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探春初掌权(1/3)
且说元宵佳节一过,只因当今圣上以孝治天下,眼下宫中有一位太妃身体欠安,所以各宫的嫔妃们都减少膳食、免去妆容,不但不能省亲,连宴乐活动也都取消了。这样一来,荣府今年元宵也就没有灯谜集会了。
刚把年节的事儿忙完,凤姐儿就小产了,在家调养了一个月,没法理事。天天都有两三个太医来给她用药。凤姐儿呢,一向自恃身体强壮,虽然不出门,但心里还盘算着各种事儿,想起什么事来,就叫平儿去回王夫人,不管别人怎么劝,她都不听。王夫人这下就觉得像少了条胳膊似的,一个人能有多少精力呢?但凡有大事,她就自己拿主意;那些家里的琐碎事儿,就都暂时让李纨来协助管理。
李纨是个崇尚品德而不太看重才能的人,这么一来,下人们难免就有点放纵了。王夫人于是又让探春和李纨一起处理事务,只说等过了一个月,凤姐儿身体调养好了,再把事情交还给她。谁知道凤姐儿生来气血就不足,又加上年纪轻不知道保养,平常还争强好胜、用尽心思,心力就更亏损了。所以虽然是小产,身体却着实亏虚得厉害,一个月之后,又添了下身出血的病症。她虽然不肯说出来,可众人看她脸色蜡黄、人也消瘦了,就知道她没有好好调养。王夫人只让她好好吃药调养,不让她操心事儿。她自己也害怕落下大病,被人笑话,就想偷偷地调养,恨不得一下子就恢复如初。哪知道一直吃药调养到八九月间,才慢慢好起来,下身出血的症状也渐渐止住了。这都是后话了。
如今呢,王夫人见这种情况,探春和李纨一时半会儿也脱不了身,园子里人又多,又怕照顾不过来,于是又特地请了宝钗来,拜托她处处多留心:“那些老婆子们都不中用,一有空闲就喝酒打牌,白天睡觉,夜里也打牌,这些我都知道。凤丫头在的时候,她们还有些害怕,现在估计又要偷懒占便宜了。好孩子,你是个稳妥的人,你的兄弟姊妹们年纪又小,我又没功夫,你就替我辛苦几天,照看照看。要是有想不到的事儿,你就来告诉我,可别等老太太问起来,我却没话回。那些人要是不听话,你只管告诉我。可别弄出什么大事来才好。”宝钗听了,只好答应下来。
这时候已经到了孟春时节,黛玉的咳嗽病又犯了。湘云呢,也因为受了时气的影响,在蘅芜苑卧病在床,一天到晚医药不断。探春和李纨住的地方有些距离,两人最近一起共事,和往年不一样了,来往回话的人也不方便,所以两人商量好了:每天早晨都到园门口南边的三间小花厅去会合办公,吃过早饭,到中午才回房。这三间厅原本是预备省亲的时候,那些执事太监们休息的地方,省亲之后就用不着了,每天只有婆子们值夜班。如今天气暖和了,不用怎么收拾,稍微布置一下,就够她们俩在这儿办事休息了。这厅上还有一块匾,写着“辅仁谕德”四个字,家里人平常都简单地叫它“议事厅”儿。现在她们俩每天卯正(早上六点左右)就到这儿,中午才散。那些执事媳妇们来来往往回话的,一个接着一个,络绎不绝。
众人一开始听说李纨独自管理事务,心里都暗暗高兴,想着李纨一向是个厚道的人,对下人多是施恩,很少惩罚,自然比凤姐儿好糊弄。后来又添了一个探春,众人也都觉得不过是个没出阁的年轻小姐,而且平常看起来也是最平和恬淡的,所以都没把她们当回事儿,比在凤姐儿管事的时候更加懈怠了。可巧的是,接连几天有王公侯伯世袭官员等十几处人家,都是荣宁二府非亲即友或者世交之家,有的升迁,有的降职,还有的有婚丧红白等事,王夫人忙着贺喜、吊唁、迎接、送行,忙得不可开交,前面都没什么人照应了。她俩就整天都在厅上办事。宝钗呢,则每天在上房监察,等到王夫人回来才散。每天晚上有空做针线活的时候,在睡觉之前,她还会坐着小轿带着园子里值夜的人到处巡察一遍。她们三个人这么一管理,众人反倒觉得比凤姐儿当差的时候更加谨慎了。于是,里里外外的下人们都在暗地里抱怨说:“刚刚走了一个‘巡海夜叉’,又添了三个‘镇山太岁’,这下可好,连夜里偷偷喝酒玩乐的时间都没有了。”
这一天,王夫人正要去锦乡侯府赴宴,李纨和探春早就梳洗好了,伺候着王夫人出门之后,就回到厅上坐下了。刚喝着茶呢,就见吴新登的媳妇进来回话,说:“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天死了。昨天已经回过太太了,太太说知道了,让回姑娘和奶奶来处理。”说完,就垂手站在旁边,不再说话了。当时来来回回回话的人不少,都在探听她俩办事的能力呢:要是办得妥当,大家就会有敬畏之心;要是有一点差错或者不当之处,不但不会服气,出了二门还会编出好多笑话来取笑她们。吴新登的媳妇心里早就有了主意,要是在凤姐儿面前,她早就殷勤地说出好多主意,又翻出许多旧例来让凤姐儿挑选施行。现在呢,她瞧着李纨老实,探春又是个年轻的姑娘,所以就只说了这么一句话,想试探一下她俩有什么主见。探春就问李纨。李纨想了想,说:“前儿袭人的妈死了,听说赏了四十两银子。也赏他四十两银子就行了。”吴新登家的听了,赶忙答应了一声“是”,就接过对牌要走。探春说:“你先回来。
刚把年节的事儿忙完,凤姐儿就小产了,在家调养了一个月,没法理事。天天都有两三个太医来给她用药。凤姐儿呢,一向自恃身体强壮,虽然不出门,但心里还盘算着各种事儿,想起什么事来,就叫平儿去回王夫人,不管别人怎么劝,她都不听。王夫人这下就觉得像少了条胳膊似的,一个人能有多少精力呢?但凡有大事,她就自己拿主意;那些家里的琐碎事儿,就都暂时让李纨来协助管理。
李纨是个崇尚品德而不太看重才能的人,这么一来,下人们难免就有点放纵了。王夫人于是又让探春和李纨一起处理事务,只说等过了一个月,凤姐儿身体调养好了,再把事情交还给她。谁知道凤姐儿生来气血就不足,又加上年纪轻不知道保养,平常还争强好胜、用尽心思,心力就更亏损了。所以虽然是小产,身体却着实亏虚得厉害,一个月之后,又添了下身出血的病症。她虽然不肯说出来,可众人看她脸色蜡黄、人也消瘦了,就知道她没有好好调养。王夫人只让她好好吃药调养,不让她操心事儿。她自己也害怕落下大病,被人笑话,就想偷偷地调养,恨不得一下子就恢复如初。哪知道一直吃药调养到八九月间,才慢慢好起来,下身出血的症状也渐渐止住了。这都是后话了。
如今呢,王夫人见这种情况,探春和李纨一时半会儿也脱不了身,园子里人又多,又怕照顾不过来,于是又特地请了宝钗来,拜托她处处多留心:“那些老婆子们都不中用,一有空闲就喝酒打牌,白天睡觉,夜里也打牌,这些我都知道。凤丫头在的时候,她们还有些害怕,现在估计又要偷懒占便宜了。好孩子,你是个稳妥的人,你的兄弟姊妹们年纪又小,我又没功夫,你就替我辛苦几天,照看照看。要是有想不到的事儿,你就来告诉我,可别等老太太问起来,我却没话回。那些人要是不听话,你只管告诉我。可别弄出什么大事来才好。”宝钗听了,只好答应下来。
这时候已经到了孟春时节,黛玉的咳嗽病又犯了。湘云呢,也因为受了时气的影响,在蘅芜苑卧病在床,一天到晚医药不断。探春和李纨住的地方有些距离,两人最近一起共事,和往年不一样了,来往回话的人也不方便,所以两人商量好了:每天早晨都到园门口南边的三间小花厅去会合办公,吃过早饭,到中午才回房。这三间厅原本是预备省亲的时候,那些执事太监们休息的地方,省亲之后就用不着了,每天只有婆子们值夜班。如今天气暖和了,不用怎么收拾,稍微布置一下,就够她们俩在这儿办事休息了。这厅上还有一块匾,写着“辅仁谕德”四个字,家里人平常都简单地叫它“议事厅”儿。现在她们俩每天卯正(早上六点左右)就到这儿,中午才散。那些执事媳妇们来来往往回话的,一个接着一个,络绎不绝。
众人一开始听说李纨独自管理事务,心里都暗暗高兴,想着李纨一向是个厚道的人,对下人多是施恩,很少惩罚,自然比凤姐儿好糊弄。后来又添了一个探春,众人也都觉得不过是个没出阁的年轻小姐,而且平常看起来也是最平和恬淡的,所以都没把她们当回事儿,比在凤姐儿管事的时候更加懈怠了。可巧的是,接连几天有王公侯伯世袭官员等十几处人家,都是荣宁二府非亲即友或者世交之家,有的升迁,有的降职,还有的有婚丧红白等事,王夫人忙着贺喜、吊唁、迎接、送行,忙得不可开交,前面都没什么人照应了。她俩就整天都在厅上办事。宝钗呢,则每天在上房监察,等到王夫人回来才散。每天晚上有空做针线活的时候,在睡觉之前,她还会坐着小轿带着园子里值夜的人到处巡察一遍。她们三个人这么一管理,众人反倒觉得比凤姐儿当差的时候更加谨慎了。于是,里里外外的下人们都在暗地里抱怨说:“刚刚走了一个‘巡海夜叉’,又添了三个‘镇山太岁’,这下可好,连夜里偷偷喝酒玩乐的时间都没有了。”
这一天,王夫人正要去锦乡侯府赴宴,李纨和探春早就梳洗好了,伺候着王夫人出门之后,就回到厅上坐下了。刚喝着茶呢,就见吴新登的媳妇进来回话,说:“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天死了。昨天已经回过太太了,太太说知道了,让回姑娘和奶奶来处理。”说完,就垂手站在旁边,不再说话了。当时来来回回回话的人不少,都在探听她俩办事的能力呢:要是办得妥当,大家就会有敬畏之心;要是有一点差错或者不当之处,不但不会服气,出了二门还会编出好多笑话来取笑她们。吴新登的媳妇心里早就有了主意,要是在凤姐儿面前,她早就殷勤地说出好多主意,又翻出许多旧例来让凤姐儿挑选施行。现在呢,她瞧着李纨老实,探春又是个年轻的姑娘,所以就只说了这么一句话,想试探一下她俩有什么主见。探春就问李纨。李纨想了想,说:“前儿袭人的妈死了,听说赏了四十两银子。也赏他四十两银子就行了。”吴新登家的听了,赶忙答应了一声“是”,就接过对牌要走。探春说:“你先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