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姜国不敢(2/4)
样的意思。
姜国不敢。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这样的燕宁,齐横元心脏处跳的特别厉害。
如果说这世上有一个女子懂他心知他意,与他有着同样的高度和见解,更甚至,她能与他并肩,统御四海,这个女子,除了燕宁,大概不会再有第二个人了。
她是他的神明,她又何尝不是他的……红颜知己,甚至是他的信仰呢。
仿佛有这个女子坐在这里,天地便不惊,任何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有她在,他的心都是踏实的。
齐横元垂眸,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皇太妃看着燕宁,问道:“燕美人为什么会说姜国不敢?姜国这三次虽然败了,但不代表他们就怕了,他们的实力还是很强的。”
燕宁笑了笑:“姜国士兵的实力确实强,但齐国也不差。
我说姜国不敢,一是因为三次战役,他们都败了,他们对齐国也有了些许忌惮。这样的忌惮换一个词说,那就是愤怒。在这样的愤怒之下,他们或许真的想要趁年关的时候突袭齐国边城,重振姜国雄威。
如果姜国只有一个君王,可能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么他们就会面临更惨的败局。
但姜国除了君王外,还有一个姜王叔,姜王叔不会打无准备的仗,在他还摸不透齐国为什么能够三连胜的玄机时,他不会贸然出兵的。”
这也是为什么燕宁明明知道三原关的天时还没有到,却非要说立秋之日宣战,就必然能胜利,却又在立秋之日,毫无作为的原因。
她就是要给姜王叔制造一个烟雾弹。
让姜王叔误以为他们是侥幸获得了天时,进而取得的胜利。
然后又在长亭关的时候,借天时大败姜国士兵。
这个时候,姜王叔再怎么自欺欺人,也会看得出来,齐国这边有一个懂天时地利的高人。
但如果真有高人,三原关那次怎么又失误了?
姜王叔弄不明白这件事情,就不会贸然出兵。
姜王叔会派人来齐国暗查,不过,他什么都不会查到。
那么姜王叔就会主动挑起战争,以试齐国深浅。
但不会在过年这个时候,毕竟姜国刚完败,士兵们士气低糜,不是发动战争的良好时机。
再加过年这么重要的节日,去打仗?
有几个人会全力以赴啊。
所以第四战,必然在来年,具体什么时候,却不是她能控制得了。
第四战,必然是姜国先发动。
如果齐国当真有知道天时地利的高手,姜王叔就会避其锋芒,选择没有任何天时地利的时候发动战争,这样也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只是她这次不能控制什么时候发动战争,却能让姜王叔更加忌惮。
她会让姜王叔方寸大乱,害怕发动战争。
以后的战争,便全都由齐国主导了。
燕宁唇角勾了勾,明明柔弱无依,坐在那里小小的一团,却好像她把整个乾坤都掌握在了手中。
事实上燕宁没有说错,姜国确实不敢贸然对齐国出兵,而年关之际,姜王叔也不会让士兵们连年都过不了,去打什么仗。
姜国边疆的城市都在过年。
姜国皇城也在过年。
但今年的气氛显然没有前几年的好,百姓们虽然不关心国家大事,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但三场败仗,到底还是让这些普通的平头老百姓们也感受到了耻辱和不安。
有人小声嘀咕:“怎么姜国会连败了三场战役呢?”
“不知道呢,我以为有了四年前那一场完胜的战役,姜国能彻底将齐国打趴下呢,可后来姜国没有趁胜追击,如今又被齐国连败三场,陛下到底怎么了?”
又过了一年,原本的三年前,就变成了四年前。
而他嘴中四年前的那场完胜,自然是齐国举国之力攻打姜国,最后被姜国虐的很惨的那场战争。
那场战争奠定了姜乘池的威名,百姓们对姜乘池奉若神明。
可这个神明,只过了四年,就惨遭三次败仗。
别说大臣们不明白这是何故了,就是普通老百姓们,也不明白这是为何。
“四年前齐国败亡,姜国是要趁势追击的,只不过当时齐国很快投降,又递了降书,还自愿割让领土,你们可能不知道,两国交战,一旦一方主动投降,另一方是不能再追击的。”
“照你这么说,当时的齐国,既递了降书,姜国为什么没有提出要求,让齐国对姜国俯首称臣呢?”
“这就不知道了,大概有特别的内幕吧!”
“如果当时齐国对姜国俯首称臣了,齐国就没办法再对姜国发动战争了吧?那姜国就不会有这么三场败仗。”
“你说的好听,虽然当时齐国确实递了降书,但并没规定说递了降书就得俯首称臣的,齐国原本也很强大的,每一任君王都极有野心,让齐国俯首称臣,他们肯定不愿意。
姜国不敢。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这样的燕宁,齐横元心脏处跳的特别厉害。
如果说这世上有一个女子懂他心知他意,与他有着同样的高度和见解,更甚至,她能与他并肩,统御四海,这个女子,除了燕宁,大概不会再有第二个人了。
她是他的神明,她又何尝不是他的……红颜知己,甚至是他的信仰呢。
仿佛有这个女子坐在这里,天地便不惊,任何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有她在,他的心都是踏实的。
齐横元垂眸,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皇太妃看着燕宁,问道:“燕美人为什么会说姜国不敢?姜国这三次虽然败了,但不代表他们就怕了,他们的实力还是很强的。”
燕宁笑了笑:“姜国士兵的实力确实强,但齐国也不差。
我说姜国不敢,一是因为三次战役,他们都败了,他们对齐国也有了些许忌惮。这样的忌惮换一个词说,那就是愤怒。在这样的愤怒之下,他们或许真的想要趁年关的时候突袭齐国边城,重振姜国雄威。
如果姜国只有一个君王,可能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么他们就会面临更惨的败局。
但姜国除了君王外,还有一个姜王叔,姜王叔不会打无准备的仗,在他还摸不透齐国为什么能够三连胜的玄机时,他不会贸然出兵的。”
这也是为什么燕宁明明知道三原关的天时还没有到,却非要说立秋之日宣战,就必然能胜利,却又在立秋之日,毫无作为的原因。
她就是要给姜王叔制造一个烟雾弹。
让姜王叔误以为他们是侥幸获得了天时,进而取得的胜利。
然后又在长亭关的时候,借天时大败姜国士兵。
这个时候,姜王叔再怎么自欺欺人,也会看得出来,齐国这边有一个懂天时地利的高人。
但如果真有高人,三原关那次怎么又失误了?
姜王叔弄不明白这件事情,就不会贸然出兵。
姜王叔会派人来齐国暗查,不过,他什么都不会查到。
那么姜王叔就会主动挑起战争,以试齐国深浅。
但不会在过年这个时候,毕竟姜国刚完败,士兵们士气低糜,不是发动战争的良好时机。
再加过年这么重要的节日,去打仗?
有几个人会全力以赴啊。
所以第四战,必然在来年,具体什么时候,却不是她能控制得了。
第四战,必然是姜国先发动。
如果齐国当真有知道天时地利的高手,姜王叔就会避其锋芒,选择没有任何天时地利的时候发动战争,这样也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只是她这次不能控制什么时候发动战争,却能让姜王叔更加忌惮。
她会让姜王叔方寸大乱,害怕发动战争。
以后的战争,便全都由齐国主导了。
燕宁唇角勾了勾,明明柔弱无依,坐在那里小小的一团,却好像她把整个乾坤都掌握在了手中。
事实上燕宁没有说错,姜国确实不敢贸然对齐国出兵,而年关之际,姜王叔也不会让士兵们连年都过不了,去打什么仗。
姜国边疆的城市都在过年。
姜国皇城也在过年。
但今年的气氛显然没有前几年的好,百姓们虽然不关心国家大事,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但三场败仗,到底还是让这些普通的平头老百姓们也感受到了耻辱和不安。
有人小声嘀咕:“怎么姜国会连败了三场战役呢?”
“不知道呢,我以为有了四年前那一场完胜的战役,姜国能彻底将齐国打趴下呢,可后来姜国没有趁胜追击,如今又被齐国连败三场,陛下到底怎么了?”
又过了一年,原本的三年前,就变成了四年前。
而他嘴中四年前的那场完胜,自然是齐国举国之力攻打姜国,最后被姜国虐的很惨的那场战争。
那场战争奠定了姜乘池的威名,百姓们对姜乘池奉若神明。
可这个神明,只过了四年,就惨遭三次败仗。
别说大臣们不明白这是何故了,就是普通老百姓们,也不明白这是为何。
“四年前齐国败亡,姜国是要趁势追击的,只不过当时齐国很快投降,又递了降书,还自愿割让领土,你们可能不知道,两国交战,一旦一方主动投降,另一方是不能再追击的。”
“照你这么说,当时的齐国,既递了降书,姜国为什么没有提出要求,让齐国对姜国俯首称臣呢?”
“这就不知道了,大概有特别的内幕吧!”
“如果当时齐国对姜国俯首称臣了,齐国就没办法再对姜国发动战争了吧?那姜国就不会有这么三场败仗。”
“你说的好听,虽然当时齐国确实递了降书,但并没规定说递了降书就得俯首称臣的,齐国原本也很强大的,每一任君王都极有野心,让齐国俯首称臣,他们肯定不愿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