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探春理家改革(1/3)
话说平儿陪着凤姐儿吃了饭,伺候完漱口洗脸这些事儿,才往探春那儿去。到了地方,只见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丫鬟婆子这些亲近伺候的人在窗外候着。
平儿进了厅里,瞧见她姐妹三个正在议论家务事呢,说的是年内赖大家请吃酒的时候,他家花园里的那些事儿。见平儿来了,探春就叫她在脚踏上坐下,说道:“我想的这事儿啊,没别的。你看,咱们一个月有二两月银,丫头们也另有月钱。前儿又有人来说,咱们一个月要用的头油脂粉,每人又是二两。这就跟刚才说的家学里那八两银子的事儿一样,重重叠叠的。这事儿虽小,钱也不多,但怎么看都不太妥当。你奶奶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呢?”平儿笑着回答:“这里头是有原因的。姑娘们用的这些东西,自然是该有定例的。每个月买办买了这些东西,让女人们各房交过来,咱们收着,也就是预备姑娘们用的,总不能咱们天天自己拿着钱找人去买头油、脂粉吧。所以呢,外头的买办就统一领了去,按月让女人按房交给咱们。姑娘们每月这二两银子,原本不是为了买这些东西的,主要是当家的奶奶或者太太有时候不在家,或者忙得没空闲,姑娘们偶然要几个钱使的时候,就不用到处找人要了。这本来是怕姑娘们受委屈才这么安排的,所以这个钱可不是专门用来买这些东西的。可我冷眼瞧着,各房里咱们的姐妹,有一半都是自己现拿钱去买这些东西的。我就奇怪了,不是买办那边捣鬼,拖些日子才交货,就是买回来的不是正经好货,弄些不能用的东西来糊弄人。”探春和李纨都笑着说:“你也看出来了。捣鬼应该是没有的,他们也不敢,就是会拖些日子,催急了,也不知道从哪儿弄些东西来,也就是有个名儿,实际上根本不能用,最后还得现买。就用这二两银子,另外叫别人的奶妈子或者兄弟哥哥家的儿子去买才靠谱。要是用官中的人去买,还是老样子。也不知道他们用的什么法子,难道是铺子里不要的坏东西,他们都弄来专门给咱们的?”平儿笑着说:“买办买的就是那样的东西,要是他买了好的来,买办能善罢甘休吗?肯定会说他使坏心眼儿,想抢这个买办的活儿呢。所以他们也只能这么做,宁可得罪了里头的人,也不敢得罪外头办事的人。姑娘们只能使唤奶妈妈们去买,这样他们也就不敢说闲话了。”探春说:“就因为这个,我心里不舒坦。钱花了两份,东西还白扔一半,这么算下来,反倒多花了冤枉钱,还不如把买办这一项每个月都免了呢。这是一件事。还有第二件事,年前去赖大家的时候,你也去了,你看他家那小园子和咱们这个比起来怎么样?”平儿笑着说:“还没有咱们这个一半大呢,树木花草也少得多。”探春说:“我和他家女儿闲聊的时候才知道,就那么个小园子,除了他们自己戴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年包出去还能剩下二百两银子呢。从那天起我才明白,哪怕是一片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能值点钱的。”
宝钗听了笑着说:“可真是富家小姐的想法。虽然是千金小姐,原本不知道这些事,但你们都是念过书识过字的,难道没看过朱夫子有一篇《不自弃文》吗?”探春笑着说:“虽然看过,可那不过是勉励人自励的话,都是些虚头巴脑的词儿,难道都真有这回事儿?”宝钗说:“朱子也有虚头巴脑的话?那可是句句都有道理的。你才办了两天事,就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把朱子的话都看成虚浮的了。你要是再出去见识些利弊大事,恐怕连孔子都要看轻了!”探春笑着说:“你这么个通情达理的人,难道没看过子书?以前《姬子》上说:‘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宝钗笑着问:“那底下还有一句呢?”探春笑着说:“现在要是断章取义,把底下一句念出来,那不就成了我自己骂自己了吗?”宝钗说:“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是没用的,既然能派上用场,那就值钱。可惜你这么个聪明人,这些正儿八经的大事都没经历过,现在开始了解也有点晚了。”李纨笑着说:“叫人家来,不说正事,你们俩倒在这儿讨论起学问来了。”宝钗说:“学问里就包含着正事呢。在小事上用学问这么一提,这小事的层次就更高了。要是不用学问来引导,那就都变得俗气了。”
这三个人就这么打趣说笑了一会儿,然后又接着谈正事。探春接着说:“咱们这个园子只比他们的大一半,要是加一倍算的话,一年就能有四百两银子的利息。要是现在就想着靠这个赚银子,那可就显得小家子气了,不是咱们这样人家该干的事儿。要是能派两个可靠的人,咱们园子里有这么多值钱的东西,就这么任由别人糟蹋,也有点暴殄天物了。不如在园子里的老妈妈们当中,挑出几个本分老实、懂得园圃之事的,安排她们专门收拾料理园子,也不用让她们交租纳税,只问问她们一年能给咱们孝敬些什么。这样一来呢,一是园子有专人修理,花木肯定会一年比一年长得好,也不用到时候临时忙乱;二是东西也不会被糟蹋,不至于白白浪费;三是老妈妈们也能有点小收入,不枉在园子里辛苦这么多年;四则呢,也能省了那些花匠、山子匠、打扫人的工钱。把这些有余的钱拿来补不足的地方,未尝不可啊。”宝钗正在地上看墙上的字画呢,听她
平儿进了厅里,瞧见她姐妹三个正在议论家务事呢,说的是年内赖大家请吃酒的时候,他家花园里的那些事儿。见平儿来了,探春就叫她在脚踏上坐下,说道:“我想的这事儿啊,没别的。你看,咱们一个月有二两月银,丫头们也另有月钱。前儿又有人来说,咱们一个月要用的头油脂粉,每人又是二两。这就跟刚才说的家学里那八两银子的事儿一样,重重叠叠的。这事儿虽小,钱也不多,但怎么看都不太妥当。你奶奶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呢?”平儿笑着回答:“这里头是有原因的。姑娘们用的这些东西,自然是该有定例的。每个月买办买了这些东西,让女人们各房交过来,咱们收着,也就是预备姑娘们用的,总不能咱们天天自己拿着钱找人去买头油、脂粉吧。所以呢,外头的买办就统一领了去,按月让女人按房交给咱们。姑娘们每月这二两银子,原本不是为了买这些东西的,主要是当家的奶奶或者太太有时候不在家,或者忙得没空闲,姑娘们偶然要几个钱使的时候,就不用到处找人要了。这本来是怕姑娘们受委屈才这么安排的,所以这个钱可不是专门用来买这些东西的。可我冷眼瞧着,各房里咱们的姐妹,有一半都是自己现拿钱去买这些东西的。我就奇怪了,不是买办那边捣鬼,拖些日子才交货,就是买回来的不是正经好货,弄些不能用的东西来糊弄人。”探春和李纨都笑着说:“你也看出来了。捣鬼应该是没有的,他们也不敢,就是会拖些日子,催急了,也不知道从哪儿弄些东西来,也就是有个名儿,实际上根本不能用,最后还得现买。就用这二两银子,另外叫别人的奶妈子或者兄弟哥哥家的儿子去买才靠谱。要是用官中的人去买,还是老样子。也不知道他们用的什么法子,难道是铺子里不要的坏东西,他们都弄来专门给咱们的?”平儿笑着说:“买办买的就是那样的东西,要是他买了好的来,买办能善罢甘休吗?肯定会说他使坏心眼儿,想抢这个买办的活儿呢。所以他们也只能这么做,宁可得罪了里头的人,也不敢得罪外头办事的人。姑娘们只能使唤奶妈妈们去买,这样他们也就不敢说闲话了。”探春说:“就因为这个,我心里不舒坦。钱花了两份,东西还白扔一半,这么算下来,反倒多花了冤枉钱,还不如把买办这一项每个月都免了呢。这是一件事。还有第二件事,年前去赖大家的时候,你也去了,你看他家那小园子和咱们这个比起来怎么样?”平儿笑着说:“还没有咱们这个一半大呢,树木花草也少得多。”探春说:“我和他家女儿闲聊的时候才知道,就那么个小园子,除了他们自己戴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年包出去还能剩下二百两银子呢。从那天起我才明白,哪怕是一片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能值点钱的。”
宝钗听了笑着说:“可真是富家小姐的想法。虽然是千金小姐,原本不知道这些事,但你们都是念过书识过字的,难道没看过朱夫子有一篇《不自弃文》吗?”探春笑着说:“虽然看过,可那不过是勉励人自励的话,都是些虚头巴脑的词儿,难道都真有这回事儿?”宝钗说:“朱子也有虚头巴脑的话?那可是句句都有道理的。你才办了两天事,就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把朱子的话都看成虚浮的了。你要是再出去见识些利弊大事,恐怕连孔子都要看轻了!”探春笑着说:“你这么个通情达理的人,难道没看过子书?以前《姬子》上说:‘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宝钗笑着问:“那底下还有一句呢?”探春笑着说:“现在要是断章取义,把底下一句念出来,那不就成了我自己骂自己了吗?”宝钗说:“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是没用的,既然能派上用场,那就值钱。可惜你这么个聪明人,这些正儿八经的大事都没经历过,现在开始了解也有点晚了。”李纨笑着说:“叫人家来,不说正事,你们俩倒在这儿讨论起学问来了。”宝钗说:“学问里就包含着正事呢。在小事上用学问这么一提,这小事的层次就更高了。要是不用学问来引导,那就都变得俗气了。”
这三个人就这么打趣说笑了一会儿,然后又接着谈正事。探春接着说:“咱们这个园子只比他们的大一半,要是加一倍算的话,一年就能有四百两银子的利息。要是现在就想着靠这个赚银子,那可就显得小家子气了,不是咱们这样人家该干的事儿。要是能派两个可靠的人,咱们园子里有这么多值钱的东西,就这么任由别人糟蹋,也有点暴殄天物了。不如在园子里的老妈妈们当中,挑出几个本分老实、懂得园圃之事的,安排她们专门收拾料理园子,也不用让她们交租纳税,只问问她们一年能给咱们孝敬些什么。这样一来呢,一是园子有专人修理,花木肯定会一年比一年长得好,也不用到时候临时忙乱;二是东西也不会被糟蹋,不至于白白浪费;三是老妈妈们也能有点小收入,不枉在园子里辛苦这么多年;四则呢,也能省了那些花匠、山子匠、打扫人的工钱。把这些有余的钱拿来补不足的地方,未尝不可啊。”宝钗正在地上看墙上的字画呢,听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