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创新(2/3)
飞扬却继续冷嘲热讽的说:“鸡多了不下蛋,人多了瞎胡乱。历史上有几个大事,是靠着人们坐在一起商量出来的呀?一人一个心眼儿,人多了,只会让目标更散乱了,还不如有什么问题,都由王叔您一个人拿主意好呢。”
王家有心说:“你说的可倒好,大主意让我一个人拿。那你却一直在旁边,嘚啵嘚嘚啵嘚的,嘚啵什么呢?还不是一样的扰乱我的心神吗?”
“好了,好了,我决定了,今天下班之后,让大伙儿全都聚到会议室,咱们开一个全体成员大会,一起讨论一下再说。”王家有拍板决定的说。
一听说召开全体员工大会,人们不禁全都好奇,不知道是有什么好事儿要对大家宣布?都纷纷早早的就来到了会场。
一听王家有说是这事儿,大伙儿不禁全都泄了气,“还当是有什么好事儿呢?原来是让我们来忆苦思甜来呢。”
你别说,还真有人问:“老板,既然您是让我们来忆苦思甜的,是不是应该给我们端上来贴饼子窝窝头来呀?”
还有人开玩笑的说:“贴饼子窝窝头哪够呀?怎么也得来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吧?”
有人反驳他说:“你做什么梦呢?现在的野菜,可比超市里的家常菜还贵呢,咱一般人,还真吃不起呢。”
“就是,现在再想吃野菜窝头贴饼子,那可不能再叫忆苦思甜了,应该算是高档饮食了。”有一个长的白白胖胖的,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的,二十多岁的年轻工人夸张的说:“去年,我跟一个朋友去一个山里的农家乐体验了一把,嘿!你们猜怎么样?告诉你们,就那菜一端上来,我就吃不下去了。就是你们说的窝头贴饼子,还有一锅野菜汤,最关键的是,那野菜还不是给我们盛到碗里面吃的。”
许多人疑惑的问:“不盛到碗里,拿什么吃啊?总不会给你们拿洗脸盆装吧?”
“嘿~拿洗脸盆装?想得美!”那工人气鼓鼓的说:“那老乡竟然给我们把菜倒进一个猪食槽子里面,给我们端上来了!”
“啊?不会吧?”
“那不是拿你们当猪喂呢吗?”众人全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问。
“可不是吗。”那工人气哼哼的说:“我当时就气的不行,转身就想走。可我那个朋友,却拦着我说:别介啊,我们大老远的来这里,就是奔着这种特色来的。怎么能不吃就走啊?我说:要吃,还是你们自己吃吧,我这辈子,怕是没福消受这种美食了。那些一起去的朋友们,还笑话我是狗肉上不了席面,没吃过什么好东西。那些人,真的就一手拿着窝窝头,一手拿着勺子,在那猪食槽子里,捞那菜叶子和汤喝。”
大伙儿听的一愣一愣的,禁不住插话问:“你那些朋友,该不会都是傻子吧?要不然,怎么会拿着猪食当美食呀?”
那个不是大款就是伙夫的工人,一脸无辜的表情的说:“不知道啊!要说他们傻吧,可是,那些人里,就我一个穷人,那些人个个都混的脑满肠肥的,兜里钞票一掏一大把。我当时也在怀疑,到底是我傻?还是那帮人傻啊?可最后的结论,应该还是我傻,要不然,为什么就我混的最穷呢?有钱人,哪一个会是傻子?”
众人听了,不由得纷纷议论起来:到底是人傻钱多?还是聪明人才能挣到钱的问题。
最后的结论,还是那些人的钱,全都是靠运气挣来的,绝对不可能会是聪明人。
不信,你看连国际上,都在流传着中国人人傻钱多的故事,这都是有国际共识的,并不是只有国人一家之言。
正议论着,苏蓉和孙飞扬,还真的给大伙儿端上来了两笸箩贴饼子窝窝头,这窝窝头有的掺了豆腐渣,有的就是原汁原味的纯玉米面的。
这纯玉米面的,大伙儿除了几个年轻人之外,大部分都曾经吃过,所以很少有人去拿那一笸箩没掺豆腐渣的。
别看大伙儿几乎天天都在和豆腐打交道,但吃了加入豆腐渣的窝窝头,人们还是纷纷点头表示赞许,说掺入了豆腐渣,这窝头就是变得软乎好吃了,而且还别有一番风味,认为可以做一些,摆到柜台上去售卖。
也有一些人提建议说:“这窝头好吃是好吃,但还是有些粗糙了些,若是和面食店里卖的贴饼子一样,把玉米面膨化一下,再跟蒸馒头一样,发酵一下,口味也许会更好一些。”
这人们一发开言,就七嘴八舌的,都好像打开了闸门一样,纷纷献言献策起来。
有人发言说:“既然老板想着在豆腐渣上做美食,我可以提供一下建议。我家曾经用豆腐渣做过豆渣松,吃起来就挺好的。”
另一个人站起来说:“我家曾经做过豆渣饼,我也吃的满嘴冒油,连我儿子都喜欢吃呢。”
还有的说:“我曾经听人说过,好像是山东的,还是河南的一个大哥?人家用豆渣做的豆渣丸子,不但在本地卖出了名声,还远销海内外了呢,连外国人都吃起豆腐渣来了。”
还有人说:“若说在这豆腐渣上做名堂,听说,还真有发财的,有的是把豆腐渣进行发酵
王家有心说:“你说的可倒好,大主意让我一个人拿。那你却一直在旁边,嘚啵嘚嘚啵嘚的,嘚啵什么呢?还不是一样的扰乱我的心神吗?”
“好了,好了,我决定了,今天下班之后,让大伙儿全都聚到会议室,咱们开一个全体成员大会,一起讨论一下再说。”王家有拍板决定的说。
一听说召开全体员工大会,人们不禁全都好奇,不知道是有什么好事儿要对大家宣布?都纷纷早早的就来到了会场。
一听王家有说是这事儿,大伙儿不禁全都泄了气,“还当是有什么好事儿呢?原来是让我们来忆苦思甜来呢。”
你别说,还真有人问:“老板,既然您是让我们来忆苦思甜的,是不是应该给我们端上来贴饼子窝窝头来呀?”
还有人开玩笑的说:“贴饼子窝窝头哪够呀?怎么也得来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吧?”
有人反驳他说:“你做什么梦呢?现在的野菜,可比超市里的家常菜还贵呢,咱一般人,还真吃不起呢。”
“就是,现在再想吃野菜窝头贴饼子,那可不能再叫忆苦思甜了,应该算是高档饮食了。”有一个长的白白胖胖的,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的,二十多岁的年轻工人夸张的说:“去年,我跟一个朋友去一个山里的农家乐体验了一把,嘿!你们猜怎么样?告诉你们,就那菜一端上来,我就吃不下去了。就是你们说的窝头贴饼子,还有一锅野菜汤,最关键的是,那野菜还不是给我们盛到碗里面吃的。”
许多人疑惑的问:“不盛到碗里,拿什么吃啊?总不会给你们拿洗脸盆装吧?”
“嘿~拿洗脸盆装?想得美!”那工人气鼓鼓的说:“那老乡竟然给我们把菜倒进一个猪食槽子里面,给我们端上来了!”
“啊?不会吧?”
“那不是拿你们当猪喂呢吗?”众人全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问。
“可不是吗。”那工人气哼哼的说:“我当时就气的不行,转身就想走。可我那个朋友,却拦着我说:别介啊,我们大老远的来这里,就是奔着这种特色来的。怎么能不吃就走啊?我说:要吃,还是你们自己吃吧,我这辈子,怕是没福消受这种美食了。那些一起去的朋友们,还笑话我是狗肉上不了席面,没吃过什么好东西。那些人,真的就一手拿着窝窝头,一手拿着勺子,在那猪食槽子里,捞那菜叶子和汤喝。”
大伙儿听的一愣一愣的,禁不住插话问:“你那些朋友,该不会都是傻子吧?要不然,怎么会拿着猪食当美食呀?”
那个不是大款就是伙夫的工人,一脸无辜的表情的说:“不知道啊!要说他们傻吧,可是,那些人里,就我一个穷人,那些人个个都混的脑满肠肥的,兜里钞票一掏一大把。我当时也在怀疑,到底是我傻?还是那帮人傻啊?可最后的结论,应该还是我傻,要不然,为什么就我混的最穷呢?有钱人,哪一个会是傻子?”
众人听了,不由得纷纷议论起来:到底是人傻钱多?还是聪明人才能挣到钱的问题。
最后的结论,还是那些人的钱,全都是靠运气挣来的,绝对不可能会是聪明人。
不信,你看连国际上,都在流传着中国人人傻钱多的故事,这都是有国际共识的,并不是只有国人一家之言。
正议论着,苏蓉和孙飞扬,还真的给大伙儿端上来了两笸箩贴饼子窝窝头,这窝窝头有的掺了豆腐渣,有的就是原汁原味的纯玉米面的。
这纯玉米面的,大伙儿除了几个年轻人之外,大部分都曾经吃过,所以很少有人去拿那一笸箩没掺豆腐渣的。
别看大伙儿几乎天天都在和豆腐打交道,但吃了加入豆腐渣的窝窝头,人们还是纷纷点头表示赞许,说掺入了豆腐渣,这窝头就是变得软乎好吃了,而且还别有一番风味,认为可以做一些,摆到柜台上去售卖。
也有一些人提建议说:“这窝头好吃是好吃,但还是有些粗糙了些,若是和面食店里卖的贴饼子一样,把玉米面膨化一下,再跟蒸馒头一样,发酵一下,口味也许会更好一些。”
这人们一发开言,就七嘴八舌的,都好像打开了闸门一样,纷纷献言献策起来。
有人发言说:“既然老板想着在豆腐渣上做美食,我可以提供一下建议。我家曾经用豆腐渣做过豆渣松,吃起来就挺好的。”
另一个人站起来说:“我家曾经做过豆渣饼,我也吃的满嘴冒油,连我儿子都喜欢吃呢。”
还有的说:“我曾经听人说过,好像是山东的,还是河南的一个大哥?人家用豆渣做的豆渣丸子,不但在本地卖出了名声,还远销海内外了呢,连外国人都吃起豆腐渣来了。”
还有人说:“若说在这豆腐渣上做名堂,听说,还真有发财的,有的是把豆腐渣进行发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