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高力士有心帮忙(2/3)
交给颜真卿:“颜大人,这是一车山货,有野山菌、大枣、核桃,还有我们晒干腌制的鸡鸭鱼肉,请大人带回去给城里的官兵尝尝。”
“那几个坛子里装的是什么?”颜真卿看到车上有几个坛子问道。
“回大人的话,”魏卓卿说,“有一坛蜂蜜、三坛我们自己酿造的米酒。”
“好,统统收下。”颜真卿是从不收部下礼物的,但这些礼物他都收下了。在回去的路上,他一路都在想,杲卿给我推荐了一位得力的干将,得请他喝酒,以示谢意。
西北边陲贺兰山脉以外,是突厥等少数民族游牧的大草原。虽然,唐高宗李治已将东西突厥国灭掉,但突厥人的后代还在,他们不断地生息繁衍,人口、牛羊又多了起来,形成了数个部落。
突厥人能吃能干,身体彪悍力气大,武艺高,善骑射,耐力很强。他们饱餐一顿之后,可以忍饥三日连续作战。
在草原作战,突厥的男人个个都是骁勇善战的猛士。他们崇尚战死不降的勇士精神。在西北诸多少数民族中,突厥人是唐朝守军的劲敌。
木刺山外二十里处有一突厥部落,此部落的人口已经过十万,他组织了一支由2000人组成的骑兵部队。经常越过木刺山,深入大唐边境内部,杀害大唐的边民,搜刮抢掠他们的牛羊和财物,是大唐边陲的一大祸害。
郭子仪将军派爱将赵山率1000骑兵、1000步兵在木刺山安营扎寨。凭借天然屏障阻挡扎家里的多次侵扰,守住了大唐这段边境要塞的安全。
可是立秋之后,木刺山一带的气温不断下降,寒潮来袭。而驻守边防的官兵还穿着夏日的战服。眼看着冬季快要到了,将士们没有棉战袍,如何抵御这寒冷的天气就成了大问题。
赵山自己也感到天气越来越冷,而他同大家一样也没有棉服可以添加。
“我一受凉就肚子疼,肚子一疼立马就拉稀。”副将李虎是位50岁的老将,老人都有怕冷的毛病。他正发愁过冬的棉战袍怎么解决?
“郭将军已经把咱们过冬的事情上报朝廷了,别着急,很快就会有结果。”赵山对李虎说道。
大西北的天气同内地最大的不同就是,早晚温差很大,一到半夜,西北风刮起来,没有御寒的棉战袍,站岗的士兵会被冻得受不了,还有冻死的事件发生。
“我们先把全营的棉战袍都收集到一起,供夜晚站岗的士兵穿,其他人再想办法。”李虎分管后勤军需这一块,朝廷不拨银子,他也弄不来布匹和棉花,做不了棉战袍,将士们只有挨冻。
天冷了,士兵们各自想自己的御寒办法。有一个士兵名叫陈回光,身高将近六尺半(相当于现在的一米九),他体型壮硕,力大如牛,用一口青龙偃月刀勇猛无比,唯一的弱点是怕冷。
他有个同乡好友,名叫赵四,瘦小如猴,人送外号“瘦猴”。同陈回光一样也非常怕冷。天冷了,俩人商量着去山上割些山草晒干,编成草垫子当褥子用,帐篷内再升起炭火,就不那么冷了。
大家见他二人的办法不错,也都去山上割草。有几个士兵用干草编了几个草垫子送给主帅赵山,他觉得这草垫子很不错,奖励给这几位士兵每人一碗酒,并号召全体将士都上山去割草,编这种草垫子,还把打猎得到的黄羊皮、狼皮、野兔皮让随军家属缝制成大衣给站岗放哨的士兵穿。
而绝大多数士兵,只好在帐内烤火取暖。
就在木刺山第一场大雪来临之前,玄宗皇帝派人给他们送来了棉战袍、棉帽子、棉裤和棉靴,木刺山军营一片欢腾。
将士们穿上暖暖的棉战袍齐声欢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魏紫云特意缝制的那套最大的战袍没人能穿,最后落到陈回光手里,他穿上一试,正合身,就好像给他量身定做的一样。
玄宗皇帝还给他们拨了一笔银子,让他们在当地购买棉花和布匹,让随军家眷给士兵们缝制过冬的褥子和被子。
可是,朝廷拨来的银子远远不够用,这是因为官府的层层“剥皮”,银子到了木刺山已经去了一半。将士以及家眷的棉服还是个大问题。
陈回光的棉战袍忒大了,瘦猴可以当被子盖。在新的棉被没有发下来之前,瘦猴常常盖着陈回光的棉战袍睡觉。
有一天,赵四发现陈回光战袍的领子里好像有东西,俩人拆开领子,发现里面有一张字条。
陈回光认识字,打开字条一看,上面写的是一首小诗:“木刺山,木刺山,大唐将士守边关。天地冷,刀剑寒,吾皇战袍送温暖。多加线,又添棉,特大战袍谁能穿?恨此生,已无缘,来世等你在人间。”
陈回光和瘦猴一看,就知道是宫女写的情诗,内容非常明确,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谁敢同宫女私下书信来往,抓住了非砍头不可!。
陈回光不敢隐瞒,更不敢私藏这张纸条,马上报告给了百夫长,百夫长又向上级报告,最后这张字条到了赵山的手里,正好送补给的车队要回长安,他将此字条交给了车队总管,并写了一封信
“那几个坛子里装的是什么?”颜真卿看到车上有几个坛子问道。
“回大人的话,”魏卓卿说,“有一坛蜂蜜、三坛我们自己酿造的米酒。”
“好,统统收下。”颜真卿是从不收部下礼物的,但这些礼物他都收下了。在回去的路上,他一路都在想,杲卿给我推荐了一位得力的干将,得请他喝酒,以示谢意。
西北边陲贺兰山脉以外,是突厥等少数民族游牧的大草原。虽然,唐高宗李治已将东西突厥国灭掉,但突厥人的后代还在,他们不断地生息繁衍,人口、牛羊又多了起来,形成了数个部落。
突厥人能吃能干,身体彪悍力气大,武艺高,善骑射,耐力很强。他们饱餐一顿之后,可以忍饥三日连续作战。
在草原作战,突厥的男人个个都是骁勇善战的猛士。他们崇尚战死不降的勇士精神。在西北诸多少数民族中,突厥人是唐朝守军的劲敌。
木刺山外二十里处有一突厥部落,此部落的人口已经过十万,他组织了一支由2000人组成的骑兵部队。经常越过木刺山,深入大唐边境内部,杀害大唐的边民,搜刮抢掠他们的牛羊和财物,是大唐边陲的一大祸害。
郭子仪将军派爱将赵山率1000骑兵、1000步兵在木刺山安营扎寨。凭借天然屏障阻挡扎家里的多次侵扰,守住了大唐这段边境要塞的安全。
可是立秋之后,木刺山一带的气温不断下降,寒潮来袭。而驻守边防的官兵还穿着夏日的战服。眼看着冬季快要到了,将士们没有棉战袍,如何抵御这寒冷的天气就成了大问题。
赵山自己也感到天气越来越冷,而他同大家一样也没有棉服可以添加。
“我一受凉就肚子疼,肚子一疼立马就拉稀。”副将李虎是位50岁的老将,老人都有怕冷的毛病。他正发愁过冬的棉战袍怎么解决?
“郭将军已经把咱们过冬的事情上报朝廷了,别着急,很快就会有结果。”赵山对李虎说道。
大西北的天气同内地最大的不同就是,早晚温差很大,一到半夜,西北风刮起来,没有御寒的棉战袍,站岗的士兵会被冻得受不了,还有冻死的事件发生。
“我们先把全营的棉战袍都收集到一起,供夜晚站岗的士兵穿,其他人再想办法。”李虎分管后勤军需这一块,朝廷不拨银子,他也弄不来布匹和棉花,做不了棉战袍,将士们只有挨冻。
天冷了,士兵们各自想自己的御寒办法。有一个士兵名叫陈回光,身高将近六尺半(相当于现在的一米九),他体型壮硕,力大如牛,用一口青龙偃月刀勇猛无比,唯一的弱点是怕冷。
他有个同乡好友,名叫赵四,瘦小如猴,人送外号“瘦猴”。同陈回光一样也非常怕冷。天冷了,俩人商量着去山上割些山草晒干,编成草垫子当褥子用,帐篷内再升起炭火,就不那么冷了。
大家见他二人的办法不错,也都去山上割草。有几个士兵用干草编了几个草垫子送给主帅赵山,他觉得这草垫子很不错,奖励给这几位士兵每人一碗酒,并号召全体将士都上山去割草,编这种草垫子,还把打猎得到的黄羊皮、狼皮、野兔皮让随军家属缝制成大衣给站岗放哨的士兵穿。
而绝大多数士兵,只好在帐内烤火取暖。
就在木刺山第一场大雪来临之前,玄宗皇帝派人给他们送来了棉战袍、棉帽子、棉裤和棉靴,木刺山军营一片欢腾。
将士们穿上暖暖的棉战袍齐声欢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魏紫云特意缝制的那套最大的战袍没人能穿,最后落到陈回光手里,他穿上一试,正合身,就好像给他量身定做的一样。
玄宗皇帝还给他们拨了一笔银子,让他们在当地购买棉花和布匹,让随军家眷给士兵们缝制过冬的褥子和被子。
可是,朝廷拨来的银子远远不够用,这是因为官府的层层“剥皮”,银子到了木刺山已经去了一半。将士以及家眷的棉服还是个大问题。
陈回光的棉战袍忒大了,瘦猴可以当被子盖。在新的棉被没有发下来之前,瘦猴常常盖着陈回光的棉战袍睡觉。
有一天,赵四发现陈回光战袍的领子里好像有东西,俩人拆开领子,发现里面有一张字条。
陈回光认识字,打开字条一看,上面写的是一首小诗:“木刺山,木刺山,大唐将士守边关。天地冷,刀剑寒,吾皇战袍送温暖。多加线,又添棉,特大战袍谁能穿?恨此生,已无缘,来世等你在人间。”
陈回光和瘦猴一看,就知道是宫女写的情诗,内容非常明确,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谁敢同宫女私下书信来往,抓住了非砍头不可!。
陈回光不敢隐瞒,更不敢私藏这张纸条,马上报告给了百夫长,百夫长又向上级报告,最后这张字条到了赵山的手里,正好送补给的车队要回长安,他将此字条交给了车队总管,并写了一封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