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香菱入园学诗忙(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如果有了奇妙的句子,连平仄虚实不对也没关系。”

    香菱笑着说:“难怪我常拿一本旧诗,偷空看一两首,有的对得非常工整,有的却不对,又听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也有对得顺的,也有二四六对错的,所以我一直很疑惑。现在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都是次要的,只要词句新奇就好。”

    黛玉说:“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终究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立意。如果意境真切,连词句都不用修饰,自然就好,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香菱笑着说:“我就喜欢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得真有趣!”

    黛玉说:“绝对不能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为不懂诗,所以看到这种浅近的就喜欢,一旦陷入这种格局,就再也学不出来了。你只听我说,如果你真心想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先读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接着再读李青莲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的作品作为基础,然后再看陶渊明、应瑒,谢、阮、庾、鲍等人的作品。你又是个非常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成不了诗人!”

    香菱听了,笑着说:“既然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读几首也是好的。”

    黛玉听了,就叫紫娟把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给香菱,又说:“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读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到我,我讲给你听。”

    香菱拿了诗,回到蘅芜苑中,什么都不管,只对着灯一首一首地读起来。

    宝钗连催他几次睡觉,他也不睡。

    宝钗见他这么用心,只好随他去了。

    一天,黛玉刚梳洗完,只见香菱笑嘻嘻地送书来,又要换杜律。

    黛玉笑着说:“一共记住了多少首?”

    香菱笑着说:“所有红圈选的我都读完了。”

    黛玉说:“可领略到一些诗的滋味没有?”

    香菱笑着说:“领略到一些滋味,不知道对不对,说给你听听。”

    黛玉笑着说:“正要讨论,才能进步。你说说看。”

    香菱笑着说:“我觉得诗的好处,有时候嘴里说不出来,但想起来却很真切。有时候看起来似乎不合理,但仔细一想却很有情理。”

    黛玉笑着说:“这话有点意思了,但不知道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香菱笑着说:“我看他的《塞上》一首,那一联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怎么会直?太阳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乎不合理,‘圆’字似乎太俗气。但合上书一想,倒像是看到了这景象。如果说要找两个字来替换这两个字,似乎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了。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乎不合理。但想来,必须用这两个字才能形容得恰到好处,念在嘴里就像含着一个重重的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得他怎么想出来的!我们那年上京来,那天晚上就停船靠岸,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在做晚饭,那个烟竟然是碧青色的,连云直上。谁知道我昨晚读了这两句,就像我又回到了那个地方。”

    正说着,宝玉和探春也来了,也都坐下听她讲诗。

    宝玉笑着说:“既然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了。会心的地方不在于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就知道‘三昧’你已经领悟了。”

    黛玉笑着说:“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道他这句还是套用前人的作品。我给你看看这一句,更比这个淡雅而自然。”

    说着就把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找出来,递给香菱。

    香菱看了,点头称赞,笑着说:“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变化出来的。”

    宝玉大笑着说:“你已经领悟了,不用再讲,再讲就学杂了。你就开始写吧,一定会写得很好。”

    探春笑着说:“明天我给你发个请柬,请你加入我们的诗社。”

    香菱笑着说:“姑娘何苦取笑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玩罢了。”

    探春和黛玉都笑着说:“谁不是玩?难道我们是认真写诗吗?如果说我们认真写成了诗,出了这个园子,人家不笑掉大牙才怪。”

    宝玉说:“这也算是自暴自弃了。前几天我在外面和一些文人商量画画的事,他们听说我们成立了诗社,求我把稿子给他们看看。我就写了几首给他们看,谁不真心佩服。他们都抄去了,还刻印了。”

    探春和黛玉忙问:“这是真的?”

    宝玉笑着说:“说谎的是那架子上的鹦鹉。”

    黛玉和探春听了,都说:“你真是胡闹!且不说那不是好诗,就算是好诗,我们的笔墨也不应该传到外面去。”

    宝玉说:“这怕什么!自古以来,闺阁中的笔墨不传出去,现在也没人知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