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凤姐儿的笑话(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本来就是随便玩玩儿的,又不是出去做买卖,所以就不怎么合时宜。”说着又说:“叫葵官唱一出《惠明下书》,也不用化妆抹脸。就用这两出让他们听听新鲜的。要是偷一点儿懒,我可不会答应。”文官等人听了就出来,赶忙去装扮上台,先是《寻梦》,然后是《下书》。众人都听得安安静静的,薛姨妈笑着说:“真是亏了他们,戏也看过几百班了,从来没见过用箫管的。”贾母说:“也有,只是像刚才《西楼·楚江晴》那一支,有小生吹箫配合的比较多。这种大套的确实少,这也得看主人讲究不讲究罢了。这有什么出奇的呢?”说着指了指湘云说:“我像她这么大的时候,她爷爷有一个小戏班子,偏巧有一个弹琴的凑了过来,就像《西厢记》里的《听琴》、《玉簪记》里的《琴挑》、《续琵琶》里的《胡茄十八拍》,就跟真的一样了,比这个怎么样?”众人都说:“这就更难得了。”贾母就叫一个媳妇过来,吩咐文官等人让她们吹一套《灯月圆》。媳妇领命就去了。

    当下贾蓉夫妻二人给众人斟了一轮酒,凤姐儿见贾母十分高兴,就笑着说:“趁着女先生们在这儿,不如叫她们击鼓,咱们玩个‘春喜上眉梢’的酒令怎么样?”贾母笑着说:“这是个好令,正合时宜呢。”急忙叫人取了一面黑漆铜钉花腔令鼓来,交给女先生们击着,又从席上取了一枝红梅。贾母笑着说:“要是传到谁手里鼓声停了,就喝一杯酒,也要说个什么才好。”凤姐儿笑着说:“依我看啊,谁能像老祖宗这样要什么有什么呢。我们这些不会的,岂不是很没意思。依我看呢,也要雅俗共赏,不如谁输了谁说个笑话吧。”众人听了,都知道她平常就很会说笑话,肚子里有无数新鲜有趣的话。今天这么一说,不但在席上的人高兴,就连在地下伺候的老老少少没有一个不高兴的。那些小丫头子们都急忙跑出去,找这个叫那个地告诉她们:“快来听,二奶奶又要说笑话儿了。”众丫头子们就挤了一屋子。于是戏也演完了,音乐也停了。贾母吩咐拿些汤点、果菜给文官等人吃,然后就叫击鼓。那些女先生们都是很熟练的,击鼓的节奏或紧或慢,有时候像残漏滴水一样缓慢,有时候又像豆子迸溅一样急促,有时候像受惊的马乱跑一样慌乱,有时候又像闪电一样突然又暗下去。鼓声慢的时候,传梅也慢,鼓声快的时候,传梅也快。恰恰传到贾母手里的时候,鼓声突然停住了。大家都呵呵一笑,贾蓉赶忙上来给贾母斟了一杯酒。众人都笑着说:“自然是老太太先有喜了,我们才能跟着沾点喜气呢。”贾母笑着说:“这酒喝了也就罢了,只是这个笑话可有点难讲。”众人都说:“老太太的笑话比凤姐儿的还好还多呢,赏一个让我们也笑一笑吧。”贾母笑着说:“也没什么新鲜好笑的,只好厚着脸皮说一个了。”于是说道:“有一家养了十个儿子,娶了十房媳妇。只有第十个媳妇聪明伶俐,心眼儿巧,嘴巴又乖,公婆最是疼爱,整天说那九个媳妇不孝顺。这九个媳妇觉得委屈,就商量说:‘咱们九个心里其实是孝顺的,只是不像那个小蹄子嘴巴那么巧,所以公公婆婆老了,只说她好,这委屈向谁诉说去呢?’大媳妇有了主意,就说:‘咱们明天到阎王庙去烧香,和阎王爷说说去,问问他,为什么让我们托生的时候,单单给那小蹄子一张乖嘴,我们都是笨嘴笨舌的。’众人听了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第二天就都到阎王庙去烧香了,九个人都在供桌底下睡着了。九个魂儿就在那儿专等阎王驾到,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正着急呢,只见孙行者驾着筋斗云来了,看见这九个魂儿就要拿金箍棒打,吓得这九个魂儿急忙跪下央求。孙行者问是怎么回事,九个人就仔仔细细地告诉了他。孙行者听了,把脚一跺,叹了口气说:‘这事儿幸亏遇到我了,要是等阎王来了,他也不会知道的。’九个人听了,就求他说:‘大圣发个慈悲,我们就好了。’孙行者笑着说:‘这也不难。那天你们妯娌十个托生的时候,正巧我到阎王那儿去了,因为撒了泡尿在地上,你那小婶子就吃了。你们现在要是想变得伶俐嘴乖,有的是尿,再撒泡尿你们吃了就是了。”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凤姐儿笑着说:“好啊,幸亏我们都是笨嘴笨腮的,不然也得吃猴儿尿了。”尤氏和娄氏都笑着对李纨说:“咱们这儿谁是吃过猴儿尿的,别装没事人儿。”薛姨妈笑着说:“笑话好不好不重要,只要应景就能让人发笑。”说着又击起鼓来。小丫头子们就想听凤姐儿的笑话,就悄悄和女先生说好,以咳嗽为暗号。不一会儿传了两遍,刚传到凤姐儿手里,小丫头子们就故意咳嗽,女先生就停住了。众人齐声笑道:“这下可抓住她了。快喝了酒说一个好的,可别太逗人笑了,笑得肠子疼。”凤姐儿想了一想,笑着说:“有一家也是过正月半,全家一起赏灯吃酒,那可真是热闹非凡啊,祖婆婆、太婆婆、婆婆、媳妇、孙子媳妇、重孙子媳妇、亲孙子、侄孙子、重孙子、灰孙子、滴滴搭搭的孙子、孙女儿、外孙女儿、姨表孙女儿、姑表孙女儿……哎哟哟,真是热闹得很!”众人听她这么一说,已经笑了,都说:“听这贫嘴的,又不知道在编排哪一个呢。”尤氏笑着说:“你要是想招惹我,我可就撕你的嘴了。”凤姐儿起身拍手笑着说:“人家费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