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李茂贞囚帝(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给原本就缺少人气的长安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忧虑和恐惧。

    话说这李继昭啊,其实便是那孙德昭。此人对皇帝可谓是忠心不二,在战场上更是威猛无比、奋勇杀敌。然而,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他却有着一个致命的弱点——极度嗜酒。平日里,只要一沾酒杯,便会一发不可收拾,常常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而这一切都被那副统领韩全诲看在眼里,并暗暗记在了心中。终于,有一天孙德昭又一次喝得烂醉如泥之时,韩全诲瞅准时机,带领着手下轻而易举地就将毫无还手之力的孙德昭置于死地。

    在成功铲除了这个心头大患之后,韩全诲迅速稳定住了军心,以铁血手段镇压了军中那些胆敢反抗他的将领和士兵们。随后,他亲自率领着哗变的禁军浩浩荡荡地杀向了皇宫。

    此时的皇宫内早已乱作一团,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大多数皇宫侍卫选择了仓皇出逃保命要紧。于是乎,韩全诲的手下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便顺利地冲进了皇宫之中。他们毫不留情地把皇帝、皇子以及一众后妃强行拖拽上了马车,然后一路疾驰,出了城朝着西边直奔凤翔而去。

    韩全诲也坐进了一辆马车里,怀里抱着皇妃李渐荣,肆意轻薄,李渐荣是李晔的妻妾中最美貌的一个,李渐荣不甘被辱,奋力反抗,韩全诲怒道:“你再反抗,我就杀了你儿子李裕!”

    李渐荣被吓住了,泪流满面,放弃了抵抗……

    这是李晔第三次离开长安,打破了他兄长两次逃离长安的纪录,不过这次他是被押着离开长安的,命运完全掌握在韩全诲手中。

    与此同时,那位姓崔的丞相眼见大势已去,也不敢再在长安多做停留。只见他匆匆忙忙地收拾了一些细软之物,便马不停蹄地向着东边狂奔而去,打算向朱温求救。

    曾经备受尊崇、现已被册封为御史大夫的韩偓,心怀一腔忠义与热血,毅然决然地组织起了多达一百多名的家丁队伍,企图截杀作恶多端的韩全诲,以拯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皇帝。然而,他终究还是低估了韩全诲所掌控的禁军力量。

    当双方短兵相接之时,叛变的禁军迅速占据优势。尽管韩偓率领的家丁们个个奋勇向前,但面对训练有素且装备精良的禁军,他们逐渐陷入了劣势。最终,这场激战以韩偓一方的惨败而告终,家丁们或死或伤,几乎无一幸免,横七竖八地倒在了血泊之中。

    已经负伤的韩偓,望着眼前这惨烈的景象,心中悲愤交加。但他深知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于是强忍着伤痛,带着满心的不甘和失落,匆匆逃离了这片伤心之地。一路上,他马不停蹄地向南奔逃,目标直指兴元府。那里或许能成为他暂时的避风港,让他得以喘息并谋划下一步的行动。

    与此同时,朱温已经率五万大军攻下了华州城,杀死了韩建,夺取了那九百万贯钱,接到长安兵变的消息,他急忙派朱友恭为先锋,率五千骑兵直奔长安,要他务必夺回皇帝,他和氐叔综率其余军队随后也向长安进发。

    到了长安之后,朱温才知来迟了一步,韩全诲已经带着皇帝到凤翔府地界了,于是五万大军又向凤翔进发。

    朱友恭带领五千骑兵日夜兼程,终于在韩全诲到达凤翔府城之前追上了他们。双方在扶风县城外相遇,韩全诲见状,下令八千叛军列阵迎敌。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一时间杀声震天。

    朱友恭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手中长枪如蛟龙出海,连连刺倒几名禁军将领。他的部下们也紧随其后,在朱友恭的重赏许诺下,将士们表现的勇猛无比。在他们的攻击下,叛军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向后退缩。

    恰在此时,只见远方尘烟滚滚,马蹄声如雷般轰鸣而来,原来是朱温亲率后续的一万精锐骑兵抵达战场。他勒住缰绳,驻马远望,眼前的战局让他心中大喜,己方已然占据明显优势!朱温当机立断,高举手中长剑,大声下达命令:“众将士听令,全军出击,务必将叛军一举击溃!”随着他一声令下,身后万骑齐声呐喊,如潮水般向着叛军冲杀过去。

    战场上瞬间杀声震天,刀光剑影交错闪烁。叛军中有名的将领李继筠和李继诲虽勇悍无比,但在这汹涌澎湃的攻势之下也难以抵挡,最终先后惨死于朱温大军的刀剑之下。失去了主心骨的叛军士兵们见状,军心大乱,再也无心恋战,纷纷丢下沉重的盔甲和兵器,抱头鼠窜。一时间,整个战场犹如溃败的蚁群一般混乱不堪。

    而一直在后方督战的韩全诲眼见局势急转直下,败局已定,心知无力回天。他狠狠咬了咬牙,无奈地长叹一口气,只得舍弃掉那象征着无上皇权的銮驾,带领着残兵败将匆匆忙忙朝着凤翔城狼狈逃窜而去。

    朱温则乘胜追击,势如破竹,成功地夺取了那华丽无比的銮驾和凤驾。他满心欢喜地命人将两辆马车护送至自己营帐之中,迫不及待地亲自上前掀开帘子查看。然而,不看不知道,一看却让他怒不可遏——原来车内坐着的竟然是两个冒牌货!

    朱温气得脸色铁青,额头上青筋暴起,他大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