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4/5)
。”贾母笑着说:“这才是十月里的第一场雪,往后下雪的日子多着呢,不用着急破费。”薛姨妈笑着说:“要是真这样,那就算我的孝心到了。”王熙凤笑着说:“姑妈您可仔细别忘了。现在您先称出五十两银子来,交给我保管着,一下雪,我就准备好酒菜。姑妈您也不用操心,也不会忘了这事儿。”贾母笑着说:“既然这么说,姨太太就给她五十两银子让她收着,我和她每人分二十五两。到下雪的时候,我就装着心里不舒坦,把这事儿混过去。姨太太就更不用操心了,我和凤丫头还能得到实惠。”王熙凤一拍手,笑着说:“太妙了。这和我的想法一样。”众人听了都笑了。贾母笑着呸了一声,说:“没脸的,顺着竿子就往上爬。你不该说姨太太是客人,在咱们家受委屈,应该咱们请姨太太才对,哪有让姨太太破费的道理。不这么说呢,还有脸先要五十两银子,真不害臊。”王熙凤笑着说:“我们老祖宗最是有眼力见儿的,试一试,姑妈要是松口呢,拿出五十两来,就和我分;现在看这情形是不行了,就翻过脸来拿我做法子,说出这些大方话来。现在我也不和姑妈要银子了,我替姑妈出银子置办酒,请老祖宗吃,另外我再封五十两银子孝敬老祖宗,就当罚我多管闲事了,这样好不好?”话还没说完,众人已经笑得趴在炕上了。
贾母又说起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里的还好,就细细地问起宝琴的年庚八字和家里的情况。薛姨妈心里琢磨着,大概贾母是想给宝玉求配呢。薛姨妈心里其实也觉得合适,只是宝琴已经许给梅家了,因为贾母还没明说,自己也不好直接说出来,就半遮半掩地告诉贾母说:“可惜这孩子没福,前年她父亲就去世了。她小时候见的世面可不少,跟着父母到处游历,这一省逛一年,明年又到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儿地方走了有五六停儿了。那年在这里,就把她许给梅翰林的儿子了,谁知道第二年她父亲就过世了。现在她母亲又得了痰症。”王熙凤不等她说完,就唉声叹气地跺脚说:“真不巧,我正想做个媒呢,没想到已经许了人家。”贾母就问:“你想给谁说媒呀?”王熙凤说:“老祖宗您就别管了,我心里觉得他们两个挺般配的。现在既然已经许了人家,说也没用了,不如不说了。”贾母也知道王熙凤的意思,听到宝琴已经许了人家,也就不再提这事儿了。大家又闲聊了一会儿才散了。这一晚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儿。
第二天雪停了,太阳出来了。吃过饭,贾母又亲自嘱咐惜春:“不管冷啊热的,你只管画去。到过年的时候,实在画不完也就算了。但最要紧的是,把昨天琴儿和丫头站在梅花旁边的情景,一笔不差地画上。”惜春听了,虽然觉得很为难,但也只好答应了。不一会儿,众人都过来看她怎么画。惜春却在那儿发呆出神呢。李纨就笑着对众人说:“咱们让她自己想去,咱们先聊聊天儿。昨天老太太让作灯谜儿,我和绮儿、纹儿晚上睡不着觉,我就编了两个关于四书的灯谜。她俩每人也编了两个。”众人听了都笑着说:“这倒是应该做的。你先说出来,我们猜猜看。”李纨笑着说:“‘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里的一句。”湘云马上接口说:“‘在止于至善’。”宝钗笑着说:“你再好好想想‘世家传’这三个字的意思,然后再猜。”李纨也笑着说:“再想想。”黛玉笑着说:“哦,我知道了,是‘虽善无徵’。”众人都笑着说:“这句才对呢。”李纨又说:“‘一池青草草何名’。”湘云又急忙说:“这肯定是‘蒲芦也’。不是这个还能是什么呢?”李纨笑着说:“这个可真难为你能猜到。纹儿的灯谜是‘水向石边流出冷’,打一个古人名。”探春笑着问道:“是不是山涛呀?”李纹笑着说:“是。”李纨又说:“绮儿的是个‘萤’字,打一个字。”众人猜了半天。宝琴笑着说:“这个意思可有点深,不知道是不是花草的‘花’字呢?”李绮笑着说:“正是呢。”众人就问:“萤和花有什么关系呀?”黛玉笑着说:“妙得很呢,萤不就是草化的嘛。”众人这才明白过来,都笑着说好。宝钗说:“这些灯谜虽然好,但是不符合老太太的意思,不如作一些简单通俗的东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众人都说道:“是呀,也应该作些浅显的俗物灯谜才是。”
湘云想了一会儿,笑着说:“我编了一首‘点绛唇’,说的可真是个俗物,你们猜猜看。”说着就念道:
“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
众人都不明白,想了半天,有的猜是和尚,有的猜是道士,还有的猜是偶戏人。宝玉笑了半天,说:“都不是。我猜着了,一定是耍的猴儿。”湘云笑着说:“这个才对呢。”众人就问:“前面都好理解,最后一句怎么解释呢?”湘云说:“那些耍猴儿的,哪一个不是把猴儿的尾巴剁掉的呀。”众人听了,都笑了起来,说:“就她编的灯谜也是这么刁钻古怪的。”李纨说:“昨天姨妈说琴妹见的世面多,走的地方也多,你正应该编灯谜儿,现在可就用上了。你的诗又写得好,为什么不编几个让我们猜猜呢?”宝琴听了,点头含笑,自己去寻思了。宝钗也想出了一个灯谜,念道:
“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
贾母又说起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里的还好,就细细地问起宝琴的年庚八字和家里的情况。薛姨妈心里琢磨着,大概贾母是想给宝玉求配呢。薛姨妈心里其实也觉得合适,只是宝琴已经许给梅家了,因为贾母还没明说,自己也不好直接说出来,就半遮半掩地告诉贾母说:“可惜这孩子没福,前年她父亲就去世了。她小时候见的世面可不少,跟着父母到处游历,这一省逛一年,明年又到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儿地方走了有五六停儿了。那年在这里,就把她许给梅翰林的儿子了,谁知道第二年她父亲就过世了。现在她母亲又得了痰症。”王熙凤不等她说完,就唉声叹气地跺脚说:“真不巧,我正想做个媒呢,没想到已经许了人家。”贾母就问:“你想给谁说媒呀?”王熙凤说:“老祖宗您就别管了,我心里觉得他们两个挺般配的。现在既然已经许了人家,说也没用了,不如不说了。”贾母也知道王熙凤的意思,听到宝琴已经许了人家,也就不再提这事儿了。大家又闲聊了一会儿才散了。这一晚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儿。
第二天雪停了,太阳出来了。吃过饭,贾母又亲自嘱咐惜春:“不管冷啊热的,你只管画去。到过年的时候,实在画不完也就算了。但最要紧的是,把昨天琴儿和丫头站在梅花旁边的情景,一笔不差地画上。”惜春听了,虽然觉得很为难,但也只好答应了。不一会儿,众人都过来看她怎么画。惜春却在那儿发呆出神呢。李纨就笑着对众人说:“咱们让她自己想去,咱们先聊聊天儿。昨天老太太让作灯谜儿,我和绮儿、纹儿晚上睡不着觉,我就编了两个关于四书的灯谜。她俩每人也编了两个。”众人听了都笑着说:“这倒是应该做的。你先说出来,我们猜猜看。”李纨笑着说:“‘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里的一句。”湘云马上接口说:“‘在止于至善’。”宝钗笑着说:“你再好好想想‘世家传’这三个字的意思,然后再猜。”李纨也笑着说:“再想想。”黛玉笑着说:“哦,我知道了,是‘虽善无徵’。”众人都笑着说:“这句才对呢。”李纨又说:“‘一池青草草何名’。”湘云又急忙说:“这肯定是‘蒲芦也’。不是这个还能是什么呢?”李纨笑着说:“这个可真难为你能猜到。纹儿的灯谜是‘水向石边流出冷’,打一个古人名。”探春笑着问道:“是不是山涛呀?”李纹笑着说:“是。”李纨又说:“绮儿的是个‘萤’字,打一个字。”众人猜了半天。宝琴笑着说:“这个意思可有点深,不知道是不是花草的‘花’字呢?”李绮笑着说:“正是呢。”众人就问:“萤和花有什么关系呀?”黛玉笑着说:“妙得很呢,萤不就是草化的嘛。”众人这才明白过来,都笑着说好。宝钗说:“这些灯谜虽然好,但是不符合老太太的意思,不如作一些简单通俗的东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众人都说道:“是呀,也应该作些浅显的俗物灯谜才是。”
湘云想了一会儿,笑着说:“我编了一首‘点绛唇’,说的可真是个俗物,你们猜猜看。”说着就念道:
“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
众人都不明白,想了半天,有的猜是和尚,有的猜是道士,还有的猜是偶戏人。宝玉笑了半天,说:“都不是。我猜着了,一定是耍的猴儿。”湘云笑着说:“这个才对呢。”众人就问:“前面都好理解,最后一句怎么解释呢?”湘云说:“那些耍猴儿的,哪一个不是把猴儿的尾巴剁掉的呀。”众人听了,都笑了起来,说:“就她编的灯谜也是这么刁钻古怪的。”李纨说:“昨天姨妈说琴妹见的世面多,走的地方也多,你正应该编灯谜儿,现在可就用上了。你的诗又写得好,为什么不编几个让我们猜猜呢?”宝琴听了,点头含笑,自己去寻思了。宝钗也想出了一个灯谜,念道:
“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