圣贤,定会趁机种以文气,壮大儒道传承!”

    王渊心中为此颇为期待,不知道他能否融合那文气玄妙。

    王渊隐隐觉得应该是能够的。

    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